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越·人工智能专题】人工智能、失业、财务自由、意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搞了篇《外参|最尴尬的进步:7成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替代!你咋办》,我借此重温了一下亨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搞了篇《外参|最尴尬的进步:7成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替代!你咋办》,我借此重温了一下亨利·黑兹利特《一课经济学》之The Curse of Machinery,直译为“机器的诅咒”,主要是说机器害人失业谬论。黑总将这个谬论批驳得淋漓尽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豆瓣阅读、网易云阅读免费阅读该书、该章节。

从经济生活看,竞价是这样一回事。假设一群人在沙漠中,每人带的水和食物仅够活命,那么,这水和食物都是无价之宝,出价再高也不卖。因为命丢了,一堆骸骨拥抱这堆积成山的金币又如何呢?传说,饥荒年代,真有枕着种粮饿死绝户的人家。

退一步,若走出沙漠并非遥遥无期。有些人觉得,若不至饿死,那么,忍饥受渴,牺牲健康,将一部分水和粮食卖个高价。等走出沙漠后,再用手中的钱修复受损的身体,安度晚年。现实中的我们大多这样,透支身体,修复不能。

再退一步,所有人预期水和食物只要节约着用,足够活命和基本健康需要。那么,这时的水和食物的价格,就稀疏平常了,因为卖家的代价已经很小。若至极乐园,水和食物极大丰富且竞争无碍,那么其价格会趋近于0,因为卖家的代价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宏观看,经济共同体的subsistence fund(维持基金、维持资金、生计资金),即维持生计所需的财货集合,越丰足,穷人翻身的几率越大。

01
从上面逻辑不难看出,人工智能的普及能为更多穷人带来财务自由,只要这些穷人理性地选择良好生活(well-being)

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人工智能进化出自主意识。这里,我们必须引入一个区分。经验实在与继发实在(secondary realty),差不多等同于终极实在与第二实在(次级实在)。

在檀小七巧板社团,我的口头禅是:抽象思维乃仿真,而不是真。陈华说:归根结底,数学是研究空间对象及空间对象变换的学科。对我来说,人的存在的根本问题是要能时常觉察、时常追问自己是活在终极实在还是第二实在?是要勤于找寻、探求变换机制,在终极实在与第二实在之间穿越。

对于人类来说,存在之实体乃不可分有的一,这万有是不可知的。可知的是存在之偶性,乃分有的一。
02


艾柯夫说:“學會綜合性(synthetic)的思維方式來理解複雜系統,而不是解析式思維方式。綜合性思維要求人們在思考一個系統時認識到儘管系統是由具有某種特質和行為特質的組分組成,但系統整體卻具有任何組分所沒有的特性。分析可以揭示系統是如何工作的,而綜合性思維確解釋了系統為什麼要這樣工作;解析思維和綜合思維的整合就是系統思維。”

沃格林(Eric Voegelin)的意识理论(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摘自:蔡贵恒《东西朝圣观初探》

意识(consciousness) 的定义可以非常复杂,但亦可以非常简单。无论从哲学、文学、心理学及神学的角度看,意识都是心灵活动。不同的是持唯物主义立场的哲学家,会肯定物质世界多于心灵世界,而文学、心理学及神学会更重视精神与心性。无论如何,现代人对意识已有较全面的了解。

第一,意识是多层次及整合的心灵思想过程;它包括了左脑的分析,右脑的直觉感受,甚至潜意识;

第二,唯物意识及唯心意识可以是相辅相承,而非主次关系;

第三,意识是超然物外、可以被提升的境界,或称为纯意识(pure consciousness),这种情况在基督信仰的灵修传统及东方宗教的传统都有涉及。心理学家称之为超越个体(transpersonal)的心灵活动。

沃格林(Voegelin)的意识理论也包含以上的特质,并且极有洞见。对他来说,意识的不同层面及程度正反映了人类挣扎以追求真实的存有的过程。意识是一个流程(movement),朝圣也是一个流程,二者都牵涉心灵的分辨、判别,正如沃格林说:

意识不再是人感应到外在的实质,而是参予的经验,而这种实质的经验又是可以分析并归类为不同的经验张力;这些张力都是在一个拉力漩涡(metaxy,兼际)中不断地进行着。

因此,对沃格林来说,这种参予的经验有四方面的意义。

第一,这经验是神——人(divine-human)共同参予的过程,并且他视之为意识突破以致对存在有更深入了解的过程。

第二,透过知性的寻问(noetic)及灵性的醒觉(pneumatic)的辨明分析,人其实在不断创造新符号以涵括其存在的意义。

第三,此分辨及符号创作的过程实为一由非真实(inauthentic)进入真实(authentic)的过程。最后,这经验是划分意识的发展阶段,与外在式处境因素和内在及心理因素的过程。
03


AreYouKiddingMe写了篇神文《如果宇宙中存在超级文明,哪些是我们必备的技能?》亮点是:能量生命是价值驱动,因为纯净能量体杂质最小、极限的有序是他们需要的,所以他们的目标就是 是维持最低的熵、在价值之塔上处于最顶端。

张石《佛教文学与低熵文化》说:

人类文化的不断发展,使人类创造了依靠外部工具摄取能量的社会,这个社会使人类超越一切动物,它能随著人类欲望的增长无限地增强自己的有序性,以摄取最大限度的能量。而当能量进入“大秩序”状态时必须处于较高级别,当它离开这一系统时就处于更加混乱的状态。它意味著建立秩序越来越大的孤岛必然带来更大混乱的海洋。就这样,人类在极大限度攫取负熵的能力中无限地侵占了文化赖以生存的源泉——非文化的“旷野性”(一切文化都是将非文化的自然中的负熵转化为熵的过程)。

张石说: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具有“减熵”特徵的佛教文化对科学的熵的观念有明确的意识,但它确实是文化对自身处境的一种自觉,是文化力图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赖以生存的“旷野性”,力图疏通自身“缺源性”的“瘀塞”的一种主动陈述。

我猜,无论玻尔兹曼熵,香农熵,还是什么熵,良好生活(well-being)看谁过得更低熵。

(完)

释意:熵的概念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于1865年所提出。化学及热力学中所指的熵,是一种测量在动力学方面不能做功的能量总数。熵亦被用于计算一个系统中的失序现象。熵是一个描述系统状态的函数,但是经常用熵的参考值和变化量进行分析比较。


(来源:互联网,作者:heicuo)


温馨提醒:
现在关注“鹏越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在对话框输入“工控”、“培训”、“CTF” 、“物联网”、 “人工智能”等关键字,可以有相关的合辑内容推送,之后我们还会推出更多方便搜索和阅读的服务,敬请期待!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得更多资讯:


    关注 鹏越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