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放鞭炮的激情岁月 ​

 

达拉特文化精英沙龙 做一个精神丰沛、心灵富足的人;做一个和灵魂对话,与思想共鸣的人。和我们,一起倾听生命的声...



达拉特文化精英沙龙 

做一个精神丰沛、心灵富足的人;做一个和灵魂对话,与思想共鸣的人。和我们,一起倾听生命的声音!
作者简介
郝晨光,1973年8月出生在内蒙古达拉特旗,1995年大学毕业当了一名语文老师,2008年转行到电视台成了一名新闻记者,一直酷爱写作,采访之余常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写成文字,也有一些小片段在小刊小报刊登。最大的希望就是能通过自己的写作,为社会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放鞭炮的激情岁月


和我家相隔不到200米就是一个大酒店,每到中午12点左右,总有密集的鞭炮和麻炮声响起,周六日更严重。人们办个喜事想添点喜庆本无可厚非,但那威猛的炮仗声,却因扰民之罪让许多居民反感生厌,可谁能想到,这令人生厌的炮仗声却是我儿时的最爱。



小时候放鞭炮,只有在过年前后的不足一个月里,而且数量少,所以小鞭只能拆成一个一个的分着放,尽管这样,我的小鞭还是会早早放完。

好在年一过,就可以收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三块五块的样子,但属于我的那一份,大部分又被买成小鞭了,一块钱可以买400响。正月里,我们几个同龄的男孩子常常各拿几十个拆单的小鞭,在村子的各个角落疯玩。

最常见的玩法就是把点着引信的小鞭扔向高空,那啪啪啪的声响,听起来是那样的动听美妙,胆量大的几个更是捏着小鞭的一头燃放,响声过后手里还捏着一截小鞭残体,这也成为许多男孩子向别人炫耀的资本。

玩的方式总在不断变化更新,往天空扔的小鞭,有些会被调皮的男孩子扔到正在玩打沙包的女孩子堆里,看着女孩子们抱头躲向一边,男孩子们就会爆发出幸灾乐祸的大笑声。捏着一头放小鞭的方式也因为有些鞭炮质量不过关,从后面喷出火苗烧伤了几个孩子的指头,被大家舍弃不用。

放炮的间隙,大家常常仔细搜寻燃放过的鞭炮残体,其中总有几个引信燃尽而未响的,这些也不会被浪费。用力向一个方向折断,露出黑色的火药,再找一个新的小鞭,把引信夹在折断一面的鞭炮上,然后点燃,你会看到听到神奇的一幕:先是嗤嗤的喷出火苗,接着啪的一响,这一喷一响中,所有人的快乐都得以升华,现代社会那些个电子游戏、手机游戏啥的,趣味性怎么能和我们那时的炮仗相比。



当然我们也有玩过火的时候,一次,最调皮的一哥们儿突发奇想,从大人那里偷来几支香烟,小心的倒出烟丝,把小鞭引信朝外放进去,再把倒出的烟丝用小木棍小心的回填好,这样,一个香烟炸弹就做好了。这个男孩把香烟恭恭敬敬地递给了村里的白大爷,当时是正月,递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白大爷笑眯眯的接过烟点上,还直夸小屁孩儿们过年都懂事了。十几秒钟之后,含在白大爷嘴里的香烟炸开了花,白大爷的鼻梁被炸下一个黑色的疤。明白了怎么回事后,白大爷开始追打几个男孩子,可他老胳膊老腿的,又怎么能追上这些跑的比兔子还快的孩子呢?

我们为了自己玩乐,却让无辜的白大爷受了伤,事后大家都非常后悔,调皮的孩子们本来都没有恶意,早已去世的白大爷,应该早已原谅了我们吧!

以后的日子里,到年关还少不了放鞭炮,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放炮的乐趣逐渐淡漠了,往往只是程序性的放两挂,走个过场而已,放炮最重要的意义变得和贴春联一样,它似乎只是在向世界宣称,我们在过一个叫“年”的节日。



主办单位:

内蒙古达拉特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好古学堂

主编:

九曲黄河



欢迎关注达拉特文化精英沙龙微信平台,这里会给你一个独特的视角看世界,这里会给你开启诗意生活的金钥匙。 [/b]
本文系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于达拉特文化精英沙龙微信平台。



本期编辑:侯娇

作品投递邮箱:

1037508164@qq.com

微信号 :dqhgxt000

联系电话:18947765050



    关注 达拉特文化精英沙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