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会精华 老司机们吐真言:没栽过这5个坑,就别说你真懂餐饮……

 

如果踩坑不可避免,那么踩得越早成本越低。...



点  击  上  面  蓝  字  关  注  我  们
第 1177 


刚刚过去的周末,内参于北京、成都和郑州同时启动了一场“提问2017闭门思享会”。

在这场“没有万人大课的营销噱头,只有七八好友的闭门头脑风暴;没有载歌载舞、推杯换盏,只有推心置腹和实话实说”的闭门会上,新老餐饮人坦诚相见,既述行业痛点,也有互相“问诊”,亦不避讳“自揭伤疤”……有些“真话”,轻易你听不到。

今起,内参君将陆续放送部分精华。第一期,请看老司机们用切肤之痛,给后来人的5个忠告……

■ 餐饮老板内参 |李新洲 发自郑州
  坑 1  
以为开得好大公司,
就能做好一家小吃店


在建外SOHO看到黄太吉的奇迹发家史之后,互联网精英王远带着创业梦回到郑州。

他的想法很美好:在大城市,随着黄太吉和西少爷的影响,小餐越来越火爆,但是很多二三线城市的小餐却是很low的,如果进行改造升级,用品牌化、逼格化来做,肯定有前途。



▲ 内参郑州闭门会现场

激情很高昂,现实却很打脸。预备开店前,弄了一面墙的计划表,但快装修好要开业了,突然发现主打产品卖什么还没定(是煎饼还是炒凉粉)!原本以为,产品研发就是小case,然而……

押上全部身家的王远开始扎扎实实找人学做煎饼,在经历日营业额数百元,外加多张信用卡刷爆的窘境之后,才慢慢稳定上升,一年后开出20多家店。

另一个跨界餐饮人,也是互联网行业出身。看到某街边早餐店在产品环境都落后的情况下依然客流爆满,就想,我只要装修比他好点,再做好营销,肯定没问题。于是他自信满满地在这家早餐店对面开了一家逼格更高的早餐店,结果,3个月后以赔了将近40万而关门告终。
|老司机说|
1、对于这两年大热的跨界创业的互联网精英来说,以为降维打击所向披靡,往往成为最大的心魔。做餐饮的门槛真的挺高的。做餐饮,不要讲情怀、不要中互联网的毒(只把互联网当成营销的工具就好),否则,餐饮肯定做不好。

2、餐饮是成熟行业,想寻求突破,必须参照行业的成型标准:要衡量销售量、人工、获客成本、客单价,这些硬性指标无法逾越。单纯的依照互联网创业模式,而忽视行业本身的框架,就会变得举步维艰。
  坑 2  
别以为营业额峰值,
就是你的平均营业额
有一种落差源自预期太高。尽管小食大做和方大同如今都是有着相当规模和盈利能力的连锁店,但两个创始人透露:小食大做第一家店开业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日营业额徘徊在300—500元之间;方大同胡辣汤第一家店刚开业时,营业额一天只有2000元左右,要知道每天要卖够4250元才能保本。



还有一种落差是高开低走。尽管现在紫苏、上童官两个品牌都做得风生水起,但紫苏创始人张翀透露,早期做油泼面项目时,开业首日迎来开门红——营业额光中午一顿就达到1万多,全天下来2万多,可是到了第19天,却降到了2000多元。2014年,他开始做紫苏餐厅时,也曾遭遇过首月利润—39万,相当于赔一辆奥迪A6L的经历。

久如香小龙虾第一家店的故事也很典型:选在旺季开业,180平的店第一天营业额就做到8000元,借着微博传播,最火时日营业额做到35000元。结果到了12月,生意最差的一天只收入700块,“有种从天堂一下子跌落到地狱的感觉……”回忆过往,创始人贾旭依然觉得惊心动魄。

没有足够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你能抗住这种经营低谷和过山车般的落差?
|老司机说|
1、很多新餐饮人习惯按照营业额峰值来制定发展扩张计划,熟不知不经过淡旺季考验的营业额往往容易让你跑偏

2、面对开业时营业额高开和后期的回落低走,或者一直不见起色,是否有足够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和资本承受力很关键。
  坑 3  
口味正不正宗不重要
紫苏创始人张翀做第三个品牌上童官时尚西北菜时,厨师全部选用陕西本地人,“让河南的厨师做西北的特色菜,真能做好吗?能做出正宗口味吗?”

