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少数派成为路人,世界才可能会好

 

或许很烂但很真切。...

“我是莫非,一个你值得喝大酒听衷肠的朋友”
世界很大,所以多姿多彩。

世界太大,所以人以群分。
 / 1 /
这个生活着几十亿人的地球村,有一些普世的准则,这些具有普世价值的东西让我们人类可以恰当的共存,间歇地和谐。

只有当利益冲突足够大的时候,表面的和平被打破。世界的平衡失却。

而人类真真就是一种奇怪地有点“贱”的存在。

在周遭世界冲突时,我们可以以最大的宽容来接纳不同,可当世界和平时,我们开始绞杀异类,谋划统一。



这就是本质上没有公平的现实,所谓公平不过是大多数人的利益没有被冒犯而已。为了保障这种所谓公平,我们选择接受并教育下一代继续执行。

就这样,我们潜意识里对不在这样规矩圈子里的人有排斥甚至欺压的态度。
 / 2
/
最近看了两部LGBT题材的电影,一个是关于黑人男同的《月光男孩》,另一部则是关于女同题材的《恋爱谈》。

怎么说呢,其实LGBT题材的电影早已不稀奇了。譬如《阿黛尔的生活》、《.卡罗尔》还有王家卫的《春光乍泄》。

可是LGBT人群的生存现状依然相对严峻,很多LGBT者仍然选择压抑、沉默,与这个世界的绝对性妥协,成为“男&女”恋爱和婚姻的一名成员。



《月光男孩》是一部具有“黑人”、“同性”双重题材特性的电影,这自然天然地具有了足够的话题性和吸睛点。

电影讲的是一个叫希隆的黑人男孩,自小就被同学欺负的他一直被嫌弃,甚至被叫“基佬”,一路备受质疑又以沉默抵抗。

背井离乡,伪装嘻哈,最后的释放还是做自己的那一刻。

《恋爱谈》 讲的是允珠和智书两个女生的爱与纠结,有甜蜜有忧伤,和一般人恋爱一样。可惜,多了那么多世俗的压力和心灵的诘问与自我戕害。



不论是《月光男孩》的极端压抑还是《恋爱谈》的看似轻松,都在向我们展示LGBT这个群体的内心困顿和社会压力,而目前关乎这个群体的影视作品也越来越多。



这是一个好现象,至少说明,大家开始试着关注和关怀他们的情感状态和需求。
 / 3 /
普通人可能只要有爱就可以了,但LGBT群体不可以,他们需要承受更多。

世俗伦理道德的拷问,身边人的质疑和异样眼光,各种社会机会的丢失,各种人身权利的被剥夺和损害。



内心斗争和外部压力时时刻刻围绕着他们,性少数群体成为乌央央的人群里看似庸常实际最为艰难的人群。

不在外表而在内心!

宗教的、职场的、家庭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遇不到。

可他们谁也不想伤害,只是为了爱而已,如此简单却十足困难。

他们既不为传宗接代也不为物质背景,大多数只是因为爱和喜欢。

可惜仍然在宣扬文明的社会被当成另类,甚至在一些国家作为“病症”人群而选择地下生存。

因为不为所容,便出现了形婚、隐瞒、被迫结婚、“矫正治疗”以及受到谴责和人身攻击的事情。

“疾病”的传播也被很多直接人嫁祸于他们,包括HIV在内的很多疾病成为他们的“标签”。



可有多少人在乎过他们的生理安全呢?

他们的健康因为身份不被认可而更加危险,更加具有传播性。谁能帮助他们?政府、NGO还是医生、家人?

在越显得传统的地方,越亲密的人反而越不能被理解,遭受到他们的封杀和排挤。

在一个愈加文明的社会不应该是包容吗?



堵截的方式往往是自寻死路,学会引导社会关注他们、接纳他们。如何正确看待这群少数群体考验的是这个世界的良心和真正的平等与公平。

这里的少数群体不只是性少数群体还有很多与主流不在一个频道的人。

如今有很多国家和地区放开了同性婚姻合法化,各种NGO组织、各种文艺作品,都在促进这事而努力。这是值得欣喜的。
 / 4 /
从LGBT这个群体开始,大众若能逐步接受更多少数派的存在,非主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选择。那么,我们的这个社会也会少些矛盾和毛病,多些真的和谐而非新闻联播里的。

我敬佩每一个按照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生活的人,他们必是勇敢的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和残酷,然后坚定的循着自己的路往前走。

不过,我最后却希望达到结果是,每个人对待这些异类者像对待路人一样,不歧视、不打扰、也不再需要关注。

PS:大家好,我是莫非,2017第三篇文章,写的是关于少数人的情感和归属。希望转发、点赞、留言,等你来~
-E/N/D-
▷ 作者莫非:一个游走在梦与现实的北漂码字人,不管真心话还是大冒险,只要有意义就好。

你的留言、点赞、赞赏是最大的褒奖。10000+只差你一个转发。


    关注 莫非的文影声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