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席记忆

 

农历二月初二,在民间被称为春耕节或是青龙节。人们常说:“二月二,龙抬头”,意谓着从这一天开始春回大地,万物复...







直到解放初,旧太原县境内汾河两岸仍有大片的苇地。有些沿河村庄,苇地可占到全部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苇子,浑身是宝,用途极广,被当地百姓叫作“金棍棍”。然而,它最广最大的用途,还是编席。因此,编席子,也就成了苇子产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的传统的家庭副业。如今,这一大片区域苇地全部消亡已有三十年了,但关于编席子的记忆,仍深深地刻印在当地每一位老年人的脑海中。



一、种类和规格

席子,根据用途不同,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面积较大且长宽差距不大的,就叫席子,它主要用于铺垫和苫盖,是用量最大的品种。其中专用于炕上铺的席子,就叫炕席。相对窄而长的席子叫席条儿,也称囤席,它是围起来储存粮食用的。还有一些家用的席类产品,大多利用编席后的余料编成,如盖水瓮的方形席片,放针线破布的圆形席篓等,用量不大。

其中,席子的规格很多,但最常用的规格只有三种。宽5尺,长1丈的,叫“丈席“,是常用品种中最大的。宽5尺,长8尺的,叫“五八尺”,它与“丈席”是席子的主要品种。还有一种宽4尺,长6尺的,叫“四六儿”,用较短的苇子编成。炕席则无固定尺寸,均根据土炕的大小定制。席条儿一般分为长短两种。长席条宽度为2尺4寸到2尺5寸,长2丈到2丈5尺,一般用于国家粮库和生产队储粮。短席条宽度为2尺到2尺2寸,长度一般在1丈左右,大都用于家庭储粮,自编自用,尺寸比较灵活。席片也有两种,收边的用于盖水瓮,根据瓮口大小编成。还有一种专用于蒸笼上衬垫,编成后根据蒸笼尺寸剪成圆形。席篓应属于苇编里面的工艺品,所用苇皮要细而匀。席篓在当地叫“席篓篓”,它的底是方的,但篓筒及收口是圆的,它可大可小。旧日席产区的农户家都可见到它的身影。



苇席根据编法不同可分为二纹和三纹两种。“二纹席”就是挑两片,压两片,每个纹内有两片皮。“丈席”和“四六儿”常用此编法。“三纹席”则是挑三片、压三片,每个纹内有三片皮,“五八尺”常用此编法。一些编席高手,还可以在这两种编法的基础上编出一些其它的花纹来。

苇席还可根据原料的加工不同分为“破半”和“划肚”两种。“破半”即一根苇破成两半成两片皮,多用于高苇,皮窄而厚,编成的席子挺括韧性好。“划肚”即将苇子划一条缝,碾成后是一片皮,一般用于低苇,皮宽而薄,编成的席子柔软稀松。像“丈席”和“四六儿”均为二纹,但前者是“破半”,后者多是“划肚”,编成后质地不同,用途也不同。

每年的苇子收割回来,并滤(即整理)过以后,从七尺以上每一尺一个等级,每200根一捆,分别堆垛。一般年景,苇子最高可长到1丈2尺,好年景可长到1丈3尺甚至更高,七尺以下的苇俗称小苇子,一般用于打苇帘等,或由清徐人买回去架葡萄,不用于编席子。

后面为芦苇,最高可达4米左右
席条(席囤)要求有足够的强度,故都用高苇子。通常是将1丈2,甚至1丈3的苇子,破半碾成皮后从中截成两截来编。一张2尺5寸宽,2丈5尺长的席条,大约要用1丈2尺高的苇子250根。如用1丈1尺高的苇,则需275根。而编一块丈席,用1丈1尺苇,需205根,1丈的苇,则需260根。编一块“五八尺”,一般用9尺苇,需250根。编“四六儿”一般用8尺苇,一张席大约用220根。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每年苇子收获后,由供销社收购,但不拉走,而是根据当年苇子的产量与各生产队签订合同,将苇子加工成席子。当地生产队根据各户的编席规格和数量,按上述标准分配苇子。苇子拉回家后则由各户自行调配掌握。比如,有些苇子生长期遇风,会在根部或稍部弯曲,当地叫“根弯”、“稍弯”,这样的苇子再高也得截断才能用。而同样高的苇子也有粗细之分,同样规格的席用苇数肯定有差别。还有编席手艺的熟练与否,对苇皮的用量也有差别。但总体而言,上述用苇标准都留有余地,各家各户交够队上的席子后,苇子大都会有点剩余。

圆形席篓
二、工具和场地

一张席子,从备料到编成成品,必须借助一些工具来完成。这些工具看似简单,却缺一不可。有些经过无数代人的改进,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十分精巧而实用。

