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信我,你活该

 

罗胖很不以为然,甚至还略显鄙视地说,我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告诉你,完全一副“你丫傻逼,信我活该”的傲慢样子。...

一、罗胖又火了这两天,罗胖又火了。

可能这么说,已经不太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兴趣了。貌似罗胖自从创办《罗辑思维》以来,一直没有不火过。

但这次,罗胖火得不一样。

罗胖这次火,是因为一次演说和两个说法。





罗胖在黑马学院的创业课上,说了如上的话,瞬间引来一片骂声。

是的,不严格地说,我也是来“骂”罗胖的。

二、似乎不妥先抛开罗胖说的“三个坑”不说,就说关于卖房这个。

罗胖的这个说法,似乎不妥。说不妥,主要是说罗胖在叙述这件事的逻辑和态度。

从逻辑上来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时罗胖是在一期说互联网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节目中,说自己为了站到趋势里面去,已经把自己家的房子卖了,决定以后只租房生活。当时这个说法,是为了论证他关于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判断的。但是,现在罗胖话风一转,却从这个里面得出了一个“创业不要听别人说”的结论,逻辑上貌似很难说得过去。

从态度上来说,问题更大。可能很多人攻击的就是这一点。自己先卖了房,并以此来论证自己所谓关于未来发展的判断,然后,话留一半,自己转身就又把房子买了回来,就完全没跟大家说了。对此,罗胖很不以为然,甚至还略显鄙视地说,我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告诉你,完全一副“你丫傻逼,信我活该”的傲慢样子(我实在不愿意用“嘴脸”这个词)。

除了逻辑和态度,从公众人物言行的角度来说,罗胖说法似乎也不妥当。

罗胖作为自媒体第一人(罗胖自己不认可此说法),客观来说,算得上是颇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从罗胖在某期节目中说的“我这话一出去,估计回转寿司店生意得好”这句话来看,罗胖是知道自己在节目中说的话表达的观点,对看节目的用户来说,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之前大力“忽悠”(加引号的意思是可能客观上是忽悠)卖房适应未来社会的时候,作为公众人物,应当有责任考虑此话一出的可能影响。即算不这样,那后面自己又完全背离了自己公开的表达,是否也需要有所表述呢?

忽悠的时候,高调公开赚掌声,转身过去,瞬间翻转,好处自己得。这个行为,貌似跟文章公开给女儿起名“文爱马”,私下却马上出轨去爱了别人女儿,没有太大区别吧。

三、从脑残粉到逐渐离弃“我是罗胖的脑残粉”,我之前是这么跟不少人说过的。说完这句话后,我就顺手推荐朋友去看罗辑思维的节目。

我不怎么追星,在罗胖之前,也从来没有说自己是谁的脑残粉。我记得,在读研究生之前,我和一个朋友说起大学四年对自己思维影响最大的人,我说了两个,一个是曾仕强先生,一个罗胖。曾仕强先生告诉了我什么叫“反求诸己”,罗胖告诉了我要“站到趋势里面去。”

只是,我这个当时的“脑残粉”没有料到,后来我会逐渐远离罗辑思维。

关注罗辑思维,是一次偶然。大学期间,我经常上优酷网,有一次偶然间看到一个人说“逃离北上广”,自认为有些北京情结的我,点开看了视频,觉得说得很好,从那以后就开始追罗辑思维节目。第一季第二季,基本上每一期都追着看了,后来的每期基本也关注了一下,感兴趣的也看了。

到现在,在罗胖没有表现出“你丫傻逼,信我活该”的调性的之前很久,我已经不那么关注罗辑思维了。

语音,经常是好多天没听,偶尔记起来,想看看更了什么内容,也是直接回复“语音”看推送文章的;节目,经常是过了好久,才突然记起,“咦,更了好几期了,没事儿可以看看”;得到,自从知道看专栏远不如看书后,基本就不怎么看了,有时候积累了很多,看个标题,把觉得稍微有点儿料的发到分享群里。

从主观感觉来说,不管是听语音,还是看节目,或者是看得到专栏,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罗胖和罗辑思维,能给我带来的思维震撼,越来越少了,远远不如刚开始。可能这个也是我慢慢不那么关注罗辑思维的的根本原因吧。

四、被刷完的信任值回想起来,我从一个脑残粉变成一个冷静的用户,主要跟几次经历有关。

第一次是图书包。罗胖推荐五本书,之前不告诉书名,和其他东西放一块儿,做成一个图书包,直接定价499,限量推出几千套。

当时作为脑残粉而正好又赚了一笔钱的我,早上六点多起来正好赶上,就毫不犹豫地抢购了。图书包到手后,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不值。那是罗胖第一次在我这里刷掉信任值。

第二次是会员。罗辑思维总共进行了两次会员招募,会员费有两种,普通会员200元一年,铁杆会员1000块钱一年,并且不承诺会员任何回报,此外,还说只限量招十万会员,招满十万,决不再招。

