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江后学”姚宋——新安画派系列(三)

 

姚宋(1648-?),字雨金,号梅野、 羽京、野梅、三中子、木石间人,三中道者。生于清顺治五年,歙县人,曾寓居芜湖。姚宋多才多艺,诗书画俱佳,绘画题材广泛;与吴豫杰同时有名,长于画石,而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兰竹,靡不精能。...

姚宋(1648—?),字雨金,号梅野、 羽京、野梅、三中子、木石间人,三中道者。生于清顺治五年,歙县人,曾寓居芜湖。姚宋多才多艺,诗书画俱佳,绘画题材广泛;与吴豫杰同时有名,长于画石,而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兰竹,靡不精能。指头画、木片画、西洋纸画,均得心应手。又能于瓜子上画十八罗汉,称绝技。山水仿云林,梅师靖江,亦能吟咏。


图1  天津博物馆藏


姚宋的山水传摹“渐江大师画学”,受渐江影响至深;虽然他也参学过两位画黄山的大师梅清和石涛的作品,也好游历故乡名山胜水,得造化之功,但他终生跳不出渐江的山水格局,因此他的山水画常常成为渐江画的翻版。已至大江南北所藏的许多“渐江真迹”往往是出自姚宋之手。黄宾虹在《黄山丹青志》中说姚宋临仿渐江的画“惟腴润之气,偶有不足,非巨眼人,莫能辨之己”,可见姚宋学渐江,真是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图2  册页之一


图3 册页之二
从图2的萝卜、水草,屎壳郎的绘画中,可以看出姚宋的书法功底非常的好,对于颜体的侧锋把握亦有心得,包括水岸边滩涂的淡淡渲染。类似水草的画法也风生水起,起收有致,部分叶面的燕尾高高翘起,说明姚宋在技法上是非常自信的。而图3树枝,竹石的几笔勾捺,这种小短皴线条的力度也很到位,无论是景深、墨色和树干的穿插;画面虽小,但处理得层次井然。三三两两的梅花点染,入微精细,梅梢上的两只喜鹊,自然寓意喜鹊登梅的古喻。这里想说的在那个年代,这种绘画静穆沉淀的古人气息,从何而来?今日的画家们又从何而去?人们的美盲更从何而逝?就不难理解杭州G20的那张牡丹图。



图4 册页之三


图5 册页之四
这个话题我想无非三点




  • 其一是思想境界的不同,源于读的书和看的世界,在人生的价值取向上有所不同,今天生活方式未必不好,但也不能说那个年代也就不对?这就会影响绘画表达思想上的差异,具体就会落实在画面上的再现,这是中国画最根本立题的主题思想。通俗说法:下笔之前,你想表达什么?怎么含蓄完美表达出来?


  • 其二绘画的环境不同,今天多数画家从素描西画开始进入,而后进入大学死硬的教材绘画,缺少对古意古趣的理解;也许有好的苗子,进了大学反而是坏事。可以说今日看似专业的画家们,事实学习上却是业余走错门道的。细数历代大家哪一个是学院出来的?不都是临古再临古,演变再演变。单从学国画来说,上不上美院都可以,重点是在带路的那个人。


  • 其三绘画的技法不同,中国画“以书入画”是根本,有句话“一个画家半个书法家”。看看建国后教育出来的画家们,有几个能写好书法的;这就说明在所有国画里,连最根本的线条问题都没有解决,还谈何绘画?一笔皴法,就能看出你线条起收的力度和掌握的分寸。书法是绘画的基石,没有书法的绘画,都是在描红画圈圈。


图6 册页之五


图7 册页之六
图6我们看几笔水口的线条,在加上杂树的线条,可以看出姚宋在笔法控制上非常到位,同时在山石大笔块的皴法渲染,也是翰墨淋漓,尤其一只绶带鸟点龙画睛之笔。图7两只鸳鸯也在昵语欢唱,这种瞬间动态的呼应描写,是需要生活观察的,非死下书本功夫能驾驭的。



图8 册页之七


图9 册页之八
这套册页我们会发现描写的都是局部中的生活小景,尺寸巨小,可表现出却是天地之间的趣事。着墨渲染不多、技法成熟老练,若置于书斋案上展玩,不失雅意。

张国标在《新安画派史论》附图中所附姚宋的一幅《山水图》与一幅《钟馗饮酒图》可以让我们看出姚宋在山水中取的是“静”格,而表现人物时,笔墨却放纵得许多;以姚宋的才力,应该能够在山水画上有所建树。但可能渐江当时在新安画坛的磁场实在太大了些,而姚宋因为绘画题材涉及太广,在山水画上也没有潜心钻研,因此终究只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模仿者而无独创。


