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驴得水》的经济学意义

 

当政治介入教育。...

电影《驴得水》被视为反映人性幽暗的精彩之作。观众们更是从中解读出了对理想主义的解构、对知识分子的嘲讽。但是很少有人从经济学意义进行解读。

我们都知道电影中的几位老师和现实中的大多数人一样自私、贪婪、虚伪、充满了各种“人性恶”。人是如此经不起试探,经不起诱惑。哪怕是这些在山村办学的理想主义者们也会以用一头驴来冒充老师“领空饷”。面对巨额的津贴时更是轻易的就放弃了道德。关于人性的幽暗人们已经讨论了上千年,各种宗教、文化都不乏形形色色的批判。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在这里提出:在电影里,在政治力量(教育部特派员)出现之前,他们也是这样充满了缺陷的人,为什么可以相安无事呢?为什么没有像后来一样暴力相向(恶语攻击、剪头发)呢?

为什么政治干预之下,原来的“体面人”就会不顾体面呢?

知识分子在山村办学,这种公益活动其实依然可以用商业逻辑展开分析。他们追求的共同利益不是金钱,而是理想、情怀、意义。他们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追求这一共同利益,哪怕其中会有矛盾有摩擦有分歧,也不影响他们继续团结一致的大局。这种市场化的分工是平等自愿的。但是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力量可以轻易的展开与“市场的逻辑”完全不同的另一套逻辑,即罗斯巴德在《人,经济与国家》中所分析的“侵犯活动”:

1.战争

2.谋杀、侵袭(军人用枪射击男老师、侵犯女老师、绑架校长……)

3.抢劫

4.奴役(逼迫老师们作假、杀驴、剪头发、语言攻击、成婚……)



我们会注意到,在电影中,这四种暴力干预除了“战争”和“抢劫”之外都发生了。我们也注意到,在政治力量展开暴力干预之前,影片中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分工、合作、共赢”的市场关系,即使学校老师们鼓动铜匠一起来骗取奖金,也采用的是金钱收买和“睡服”这种互利共赢的方式,在政治力量展开暴力干预之后,“自愿、平等、互利、共赢”的市场模式不复存在,人与人之间关系变成了“奴役、互害、损人利己”的模式。这种模式,也就是张维迎先生在《市场的逻辑》一书中反复拿出来与“市场的逻辑”进行对比的:强盗的逻辑。

张维迎认为,强盗的逻辑的特点是损人利己。正如市场的逻辑的特点是互惠互利。
写作本文并非为了赞美“市场的逻辑”,那太过浅薄和无聊。我们很容易注意到一些不同,比如,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诸多的幽暗甚至邪恶。那么,教育部的特派员是一个更“邪恶”的人吗?他为什么不坚持“市场的逻辑”继续和老师们“体面的”合作?——我们当然会注意到他是暴力的掌握者,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狱警为什么喜欢虐待囚犯?衙门的工作人员为什么喜欢摆官架子?城管为什么穷凶极恶?官员为什么颐指气使?是因为他们道德更低下?内心的“人性恶”更多?是因为他们不懂“市场的逻辑”吗?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习经济学吗?

显然不是。就像为什么每个月10万元的津贴,电影中的教育部要贪污7万,学校贪污3万,是因为教育部的人更贪婪吗?显然也不是。这是因为以暴力为基础的政治集团中不可能常规化的运行“市场的逻辑”。“政治的逻辑”中没有自愿与平等可言。“政治的逻辑”的特征是强制和服从。老师们可以坐在一起商量如何瓜分奖金,教育部不会和老师们商量。权力的不容置疑恰好就在于其背后的暴力基础。保卫队长拔出的枪,是这一权力基础的象征。

所以,“睡服”变成了侵犯,“开会”变成了“听我的安排”,老师变成了奴才,合作变成了奴役。学校变成了衙门。在市场模式中人们压抑内心的恶,在政治模式中人们释放内心的恶。

电影院在上演《驴得水》,现实中在上演希拉里和川普的竞选。据说他们分别侮辱女性,种族歧视,有恋童癖,出卖国家,勾结敌人……我的学生问我:“他们俩真的有那么坏吗?”我说不是,只是他们进入了“政治模式”。人们在市场模式中互利,在政治模式中互撕。前一种模式中也会发生互撕,但残酷程度远远无法和后一种相比。

那么,我们怎么理解政治?政治就是那个闯入乡村学校启动“干预模式”的特派员吗?在这里,我要推荐另一篇影评——不是这部电影的影评,而是关于《疯狂动物城》的。作者是传说中的可二,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用更好的方式把你不方便说的话说出来。

点击:阅读原文,读可二影评:《疯狂动物城:一个良心开挂的乌托邦》.

如果喜欢本文的话,可以先打赏再去阅读哦!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关注 风吹花落雪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