第一次,直接限定只收微信支付用户的钱,这把当时用着诺基亚5800不能用微信支付的我着急得呀。等到第二年,我早早地准备好手机和钱,一开始招募,就马上交钱成为了会员。虽然我从心理来说,我是觉得自己看了那么久免费节目,不管怎么样,也需要给点钱,算是听课费,但是,自从成为会员后,除了送个牌子之外,没有任何后续的行为,也让我觉得这是罗胖在我这第二次刷掉信任值。

第三次是卖书。罗辑思维刚开始是以一个爱智求真的知识分享社群的形象示人的,客观来说,做得也很好。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整个节目就完全变成了自家小店的卖书广告。当然,抛除广告,只看节目,也还可以。但是从节目质量直线下降的事实来说,估计很难有人做到“你看视频就好呗,管它做不做广告”。

另外,可能也是对于一个人从所谓知识分子到商人本质变化的不适应,我好长时间,不能接受用一个小时视频内容做广告的变化。这一点直到罗胖在一次节目中大方(或者叫赤裸裸)承认自己就是个爱钱的商人,我才神奇地消除了心理障碍。但是,即算这样,我还是觉得罗胖第三次刷掉了信任值。

第四次是得到付费专栏。等到罗胖转型做所谓知识服务商,开发得到应用,推出订阅专栏的时候,基于此前没有完全被刷掉的信任值,我用真金白银投了几票。结果,所谓订阅专栏,超乎想象的烂。虽然有这个感受,可能跟我之前预期太高(以为订阅了专栏,思维就能有巨大提升)有关,也可能跟我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认知有所转变(信息输入还是需要系统化和逻辑化一些)有关,但是分享群里的多个专栏质量的反复验证,让我认识到,看所谓付费定于专栏,其实跟看朋友圈里分享的微信文章,没有什么区别,一样都是碎片化的东西,对所谓拓展思维,提升思维高度,没有任何作用,远不如看一本严肃的有逻辑系统化的书来得有用。罗胖再次刷掉了我的信任值,我宁愿舍弃沉没成本,也不再勤快地关注得到专栏。

罗胖在黑马学院,提到了自己入过的三个大坑,以我自己亲自长时间使用得到的体验来说,以得到为主要载体的所谓知识服务商,可能是罗胖入的第四个坑。我的基本判断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提升思维和判断能力,得到以现在的专栏质量,很难吸引到再次订阅者。时间一长,搞不好又会被总结成另一个坑。

 

四、并没有受害者思维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不就是一篇自认为是受害者的人写的一篇充满受害者思维的矫情文章吗?

如果让你们有这个感受,我很抱歉。我从头到尾,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受害者,我也没有所谓受害者思维,也不想给大家传递一种受害者情绪。

从所谓脑残粉到逐渐离弃,从逐渐建立起信任到慢慢刷掉信任值,我觉得,对于我来说,只是更理性一些了;而对于罗胖和罗辑思维而言,可能也只是少了一个客户(我还是用户,但用真金白银去支持的意愿大大降低了。)

从内心里来说,我现在还是非常感激也很敬佩罗胖的。

感激罗胖是因为,我没有办法否认,甚至也很乐于承认,之前听语音,看节目所感受到罗胖给我带来的思维震撼和冲击。罗胖的很多期节目和语音,都逐渐改变了我对于很多事物的认知,提升了我的思维,这是我发自内心感谢的。

敬佩罗胖是因为,真的很难有人有他的口头表达和节目架构能力,也很难有人像他那样每天坚持六十秒,更很难有人能公开表达自己真实的认知和观点。这三点无论拿出哪一点来,都是我敬佩的。

虽然我不习惯因人废言或者因言废人,但是,坦白说,我早已经不像之前那样,是罗胖的脑残粉了。

五、一个实用主义的应对

有朋友聊起罗胖说卖房买房的事儿,一个朋友说,没什么啊,能理解啊,这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他现在说出来,总比那些一直没有说出来的人要好。

我知道这个刚能把罗胖和锤子之间关系弄明白的朋友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我不认同。

不知道为什么,听这个朋友这么说的时候,我不经意地记起了郭德纲之前有次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个说法,你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就劝我大度和理解。

在我看来,既然罗胖都已经赤裸裸地表达了他“你丫傻X,信我活该”的态度,那么我们自己也要好好反思一下,之前为什么那么信他,然后再好好考虑,决定是否继续信他。

不过,可能我没有罗胖的魄力和调性,不敢像他那样,话先说一半,等到别人信了,再用一种“你丫傻逼,信我活该”的鄙视姿态说出另一半。所以,我还是先全部交代了吧:作为一个具有一定实用主义思维的人,即算我已不再那么信任罗胖,对他说的东西以后会持一种质疑态度,但坦白说,我会把信任和内容本身分开,看到罗胖说的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还是会去看的。

所以,请看完文章后,以为我既然说了不再那么信任罗胖,就意味着从此罗胖是路人的朋友,提前做个心理准备,以免下次看到我在看罗辑思维节目的时候,觉得也我也骗了大家。


    关注 丽睿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