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陈小林︱我的农民父亲

 

《阳关文学》出品...







【编者按】英国谚语说:“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2016年父亲节已经远去,但我们对父亲的爱戴和感恩并没有远去。应广大文友的要求,本号以“歌颂父爱,向父亲献礼”为主题的征文活动继续进行。让我们用文字表达对父亲的爱戴和感恩,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向父亲献礼!

我的农民父亲
◎陈小林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我的父亲是一个农民,一个地地道道不折不扣的农民。

父亲是1951年出生的,属兔,今年已经65岁了。小时候父亲最喜欢跟我们姐妹聊家常了。下雨天不劳动的时候,他常常讲起自己小时候读书的故事。因为我的爷爷个子高大勤劳肯干,一个人做事顶两个人,爷爷把他存了十几年的帮人做工的钱买了一些田地,这下可好,遇上刚刚解放的时候,就是因为这些田地爷爷家被划了为富农,那时候的读书招工都是贫农子女优先,中农富农的子女没有任何机会,不仅如此,还要承受来自周围的嘲讽和无形的压力,眼见读书无望成绩不错的父亲便愤怒地选择了放弃。有一次,八九岁的他和农村的伙伴在玩耍,旁边就是大队部的屋子,有个“根正苗红”的贫农看见了,对父亲似笑非笑地说:“富农的子女在这里听壁角(打探消息)啊?!”那种鄙视嘲笑的目光一直留在父亲的内心深处。

轮到我读书的年纪了,父亲便说现在不讲什么成分了,你们碰上了好时候!要好好读书啊!为了激励我读书,父亲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前一年,我家谷子收成不好,交了学费买了打谷机之后,买化肥的钱硬是一分拿不出来了,春耕在即,父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没办法,他鼓起勇气去找他的亲戚。亲戚家一向家底富裕一些,哪知亲戚竟说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一百多元的化肥钱没有借到,还弄了一番难为情的脸红耳赤,这还是比较亲密的兄弟手足关系呢!父亲从心底里感到了深深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从那以后,我一想到这件小事就激励我克服困难努力向上,做一个让父亲骄傲的人一直是我在外打拼的梦想!



在父亲的故事里,他常常感叹生活太不容易了。因为父亲是单传,只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姐姐,父亲只生了我和姐姐,那时农村的计划生育政策特别严厉,超生的人家很多交不出罚款把家里的值钱东西都拿去抵押了。这就是说我们家只有父亲一个顶事的男劳力,家里有六七亩水田,做什么事父亲都缺了一个对头,比如说抬打谷机,人家都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那个两三百斤重的笨家伙量你是个大力士也是稳如泰山纹丝不动的,所以我们家只好跟别的缺乏劳力的人家合伙收割,也由于家里缺少劳力,我和姐姐在八九岁的时候就开始正式下田劳动了,并且是和大人一起出工一起劳作一起收工的。插秧的时候,大人每人插一条一米宽的秧道,八九岁的我也是一米多宽的秧道,如果没有插到田的尽头就连休息之处也是无处可寻的,因为人就在泥水汪汪一片的田中央啊!有时年幼的我在田中间插秧累了,看着头顶上明晃晃的炎炎烈日,我在内心里无比渴望的祷告:“老天爷,这田为什么这么狭长呢?太阳为什么这么大呢?”农村的水田里崎岖不平不说,还不时会遇到蚂蟥的骚扰,那个讨厌的家伙吸到你的皮肤上,你不使劲儿地扯,根本就甩它不掉呢!那个绿色的肉乎乎的吸盘鼓得圆圆的,不用说那是吸的人的血,别提多么恶心了!每到双抢季节,父亲就更加辛苦了,田野里的打谷机里打好了满满的一仓谷,父亲要用箩筐一担一担地挑回去,要是遇到可恶的风暴袭来谷子就要泡水发芽报废了。田间的小路弯弯曲曲窄窄小小,一下雨就更是泥泞不堪寸步难行了,父亲挑着一担沉甸甸的谷子,他手搭着扁担两头用力,他努力地站稳脚下迈开碎步在小路上小心翼翼地走着,一个来回两个来回三个来回……这个负重挑担的剪影永远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有一年,父亲在耕田里不小心把脚弄伤了,被一块锋利的瓦片割得很深,医生给包扎了一片厚厚的纱布,这个农忙季节看样子是不能下田了,我们家的顶梁柱没有了,六七亩的水田要收割要插秧怎么办呢?那一年我未满十岁吧?!我的姐姐大概十二岁,我们母女三人以两个人的代价跟别人去换工。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在打谷场上玩耍,或是做些做饭晒谷的轻松活儿,我和田间劳作的姐姐羡慕极了,换工意味着与大人一同出工一同收工更不能有半点优待。割稻时我们弯着腰,一直低头不停歇地割啊割啊!农村的每一块田地都是那样遥远漫长呢?割了一茬又一茬,望眼欲穿的我们一身大汗淋漓两脚泥泞不堪全身都是飞溅的泥巴印子,简直就是两个不用半点修饰的真实版泥人。