而且,有十几种食材也全部选自原产地。为了保证辣椒酱的口味纯正,炒制工作都在四川当地进行,还要专门派两个人到现场盯着。因为吃过一次亏,一旦师傅炒的时候人不知鬼不觉地添上一锨辣椒籽儿,整个口感就不对了。虽然每次的往返机票比辣椒还贵,但也得坚持。

|老司机说|
1、餐饮外在的表现形式千变万化,每两三年流行的品类也是跌宕起伏。但无论到何时何地,最终决定餐饮品牌盈利能力和生命力的永远还是你的产品、服务和顾客体验,好餐饮都是从细节里磨出来的

2、如果一个客人进你店里消费过后,首先表扬的是店很潮,那肯定是失败的。
  坑 4  
有点成绩就膨胀


头两三家店生意火爆且稳定之后,对老板最大的诱惑就是要不要多元化,要不要放加盟。(相关阅读:3个创始人的挣扎:放加盟伤品牌,不放伤钱,我该怎么选?)

苏氏牛骨头、色牛火锅创始人吕凯乐在2006年做苏氏牛骨头项目时,300平方的店4个月回本,2010年到2013年放出去100家加盟店后,就有些失控了。后来还出现了200多家山寨模仿者,市场相当混乱。

你做品牌是想把什么东西都做到最好,而加盟商想的是如何快速收益。”他说,一头牛出不了多少优质牛骨头,三位数的门店对主食材的巨大需求,让牛骨头货源成为巨大问题。曾经就出现过加盟商偷工减料,甚至试图把低质食材卖到总公司的奇葩事件。



明明石家庄只开了3家店,结果在点评网站搜到7家;厦门的苏氏牛骨头店则跟他们完全没关系,但对方宣传的400加盟电话却是总公司的。“为了品牌的战略考虑,2014年全面停掉了加盟,但直到现在我还在解决后续遗留问题。”

而虢国创始人王硕也坦陈自己曾经的经历:“自我感觉良好,开始膨胀,觉得只要是餐饮都能做。”真去做了,前前后后交了七八百万的学费,才知道即使同品类同业态也会栽坑,还差点把主品牌的发展给耽误了。

|老司机说|
1、所谓的坑,其实都是耐不住寂寞,抵挡不住诱惑。做餐饮就像开车,认知越深,越胆小,越胆小,认知越深,抗风险能力越强。这也是老司机和新司机的差别。

2、餐饮绝对不是个挣快钱的行当,它是一点点熬出来和坚持出来的。挣快钱怎么挣的怎么吐出来。如果不走加盟,全凭自己,肯定走不快。
  坑 5  
听了很多提醒,但自己跳了才知真痛


做餐饮的历史往往是一部跳坑史。就算前辈和市场提醒再多,必须得自己去经历才知道什么是坑,不然总会有侥幸心理

对芙蓉巷创始人吴少辉来说,2016年最大的坑是“还债”。2015年,芙蓉巷几乎每个月开一新家店,还快速做了4个品牌。结果2016年,不得不为过去的激进买单。



不过,他非常赞同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的观点:最好的模式不是设计出来的,都是瞎撞出来的。(相关阅读:吴国平首谈外婆家“18年之痒”:如何跨过中国餐饮的分水线?)

很多时候,别人提再多的醒都没用,有些路你还是要自己走,有些坑还是不可避免要栽。栽过之后,你才会真正了解这个行业。
|老司机说|
设计得再好,规划得再好,和现实总是会有差距。与其反复讨论,不如在实践中改。听过多的经验,反而会禁锢你的发展。如果踩坑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踩得越早成本越低。
·END· 
统筹丨张琳娟
编辑|燕子  视觉|陈晓月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  阅读更多内参干货
餐企年会大pk|劝你别合伙|西贝裁判制

2017生存法则|找好铺的秘密|簋街拆了

甘其食|麦当劳“卖身”|内部工作手册
-商务联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 neicansw
-转载原创联系-
首席小秘书 微信|neicanmishu


    关注 餐饮老板内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