镰儿,是“破半子”的工具。它是将普通的镰刀头(大都是使用过的旧镰刀)切去尖端,并在镰壳上安个二三寸长的短把或緾裹上破布以便手握。

划划,是“划肚”用的工具。它是用一节三寸来长的圆木棍,(一般都是废铁锹把锯成),顺长在任意一侧开一道比筷子稍粗的半圆形槽,然后在中间部位的槽中竖直安个小刀片,刀片的高稍超过槽深,刀刃冲向前方。

夹夹,是一种捋去苇皮上苇鞘苇叶的工具。它早先就是一双碾好的苇或两根粗点的铁丝,后来有人用两块狭长的薄竹片,再后来,有人用细钢筋将一端砸扁,使用起来更加得手。

三尺或五尺,这是编席丈量尺寸和划痕时比靠的工具,是一根或方或扁长而直的木条,上面刻有刻度。一般是五尺长,如找不下长木条,就用三尺。

埑使(音),这是一件由当地铁匠打制的十分精巧的编席子专用工具。它后部的把手,是个棒槌状的铁疙瘩,中间稍向下折,前端是个尖头且两侧有刃的凹槽。编席子时刻皮子、划痕、掐皮子、钎边、捣边、捣骨节全离不了它。

埑使
碌碡,也叫碌碡儿,是碾压苇皮的工具。大都用的是碾子上用过的旧碌碡。由于电碾电磨的使用,石碾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便基本上不用了。这些石碾上的碌碡退而不“休”,被人们用来碾苇皮。这些碌碡,有小碾上用过的实心碌碡,也有大碾上用过的穿心碌碡。小点的一人推即可,大点的一人推有点吃力,需两人推。由于是碾上用过的,这些碌碡大都是一头大一头小带有锥度,锥度大的推起来容易跑偏,不好使。短而粗的碌碡也容易跑偏,稍长点锥度又小的碌碡最好使。



编席子的场地,无大的讲究,也不固定。当天气稍冷时,家里的地下是常用的场地。如地面太狭小或同时编两块席子时,只好上炕。旧日当地有句俗语,叫“木厂头,虱子爬下一炕头”,即是形容木厂头村编席子人多,且大都爬在炕上编。其实,凡编席子的村子大都如此。如果地下或炕上面积没有要编的席子大,那就编一截往起拽一截,靠在炕沿上或炕围上。这样编,掌握尺寸要困难些,编的也慢。

当天气暖和以后,编席子便可移到院内或街上进行。到天大热时,则须找一块有阴凉的地方,或墙根处,或大树下。如有好几家在同一棵树下编席子,则手起手落,苇皮翻飞,笑语连连,枯燥的劳动便变得轻松有趣了许多。

碾皮子的场儿,相对要求高些。一是得有足够的长度,须保证对头能放两把长半子,一般须宽五六尺,长两丈五尺以上。二是得有一定的高度,即比周围的地面要高一些,保证下雨时不积水。三是得有一定的水平度,以保证推碌碡时好掌控速度且来回用力差不多。四是得有相当的硬度,保证不把半子压到地里去。为此,选中的碾皮子场儿起初时须经过一定的修整,如用灰渣和粘土混合适当垫一下,如能加点生石灰则更好。然后洒点水铺上捋下来的苇皮或麦秸等进行反复滚压,使其坚硬,不吸水,不开裂。

碾皮子场地比较固定,街上院里都可。由于几乎家家户户编席子,故这些村内随处可见放了碌碡的碾皮子场地,当地叫碌碡场儿。这些碌碡场儿,无论街上还是院里,也无论是谁置的碌碡,谁修的场地,只要空着,谁都可以用。这同更早些的用碾子规矩一样。从中也可看出村里人的憨厚和纯朴,体现着一种浓浓的乡情。

三、备料和编织

编席子用的是苇皮,要将一根根苇子变成一片片柔软平直的苇皮,前期的备料加工十分复杂。

“破半子”,即将一根根苇子一破两半,成为两片皮。破半子从苇子根部开始,一般右手持镰儿,左手持苇,将根部对准镰刃先从中破开,然后边往前送边上下摆动镰刀,利用巧劲将苇子别开两半,并不是用刃部将苇子一剖两半。这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活计。高手可均匀地将一根苇子从根破到稍,皮子既长又匀。而掌握不了要领的人破时往往跑偏,在中间就断了,不仅将高苇子破成短半子,而且半子宽窄不匀还边上净刺,难编还不出席子。

划苇子,也称“划肚”,是将一根苇子顺长划一条缝,碾开后成一片皮。划肚相对于破半子来说要容易些,稍大点的孩子们也能干。划肚多用于低苇了、细苇子。划肚是左手持划划,与破半子不同的是从苇子的稍部开始,而且是右手往过拉而不是推。划时将划划的刃捅进苇稍中,左手拇指(需戴个皮套)款款将苇子压在划划的槽中,然后右手拉动苇子将其划开一条缝。这个压力全凭感觉,压的紧了,苇子会割通成了两半,压的松了,苇子会跳出槽外,须重新开始。

