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易混概念之“虚写与实写”

 

古诗鉴赏易混概念之“虚写与实写”...





山大华特卧龙学校办学指导思想

(点击二维码长按识别阅读)



古诗中的虚与实


很多同学分不清古诗鉴赏中的几组概念,比如“实写与虚写”、“渲染与烘托”、“对比与映衬”等等,今天,我们先讲讲“实写”与“虚写”的区别。

一个故事中的虚与实

有这样一个故事:宋代画院招生考试曾出过一个画题,题目叫作“深山藏古寺”。

一个考生画了古寺的全貌,周围是崇山峻岭,这显得太直、太露,没有把“藏”的旨意画出来;

有的应试者画了绿树掩映中的古寺一角,旁边是悬崖绝壁,这样的构思就显得含蓄,但还是嫌直白了些;

最高明的一个应试者没有画古寺的一砖一瓦,只画了一条通往深山的石径和一个在溪边挑水的和尚。

这个考生在“藏”字上做了文章,他虽然没有直接画寺,但人们不难从通往深山的石径和挑水的和尚联想到深山必藏有古寺。画面内蓄丰厚,表达含蓄,真是避实就虚,尽得风流。

虚写与实写的概念

实写就是直接描述情形(包括景、事、物),它可以给文章增添现实感和逼真感;

虚写则是通过感受、想象等手法间接描写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情形。它可以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使文章更具含蓄之美。

实写和虚写常常组合使用,相互补充,人们称之为“虚实相间”。

简单地说实写是对眼前对象的直接描写,虚写则是通过写与对象有关的东西来衬写。
眼前之景为实
想象虚构构之景为虚


《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年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些诗句,写的都是诗人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是“虚”。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三句,则是半虚半实。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三句,是想象之景,属虚写。
现实之景为实
已逝之境和想象之境为虚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苏轼游黄岗城外的赤鼻矶所见到的景象,当算是“实”。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三句,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历史画面,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的实景,故属虚写。
形象为实,抽象为虚
《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句,写愁绪,愁绪本是很抽象,李煜却将之化成了“一江春水”气势汹涌,不可遏止,化抽象为形象,化虚为实。

又如《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以少胜多,以有限之红杏表现无限之春意。这是化实为虚。
虚实结合的作用
虚实结合,可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监制/赵友翠  编辑/王莉



    关注 山大华特卧龙学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