皮黄闲扯之三十六《搜孤救孤》

 

“皮黄闲扯”是以京剧剧目为主要叙述对象的一个篇目,主要记叙的是我对京剧剧目的感觉、见闻、轶事和理解。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皮黄闲扯之三十六《搜孤救孤》

“皮黄闲扯”是以京剧剧目为主要叙述对象的一个篇目,主要记叙的是我对京剧剧目的感觉、见闻、轶事和理解。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搜孤救孤》在目前被视为余派的代表剧目,其剧情也是“赵氏孤儿”的故事。在“皮黄闲扯之《闹朝扑犬》”一文中我曾经简单的说过赵氏孤儿的史实是什么样的。兹复制如下。

——“赵氏孤儿”还有个名字叫八义图。指的是为了营救赵家人和孤儿一共有八个人献出了生命。最早的版本是鉏麋、提弥明、灵辄、周肩、卜凤、公孙杵臼、程婴和程子。因为在最早的版本里,赵氏孤儿大报仇以后程婴也自杀了。灵辄和周肩是赵盾的两个仆人。

——由此可见,赵盾的故事与赵氏孤儿的故事年代还相差很远。从史实来说赵氏被灭族的原因很复杂,但“弑君”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而灭族的时候赵盾已死多年,当时在位的是晋灵公的孙子景公。灵公被杀时赵盾确实是出逃了,董狐也确实是秉笔直书。《正气歌》里有一句“在晋董狐笔”说的就是这个事。……在历史上孤儿赵武在大夫韩厥(就是《赵氏孤儿》里盘门那个,人家根本没自杀)的帮助下重新崛起,成为晋国六卿之一。后来“三家分晋”,韩康子是就是韩厥的五世孙,赵襄子是赵武的曾孙,魏桓子是魏绛的七世孙。这仨戏台上的忠臣把晋国灭了。



陈志清先生《搜孤救孤》剧照

戏曲舞台上的赵家故事自关汉卿创作的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开始有很多版本。《八义图》是梆子的叫法,京剧舞台上在北京京剧团创排《赵氏孤儿》之前基本上就是《闹朝扑犬》和《搜孤救孤》这两个路数。而《搜孤救孤》的历史更悠久一些。

据说这出戏最早是以公孙杵臼为主角儿的,程婴属于二路。后来在谭鑫培先生的改编之下,两个角色就变了分量。其实这种现象在京剧中也不算罕见,例如《甘露寺》本来刘备是主演,后来经马连良先生演绎,乔玄成了主演,再例如《艳阳楼》,本来花逢春是主演,因为俞菊笙扮了高登,主角儿也换了人。

这出戏的资料版本有很多,最早的可以追溯到“维克多”时代,孙菊仙曾经有唱片传世——当然,据说孙菊仙从来不灌唱片,很多名义上是孙菊仙的唱片都是他人伪托的。与余叔岩同时代的贯大元也有相同剧目唱片,谭富英先生也有《搜孤救孤》的唱片,而且那段二黄原板的第一句是“劝娘子不必太烈性”。票界名宿夏山楼主也有同剧目唱片,“白虎大堂”的导板第一句是“在白虎大堂奉了命”。这些都和余叔岩先生的唱片资料不同。杨宝森先生也有全剧录音并且制作了“音配像”,“法场”一折的第二句散板是“只见孤儿与公孙兄”。张文涓与方荣翔二位前辈曾合作过自“公堂”到“法场”,有录像为参考。至于目前的当红老生贤如王珮瑜、凌珂等则每以此剧号召。



谭富英、王泉奎、哈宝山《搜孤救孤》剧照

最令人称道的是1947年孟小冬在杜寿义演中粉墨登场的那个版本。由于孟小冬被视为余派正宗传人,且这是她留下的唯一一出全剧录音。此次演出之后,孟小冬再也没有登过台,直至在台湾去世。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第二届戏迷票友电视大赛时,黄派名票朱永康先生参赛,到知识问答环节的时候,放了孟小冬的“白虎大堂奉了命”。主持人的问题是“请您说出这是哪一位艺术家的演唱”。朱先生哈哈大笑:“你太照顾我了,这是孟小冬1947年杜寿义演的时候唱的《搜孤救孤》,那天我就在台下。”



