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馏米,晋源的腊八节还有什么

 

农历腊月初八是传统的‘‘腊八节”,晋源地区民间百姓以江米和红小豆等做成腊八粥供献神灵、祖先,祭祀前将熬粥的米...







农历腊月初八是传统的‘‘腊八节”,晋源地区民间百姓以江米和红小豆等做成腊八粥,也有的用红枣和糯米做成馏米。做成后供献神灵、祖先,祭祀前将熬粥的米汤先往家门前、院落中撒泼 一些,意在敬天地祈福祛灾。进食腊八粥要在太阳出山之前,否则会得红眼病,故其粥又名“红眼粥”。腊八节这天,晋源民间还有以醋腌蒜之习,其醋酸辣相宜,名曰“腊八醋”。是日忌讳儿媳在娘家过节,有“娘家过个腊八, 婆家死个七八”之俗语。

馏米
馏米
腊八蒜
腊八节的来源,出自古代“腊祭”。中国自古重视农业,每当生产获得丰收时,古人便认为是天地万物诸神保佑的结果,要在岁终举行庆祝农业丰收的盛大报谢典礼,名曰“大蜡”。《礼记.郊特牲》记载说:‘‘蜡者也,索也, 岁十二月,合祭万物而索乡之也。”腊祭结束后,古人还要举行宴乡活动,用 新产的黍糜作粥,众人在一块聚餐,欢度佳节。最初的腊祭,也包括祭祀祖宗在内,后来就专以禽兽来祭祀祖先,分称为‘‘腊祭”。秦汉以后开始把夏历十二月称作“腊月”,并将蜡祭、腊祭合于一处进行,统称为‘‘腊祭”了。《风俗通》有载:“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曰蜡。蜡者,猎 也,田猎取兽祭祖先也。”古代腊月是大祭之月, 《礼记.郊特牲》云: “……岁十二月,合祭万物而飨之也……”《礼记.月令》说:“是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荆楚岁时记》更是直接写道:“十二月八日为蜡日。”腊八节就是这么来的,唐代诗人杜甫《腊日》诗有“……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句。



佛教自东汉传人中国后,借助喇嘛祭祀与食粥的民俗,进行布道。声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为了寻求人生之道,曾经历尽艰辛走遍名山大川,一日至尼连河,饿昏在地,遇一牧女送给她乳糜充饥,体力恢复后坐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为了纪念此事,佛僧每逢此日便以米加豆类、果物煮成粥供佛,名“腊八粥”。吴自牧縿梁录有载:“十二月八日,寺院之腊八。大刹等竺俱设五味粥”随着佛教的传播与信教人数的增多, 腊八节做腊八粥也逐渐传人民间,久而久之成为习俗。

晋源民间吃腊八粥有两种传说,一是前述释迦牟尼于腊月初八成道,二  是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低微,家境贫寒,幼年给财主放牛。有一天降大雨丢牛 一头,狠心的财主就把他关起来不让吃饭。朱元璋饿得发慌,从鼠洞中挖出 一些五谷杂粮,遂熬粥食之,其日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当皇帝后,想起这就下令全国于每天十二月初八喝腊八粥,腊八粥用江米为主料,加人红小豆、核桃仁等,以八种为吉祥。


    关注 微晋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