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此文,别说你知道“凤山桥”|费县那点事儿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自己也觉得有些托大。此文是行者翻读查阅数本县志史料现场采拍所得,但愿真是给大家提供了些“你不知道的凤山桥”。...



注: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自己也觉得有些托大。此文是行者翻读查阅数本县志史料现场采拍所得,但愿真是给大家提供了些“你不知道的凤山桥”。

费县城南外环东3公里路南有个村叫岩坡,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80后对岩坡的印象是:“再能烧就把你送岩坡去”!这里的岩坡指:岩坡有个心理医院。

岩坡村西,有一段短短650米的河面上架起了四座桥面。从上到下依次是岩坡山桥,兖石铁路桥,凤山桥,岩坡渡桥。四座桥均横跨发源于楼斗村的朱龙河上。其中最有故事的当数凤山桥。



兖石铁路桥。



岩坡渡桥。



此为岩坡渡桥,建于1966年。

为了方便朋友们前去,先科普一下地理位置:



凤山桥,先后历名:仁政桥,龙河桥,凤山桥。始建于明朝,初仅是架石为桥。后清朝乾隆年间(1774年)扩修为三拱,被水冲毁。继道光年间(1838年)扩修成四孔。现今我们所见为清光绪年间(1894年)和抗日战争期间所修,但基本保留了道光年间的形态。凤山桥原是古代官道(即现327国道前身)沂州府(现临沂市)通往济南府在费县区域内的一座重要桥梁,直到岩坡渡桥出现前,一直者是官道必经之地。

下面放图给大家边看边拉!先上张全景图给大家远观一下。



从北面直击桥体,冬天草木凋零,最容易显现整体形象。从现场来看,夏日这里必是一处山清水秀之地。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条石。



河滩里散落的条石。史载于此桥原被洪水冲毁多次,故会在下游看到很多早期桥体的条石。



桥下两只水鸟游过。此处辟静,无人打扰,水鸟们安然在此落户,陪伴老桥,听它诉说过去岁月的苍桑世变。



朱龙河水清澈透明,恰阳光正好,反射的光影在桥洞穹底摇曳生姿。



龙头龙尾是铁条固定上去的。年太久远,第一孔桥洞上的龙头已经丢失。也许是被盗,也许是战乱,也许是岁月侵蚀自然脱落……



南面西看,远端有很高的石墙,这与“广筑石堤”的说法是相符合的。



两坐标识碑,现此桥已经成为临沂市保护文物。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百年老桥还在发挥着他的余热。不时还有行人,手扶拖拉机等通过。



从桥东头西望,无论凤山桥承载了多少历史重任,但它终究是老了,远处兖石铁路桥已然担当起了凤山桥的重任。他每日能做的就是目睹着一辆辆火车驶向远方。



这是桥头的吞水神兽。只神兽只见于桥东头两侧,桥西未见。



桥东尚存一截石栏,冬日阳光下倒影在河面上,像是一座城楼的观察哨。史载在桥东建有龙王庙,现已不见踪影。

桥南面的龙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龙鼻残缺了。



桥栏条石是用铁箍起来的。



自东向西第二孔桥洞穹底有嵌条石:兴雨不忘桑。可能是寓意龙王能在兴风雨的同时能记老百姓的生存安危,保佑风调雨顺。此处是本次最大发现之一,此前从未见书上有此记载。





“香泉喷窦”“苍龙卧波”,两组分别嵌在西边两孔桥洞南面。史书记载还有一组叫“碧谭衔月”,但此次并未发现,可能是比较隐蔽。记得好有个朋友网名就叫“苍龙卧波”,猜测名字可能源于此,至于其取意不得而知。

下面将要揭晓本次之行另外几个新发现。



桥面中间有带字石碑四块,如不仔细不容易发现。现在字迹已有些糊,不便辨认。据行者推测,此四块石碑可能是在建国后修桥时被安放于此的。具体内容和证据见下述。



第一块碑中间字迹已经模糊,据咱们本地习俗,推测上面几个字是:修三圣庙碑记。时间还算清楚,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



第二块是块半截碑,下半没有了名为“施财题名”(行者注:即捐钱者的名单)。时间是光绪二十三年(1898年)。



这张照片就很明显了,题字应该是:重修凤山桥记。此碑时间部分已经被磨掉,推测可能是光绪年间重修时所立。朋友们注意看照右上角的那块石碑,上面刻有“凤山”二字,此可能就是史载所述丢失的那块碑。



全景看一下此碑貌。由于这些碑都平铺在桥面上,不时还有车通过,建议能保护一下,使此记载桥身历史的碑能存留下来,供后人借鉴。



由于篇贴幅所限,更多细节,不一一放图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行者,一起论讨或者再次探访。后附后凤山碑记艺文,感兴趣的可以一读。

——关注:费县360,关注你的老家费县的那点事儿!——

——订阅:费县360,费县地区唯一影像纪实平台—— 


    关注 费县360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