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种药是否真的有疗效?

 

当人们面对一种疾病和药物,如果既不知道这种疾病的机理,也不知道药物的成份和性质的时候,又如何判断这种药物是否真的有效呢?...



医药广告喜欢宣传“疗效好不好,患者说了算!”还喜欢请几个患者现身说法,经常看到电视上有人声情并茂的讲述使用了某种药品、某种疗法、某保健品,全身倍儿爽,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一口气爬五楼,不费劲儿……听起来感觉特别有说服力。

我却说,有没有疗效还真不是患者说了算。

首先,疾病是否恢复,需专业医生来判断,而个人不具备判断能力。即使是专业医疗机构判断出的确实恢复了,仍然不能由这个患者说明疗效。这又是为什么呢?

从我经历的一个故事讲起吧。

一次,我到东营出差,嘴唇周围突然起了一堆水泡,严重影响了哥的颜值,有个铁路站段的同事看到后,特别关心,说这是上火,向我推荐了一种败火偏方,好像有生鸡蛋之类东西。然后便炫耀,说好几个人用了他的方子,都特别有效,一连说了好几个“真的特别管用”。

我向他解释,我这口唇疱疹是病毒引起的自限性疾病,治不治都一样会好的,你那个偏方没用。

我这么一解释,人家竟然急了,“小伙子,我自己亲身试验过的,还能有假,你回去试试,不管用你来找我。”

我当然不会尝试的,只好默不做声了,不便再争论,毕竟人家也是一番热心肠,但愿他能读到我这篇文章。

我判断这种偏方没有疗效,基于几个已知的基本事实:①.我了解该病的机理,口唇疱疹由疱疹病毒引起;②.我知道生鸡蛋等的成分,并没有抗病毒的作用;③.我明白偏方为什么“有效”,口唇疱疹是自限性疾病,吃不吃生鸡蛋都一样会恢复。

另外,即使生鸡蛋真有败火治病的功效,也没有必要冒着巨大的健康风险去喝它,鸡蛋常感染沙门氏菌等致病菌

可是,当人们面对一种疾病和药物,如果既不知道这种疾病的机理,也不知道药物的成份和性质的时候,又如何判断这种药物是否真的有效呢?

对照
什么都不清楚,还想确定药物是否有效,最基本方法是做对比。前面两篇文章都讲的减肥,这里仍以减肥药为例,假如要确定某种新的减肥药是否有效,我们要先找来一群人,不妨先把这群人分成两组(或更多组),一组人使用这种药品,另一组人不使用,看看哪一组体重降低了,降低了多少。在这个对照过程中,还要控制两组人的运动、饮食、年龄、性别等一切可能影响结果的混杂因素。这就是对照实验

当你告诉别人说你和张三同时开始减肥,你吃了减肥药,张三没吃,结果你减肥效果更显著,这样的描述已经比单纯的个人体验更有说服力了,因为你运用了对照试验的思维。
随机
仅有分组对照试验还不行,你不能把自己看着顺眼的人都放到药品组,不顺眼的人放到另一组,这种随意的分组方法,也可能产生谬误,因为,你看着顺眼的人,有可能恰好本来就容易发生体重下降。那就需要一种更科学的分组方法,即随机分组法。随机分组法简单的理解就是掷骰子或扔硬币的方法,例如,扔硬币正面朝上的分到药品组,反面朝上的分到对照组,这样的方法就比以是否顺眼儿的随意分组方法要科学的多。

对照实验结合随机分组法,就构成了随机对照试验

有了随机对照实验,得出的结果,已经比个人所谓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亲身感受更靠谱多了。
大样本
简单的随机对照实验还远远不够,还可能产生各种偏差和谬误。比如,你每组中只有两、三个人,那一组中出现的结果,就可能是偶然巧合的原因,所以,对照实验的每组中还需要有足够多的人,即足够的样本量。样本量越大,出现谬误的可能性就越小,这也是医学研究中经常强调的大样本
双盲
有了大样本,还算不上万无一失。人体是一种极复杂的系统,有没有效果还会受到心理暗示的影响,当人们知道自己接受了某种治疗药物后,并相信这种治疗有效,会产生一种有效果的作用,这就是安慰剂效应。要确定是一种治疗是否真的有效,就必须排除这种安慰剂效应,于是,就设计了出了盲法试验。让实验对象不知道自己吃的是药物,还是安慰剂,就从很大程度上排除了安慰剂效应。但这还不够,因为实验实的施者也会给实验对象一些暗示,还要排除实验者的影响。于是,又设计出了更完善的试验,只有实验设计者知道哪种是药物,哪种是安慰剂,实验实施者也不知道,这就是双盲试验

综合上面的所有理论和方法,便形成了现代医学判断疗效的重要标准——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实验。我们判断一种产品或治疗方法到底有没有效果,首先要看它是否通过了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实验。

然而,真正做到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实验的药物、保健品、治疗方法等还非常少,这并不是说所有没有做过严格的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实验的药物、保健品、治疗方法等都不能用了,达不到这个金标准的,我们还可以参考其他方面的证据,比如,看针对它已经做了哪些研究,是什么水平的研究,细胞水平的,动物试验,还是人群试验等,不同研究的证明力度是不一样的;还要看不同的实验,是否指向了同样的结论;是否有研究提示了它可能的风险性……等等。说明这些问题更为复杂和麻烦,以后的文章还会更详细地论述。

当然,个人不可能去做这些试验,个人只需要明白,对于药物疗效这件事上,别人或自己的经验都是不靠不住的。我讲这个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实验,就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要证明某药物是否有效需要有严密的实验设计,要经得住逻辑的检验,个体体验不能证明药物的疗效

得了病,单听到别人吃某种药好了,又活蹦乱跳了,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别人可能凑巧吃了其他东西,又或是自愈了。可现实中很多人听不进专业的意见,却喜欢听信于周围的“别人“,别人使用了某种偏方、某种草药、某保健品好了,就推断对自己也一定管用。在疾病治疗上,听信非专业的“别人”,不仅可能效果不佳,还可能产生危害

这真是一个乱象纷飞的时代,靠患者声情并茂的现身说法来宣传骗人的、靠夸大其词或虚假编造的广告忽悠的……这些现象我每次看到就不爽,甚至气愤,这也让我意识到,练就一双识别妖魔鬼怪的火眼金睛多么重要,我也在努力培养自己这方面的素养,更希望能够把一套识真辨假的方法论分享给公众。

然而,每次写完一方面,总是又发现有更多方面的未尽之言,真正掌握好识真辨假的方法论,却又任重而道远。更让我沮丧的是,尽管我试图用更通俗,更易大众化的语言来阐明一些问题,很多人却仍然无法理解。

一方面,我能力有限,文字功夫还需勤学苦练;另一方面,我国公众大多数都不具备基本科学素养,不敢有太多的奢望。

上面的话讲出来,极可能又落下骂柄,我说公众大多数都不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是有数据支持的,并不是我信口胡诌。

2001年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2003年达到1.98%,2007年达到2.25%,2010年达到3.27%,2015年达到了6.2%。而美国,早在1990年,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就达到了6.9%。

路漫漫其修远兮……


    关注 吕艳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