参加杜寿义演的名伶合影

扯远了。为什么这出戏会被视为余派的代表作呢?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这出剧目其他流派很少演出,并没有相关资料可以借鉴。其次,这出戏属于唱工戏,三段成套的唱腔看似平平无奇,却像下围棋一样,易学难精。越听越觉得唱的不对,越唱越觉得范儿不好找。

比如第一段原板“娘子不必太烈性”,这里面一共有六个“舍”字,这个字老前辈的发音并不像现在普通话里韵母发音这么重,而要偏轻。要想说明白这个问题,我有一个办法,得借用英语的国际音标。北京话的“舍”发音类似于“ʃə”,而在京剧中,得发“ʃe”的音。这么说大家能明白么?

还有就是“来年必定降麒麟”的“麟”字要用脑后音。这个字我只有很少几次唱的比较理想,剩下的时候不是觉得发音位置不够后,就是音量不够。总而言之吧,还是缺乏系统的指导和练习。

《搜孤救孤》的主要角色比较简单,除了程婴以外,就是公孙杵臼、程妻、屠岸贾。剩下就是校尉刀斧手等等龙套了。以孟小冬的演出为例,公孙杵臼是赵培鑫,是孟小冬的弟子。屠岸贾是裘盛戎,不过那句“你与我着实地打……”实在与裘先生日后的声音形象相差甚远。程妻是魏连芳,梅兰芳的大弟子,一位卓越的梅派教育家。女的演老生,男的演青衣,也算“虚凰假凤”了。



孟小冬、赵培鑫、裘盛戎《搜孤救孤》剧照。

有一个细节是值得注意的,《搜孤救孤》这出戏里屠岸贾是戴黪满的,这与《赵氏孤儿》的相应场次中屠岸贾戴黑满是不一样的。我觉得主要问题是,屠岸贾在《搜孤救孤》里的时间线没有那么长,况且从年龄上来说他肯定要比程婴大一些,因此用黪满。而《赵氏孤儿》的处理据说屠岸贾最开始也是黪满,魏绛是黑满,那么过了十五年到报仇的时候屠岸贾就得戴白满了,魏绛是黪满。这个视觉习惯和一般剧目中忠臣和奸臣的形象设计有些区别,后来就换了过来,魏绛最后戴白满更像老成谋国的大元帅,所以屠岸贾就只能前黑后黪了。

据说当初北京京剧团排《赵氏孤儿》,裘盛戎先生一开始演屠岸贾,后来觉得魏绛的角色更能体现裘先生的艺术风格,所以就和张洪祥先生换了。



孟小冬演完《搜孤救孤》之后谢幕

又扯远了。最后说说这个剧名吧,我觉得从这个剧目就能体现出这出戏的历史悠久。这出戏一共四个场次,“搜孤”和“救孤”应该分别是前后各两折内容的概括。类似于昆曲的折子名称,比如“游园惊梦”,其实是“游园”和“惊梦”两折的合称。还有“别母乱箭”、“撞钟分宫”等等。京剧里类似的剧目也有很多,比如“诓妻嫁妹”、“审七长亭”、“描容上路”、“打侄上坟”等等,最可气的就是“问樵闹府打棍出箱”,直接写“琼林宴”不好么?

————————————————————

往期精选:

皮黄闲扯之二十八《龙虎斗》

皮黄闲扯之二十七《驱车战将》

皮黄闲扯之二十六《一捧雪》

皮黄闲扯之二十五《白绫记》

皮黄闲扯之二十四《朝金顶》

皮黄闲扯之二十三《除三害》

皮黄闲扯之二十二《桑园会》


    关注 涉川的一尘阁夜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搜孤救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