苇子破好,划好以后需粉水使其吸水后变软,以防碾时开裂。破好的半子只要平摊在地上,边淋水边翻动使全部半子着水即可。淋水后要静置粉一段时间使其充分吸水湿润。如果时间紧,可喷淋热水,如时间充裕,则冷水就行。划肚后的苇子仍是圆秆,水喷淋不到内壁,需捆好后放到水渠或水塘里并用力摁没到水中,让水灌到苇秆中。然后捞出控一下水,粉的时间足够长才好,比如傍晚浸水,凌晨再碾。

碾皮子时大都是把一捆苇子均分为两半,根对根平铺在碾场上,然后反复用碌碡压。碾压过程中还须将两侧和中间的半子对调一次,使所有半子都充分均匀受碾,直到全部变平变软为止。划肚苇由于是圆秆,碾压时要稍麻烦点,当碾到一定程度时,先把中间部位已变软并基本展开的皮子挑出来,一片一片扒开摞起来,然后皮朝里,心朝外圈着置于地上,使其在外力的作用下充分张开。挑剩下的划肚继续碾压,直到全部挑出来为止。

划肚经碾压捋去外皮后即可使用。半子在捋去外皮后须再喷淋点水进行二次碾压方可使用。村里人将第一次碾压叫“碾皮皮”,第二次碾压叫“压皮皮”,以示区别。

碾好的皮子,需将苇鞘去掉才能使用,这一步当地叫“捋皮皮”。早先年,人们捋皮皮时都是就地取材,即挑两片宽点厚点的皮子用手扒去外皮作夹夹,然后两片皮合起来,根部捏在左手中,右手从两片皮中间将要捋的皮子稍抓住,逆向拉过,苇鞘即被捋去。

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人发明了竹夹夹,使用时比苇皮夹夹利落多了。再后来,人们又发明了铁夹夹,在半子破好后,先用铁夹夹将苇鞘去掉,然后再进行碾压,人们将这个过程叫作“打半子”。打过的半子可一次碾压成皮,省了一道工序,可节省一些时间。

皮皮捋过后,就可以编席了。一张席子从抖皮子开始到收边完成,大约需六道工序。抖皮子是第一道工序,一般需二人完成。先把一张苇席所需用的皮子墩齐平放,一个人在苇皮梢部抓住一把最高的然后使劲一扽,把低的抖出来,另一个人在根部把抖出来的整好,墩齐平放地下,再重复抖二次,一般抖三次,将其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以便编席子时分别利用。也有一部分人不抖,把一张席子所用的皮子平放于地上,根据已画好席子的轮廓,抽的一片一片的选用。这样编席子的场地需宽敞些。

第二道工序,叫踩皮子。即先把皮子一片稍一片根对调,将十几片皮横着踩在一只脚下,然后顺着皮子相应地一片一片往上编。三纹是挑三压三,二纹是挑二压二。席片是横四片,顺四片,挑二压二四片打十字,这四片上去就是席片的四个角。

踩好皮子后开始第三道工序打底儿,打底儿传统的方法是先席子的两个后角编起,然后量好尺寸往上编,编起两个后角就打好底儿了。这种打底法适应小场地,编一截往上拽一截。还有一种打法是先编中间,按席子尺寸长宽留下大纹叫打好底儿。

底儿完成以后继续上皮编心儿,这是第四道工序。两后角的底儿从前面左右往上编,中间的底儿是前后左右往上编。一直编到四个角大纹相见时,心儿就编好了。人手多的用留四个角的打底法编,人手少的常用第一种方法编。

心儿编好后留下大纹外的边叫“茬儿”,将“茬儿”交错编完叫“泛茬儿”。因为泛茬儿相对较为简单,当地上学的孩子,不能干重活的老人,地里劳动回来的男人都可以做。

编席子的最后一道工序收边,也叫扦席子。扦边得经过泡边、划边、曲边、扦边才能完成。席子编完后,要把它翻过来,里子朝上,边上洒上水,急扦时洒热水,不着急时洒晾水。席子边是七道纹,纤时先用尺子比住在四条边的中间纹中间,用垫匙用劲划一条线叫“划边”。然后按划的线将外侧的皮向里折回来,先包角再进行扦边。一般是两片两片纤,一边纤一边用垫匙把曲折的边捣扁,把相邻的两片皮子茬用垫匙刃剪齐后插进留的大纹中。插时先把垫匙头倒着插进去(因为垫匙前部是勺状)再把剪好的皮茬顺进垫匙凹槽中,再把垫匙抽出来。就这样一垫匙一垫匙地把四个边都扦好,一块结实而漂亮的席子就完工了 。


    关注 微晋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