图10 安徽博物院藏


图11 局部


图10为安徽博物院所藏,应为早年的笔法,所绘山水树干比较拙嫩一些,也有很多渐江的笔法所在。但在树干和山石的线条上,没有渐江大师那股冷逸寒峻的硬度,与记载上“以假乱真”的地步,还有一定的距离。

姚宋书法工行草,有董其昌秀劲清雅之风韵,而楷书有隶书气息。其诗也清新朴实,别有味道。黄宾虹曾记云:“余近见渐师所画水墨山水轴,题辛丑夏自广陵归,经杭州西湖净慈寺,为慧通上人作。姚羽京题其上,有诗云:沙鸥飞已尽,溪流声更清;茅草闲着处,几点林峰晴。癸酉腊月,时距渐师作画,已余三十余年,书法苍老,盖晚岁笔也”。


图12 保利2014春拍第5862号
图12作品尺寸27X418厘米,题识:乙丑十一月于野梅阁写,姚宋。钤印:三中道人、木石闲人,乙丑1685年所作,时年38岁;未能上手,不便于发挥鉴赏意见。描写的是徽州古道徽商繁华的商旅之行,全是细笔牛毛皴;这些古道有多条,至今犹存。且现均已旅游开发,是个不错的人文景观。最有名气的徽杭、箬岭等古道。

姚宋寓居芜湖时以画石著称一方,有这样一则轶闻,说姚宋与善画竹的吴豫杰有些不合,因为吴性格简傲,对姚宋一向漠视。一日芜湖某官商设宴招待两人,力邀两人合作一幅竹石图。姚宋提笔作石时,故意用反侧之势,使吴很难措笔。谁料吴持杯谈笑,对此毫不在意,酒酣之时,提笔蘸墨横飞,风驰雨骤,顷刻竹成,悉与石势称,而枝叶横斜,愈见奇致。这段轶闻似有“炫吴”之意,但也可见姚宋笔墨变化多端,技艺纯熟,能随情赋形。


图13 匡时2016春拍第2012号
图13款识:癸酉夏月于槖率旅次写,姚宋,尺寸39X14.5厘米;癸酉即1693年,姚宋时年46岁。上面的书法应该是后人装裱镶嵌的,非一张纸面。从画面的布局和细笔皴法来看,应该是件真迹。以10万的价格成交,应该说是个行家举牌,恭喜可贺!


图14 XX拍卖2013秋拍第058号
图14作品尺幅巨大,276X103厘米。因未能上手,从目前的画面来看,可能是那个年代稍晚些的时候新安画派路线的画家所为,有点渐江石涛的笔法,未必是姚宋所为,有后改挖添款的嫌疑;但不失为一幅好的作品。和安徽博物馆图10相比较,笔法上比较接近;如有缘分上手,便于更好的判断。


图15 XX拍卖2008秋拍第0399号
图14作品笔法散乱,全套册页一片浮躁之气,看来是临摹习惯了汪孔祁的笔法,但运用到了这本册页,失去了汪的静穆之气。且笔墨的渲染,也是拙气横流。

已知国内博物馆所藏姚宋作品如下,却很少拿出来展示,不能不说也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安徽省博物馆藏《三星图》,款书康熙庚寅(四十九年);又山水大画幅,书年丙申(康熙五十五年);又松竹石轴,款见“三中子”。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山水》十二开册,康熙戊辰(二十七年)作;《仿吴镇山水》四开册,康熙己巳(二十八年);《小景山水》十开册,康熙甲午(五十三年作),《山水》八开册,《山水人物》六开册,《仿各家山水》十二开册。上海博物馆藏《黄海松石图》轴,设色纸本,康熙丁亥(四十六年)作。《秋江渔隐图》轴,设色绢本。


图16 局部图(存疑)
因姚宋的作品稀少,流传于世的多数作品被后人们偷换为渐江大师的款识了;真正署名姚宋款识的作品,并不多见。我们整理雅昌拍卖数据也仅仅两三幅,能过眼的而已;且未能上手,不能随意判断真伪的,只能从绘画技法上来分析而已。类似姚宋这样新安画派的后学者很多,基本终生都未跳出新安四家的桎梏。说官话,可以说是悲哀;说行话,可以说是敬业。其实民国海派60家,又何尝不是呢?
竞答公布  第15期



有奖竞答图片

竞答题目:微信中标注“有奖竞答图片”的作者是谁?

[b]答       案:李东阳
备       注:竞答正确的前5名,我们将在下一期公众微信里公布,以示公证。(仅限添加“尚敷精舍”微信公众号的师友)

请以下三位老师添加微信号: 18351230208 领取红包



[/b]



联系我们
上海尚敷精舍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肇嘉浜路366号裕华大厦16 层E座
电话:021-64327385  18817230208  17717389007
邮编:200031  传真:021-64327385
邮箱:yrunhui@163.com



    关注 尚敷精舍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