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行文不能像酒后呕吐

 

写成的文章就像泼出去的水,没有读者的参与,永远不完整。...



1.许多文章为啥不好看?用一句话概括,是不会兜露心思。

2.“兜露”一词是方言,《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收录。兜,指做成兜形把东西拢住;露,指表现、呈现。兜露,强调会收会放,收要收往紧,露要露得巧。

3.打个譬喻,许多文章像酒后呕吐。要么哗啦一声,倾泻一地,让人看着难受;要么咔咔咔,想吐吐不出来,让人听着难受。

4.写个文章,为啥要兜露心思?如果不是堆材料,谁写文章没有中心思想?有中心思想,就得花心思、费思量,找到准确、到位、优美的表达,既不能重复别人,也不能重复自己。

5.主题是抽象的,而表达指向具体化和形象化。比如,照实说,“嫖客一天天少了”——这实话太难听。白居易换个说法:“门前冷落车马稀”。意思是一样的,为啥一个好一个不好?

6.“嫖客一天天少了”,像时下许多评论。一句话定性死了,看了标题,不想不再看导语;看了导语,不愿看分述。

7.“门前冷落车马稀”,像好的电影镜头。把抽象的说明换成具体描述,不评论,不定性,只说现象,有声有色,有画面感——至于为什么“车马稀”,读者不笨,不用引导就能想明白。

8.“引导”用得过多过滥,就成了真引导、铁引导、硬引导,效果反而不如预期好。

9.“硬引导”背后,还有一层意思,是对读者不放心、不信任、不尊重。既怕您想不到位,又怕您想多了——干脆,我把意思挑明了,揪着耳朵往里灌。

10.形象化、具体化、细节化,在表达中很重要,不用赘述。问题是,怎么选择细节,使传递的意思形象化、具体化呢?

11.“嫖客一天天少了”,而她,会不会茶饭无心、穿着随便?会不会懒梳头、不打扮?会不会“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选择这样的细节,不是不可以,而是没有代表性。

12.如果是丈夫出了远门,妻子思念丈夫,茶饭无心、懒梳头,倒是合乎情理。比如《诗经·国风·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晋曲《子夜歌》:“自从别欢来,奁器了不开。头乱不敢理,粉拂生黄衣。”

13.建安诗人徐干化用“自伯之东”,作诗:“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此后,无数诗人借“自君之出矣”,表达离情别绪。

南北朝刘裕:“自君之出矣,金翠闇无精。思君如日月,回还昼夜生。”

唐朝陈叔达:“自君之出矣,红颜转憔悴。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自君之出矣,明镜罢红妆。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

唐朝张九龄:“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宋代王安石:“自君之出矣,何其挂怀抱。孤坐屡穷辰,山木迹如扫。”

元代杨维桢:“自君之出矣,燕去复燕归。思君如荔带,日日抱君衣。”

明代马湘兰:“自君之出矣,怕听侍儿歌。歌入离人耳,青衫泪点多。”



14.不同的细节有不同的暗示,以点带面,以部分暗示全体。“全体”在哪里?在读者的想象中,由读者自觉去完成。写作,并不是把话说完、说满、说得滴水不漏,即使说了千言万语,也只算完成一部分。

15.写成的文章就像泼出去的水,没有读者的参与,永远不完整。怎么为读者参与预留空间?关键在于巧妙地兜露心思,不能一上来猛掀高潮,更不能满耳硬灌,而是层层铺垫、步步渲染,牵着读者的注意力向前走。

16.艾芜著《文学手册》,引述《旧约·创世纪》一个故事,亚伯拉罕听信妻子撒莱的话,驱逐了小妾夏甲和与夏甲生的儿子:亚伯拉罕清早起来,拿饼和一皮袋水,给了夏甲,搭在她肩上,把她和孩子一起送走。夏甲就走了,但她却在别是巴的旷野流浪。皮袋的水用完了,夏甲就把孩子放在一棵小树下,自己走开约有一箭之远,相对而坐,说:“我不忍心看见孩子死。”她就坐在对面,放声大哭。

17.这段文字,采用含蓄叙述和层层暗示的手法。首先,被驱逐时,夏甲没有放声大哭;其次,她走向旷野,没有回娘家或人多的地方;再次,水尽粮绝之前,她没有放声大哭;再次,水尽粮绝之后,她想到孩子要死了,与孩子相对而坐,才放声大哭。一句“放声大哭”,放对位置,才推着文气进入高潮。

18.行文,贵在有效地牵着读者的注意力一步步向前走,不能写着痛快,而读者无感。让读者移情,是行文的大事,也是难事。

本个其他原创,点开标题即可查看

429|如何重振白话文?

428|谀而不腻《千家赞》

427|小品病得不轻

政治不正确不能上春晚|摸思路420

摸思路418|咋说到位

摸思路416|不很准确

摸思路414|口语与不朽

摸思路408|立行不振

摸思路407|话语黑洞


    关注 领导讲话与批示研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