那一年我们家的宅基地涨大水,父亲琢磨着把木屋从低处移到高一些的地方,积了好几年的收成钱一下子用光了不说,还欠了一些外债,偏偏奶奶又在这时去世了,我们家的经济状况暗无天日一贫如洗,每天中午5毛钱的菜钱也是一件让我难以开口的事,没有钱交学费,父亲竟去借了吓人的高利贷钱,这让偏科的我更加焦虑不堪,要知道,这利滚利的钱用了要是考不上中专哪可怎么办啊?超负荷的压力之下我选择了弃学而去。

1995年,我和姐姐背起几件衣服来到了广东打工,我在工厂的流水线上一边上班,一边去学电脑,一边跃跃欲试地参加自学考试。在当时上万人的厂里,像我这样在高强度的劳动后坚持自学的人属于凤毛麟角,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比起农村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这些困难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我成长的岁月里,父亲从来没有给我讲过什么大道理,他只是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告诉了我一个准则:劳动,劳动,再劳动!说实在的,我有时都做怕了这些千篇一律大同小异没完没了的农活,但它锻炼了我不怕困难不怕吃苦的精神。我一路披荆斩棘拿到了专科和本科文凭,我在各家报纸上发表了一些文章,我调动了工种,我考过了当时媲美公务员的报关报检考试,我做回了自己喜欢的看书写字的工作,我在这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小城里安下了一个温馨美满的小家,如今我的儿子十岁了,他也已经在看一本本大部头的小说了。这一切我要感谢我的父亲,感谢他在20多年前赠送给我的礼物:劳动!劳动!踏踏实实地劳动!劳动才有收获的那一天。比起农村那些长年累月经久重复的艰苦劳动,读书工作还是一件轻松得多有趣得多的活儿呢!我曾经在我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我没有金钱与美貌的依靠,我只有我的一双手,我只有我的经历赋予我的纯朴和坚韧,它将使我长成一棵树,花有调谢的时候,而树却可以常青!”

感谢你,我的农民父亲!


作者父亲及儿子近照
(本文插图由作者提供,特此致谢)



【作者简介】






陈小林,1976年生,初中辍学,自考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本科文凭。自1998年起在《广东劳动报》,《南海日报》,《外来工》,《中国妇女报》,《江门文艺》,《常德日报》……发表文章数十篇,做过工人,仓管,报关员,现为作文老师定居珠海。

【刊名题字】李广志

【本刊主编】成永军


征文启事


为出版亲情散文集《父亲,母亲》,本刊特举办以“父亲”“母亲”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有意者请将文章定稿及个人简介(150字以内)、照片、插图等一并发来。

文章要求真情实感,字数在800-3000字之间。格式为每段开头顶格,宋体小四号字体。文章、插图、照片等均需用附件形式发送且小于5M。作者文责自负,请勿将其他微信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发来。稿酬为发表一月内读者赞赏总金额的50%(注:限于人力,赞赏总金额低于5元不发放稿酬),其余作为平台维护费用。作者请主动关注本平台并加主编微信ygk13893713797以便联系。

投稿邮箱:616860905@qq.com

《阳关文学》编辑部




    关注 阳关文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