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战例7问题意识与谀奉如响

 

楚灵王三问,提出的是大中小三个问题,它们是并列关系,而不是递进关系;看似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却一次次漏掉了解决难题的真问题!揪住问题不放,一层层深入下去,抽丝剥茧,遇到难题别绕开,外不受幻像迷惑,内不受迷思干扰,再大的难题,都有解决的那一天。...





1.楚灵王很有问题意识,却被孔老夫子讽刺一番:“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左传·昭公十二年》)

2.这涉及乾溪答对,《左传》与《史记》的记载并不一致,成了公案。《左传》上说,是子革答楚灵王问;《史记》上说,是析父答楚灵王问。《史记评林》说,“灵王三与析父言,则谀奉如响”。

3.据清初学者牛运震《读史纠缪》分析,是《史记》错了。原因是《左传》“陈述应答,语语俱有隐刺”,而《史记》“于应对机锋处,多以删略”。这只是一种语言学分析,未必确凿。

4.不论是子革,还是析父,问话的主角都是楚灵王。楚灵王三问,非常有水平,体现了一位君王的雄才大略。可惜,得到的却是“谀奉如响”,使君王之问落空了。

5.第一问是“问鼎战略”:“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左传》)“今吾使使周求鼎以为分,其予我乎?”(《史记》)意思是,我派人去向周王求鼎,他给还是不给?

6.鼎是权力的象征,问鼎的实质是夺取霸权。楚灵王此次问鼎,发生在公元前530年,上承76年前的楚平王问鼎。可以说,从晋楚城濮之战到三家分晋、从战国七雄到秦并六国,在这四百多年历史中,“问鼎”一直是楚国的核心利益。

7.子革或析父是怎么应答“问鼎”问题的?一是分析历史原因,原来楚国地处偏远,很穷,只有桃木弓、棘枝箭可以进贡给周王室;二是分析与周王室的亲疏关系,齐、晋、鲁、卫与有血亲关系,而楚国没有;三是分析现实情形,今天,周王室和那四个国家都侍奉您,对您唯命是从。研判的结论是:周王肯定会给君王您哪!

8.一听到“唯命是从”,楚灵王心里高兴,疏漏了应答中的逻辑漏洞!问鼎容易,不给怎么?能硬抢吗?楚灵王没有沿着难题追问下去。

9.问鼎不光是技术活儿,还是一个德性问题。楚平王问鼎时,碰了一鼻子灰。他向周王的使者王孙满询问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统治国家,在德不在鼎。”楚庄王说:“你们不要倚仗九鼎了!楚国只要销销刀剑上的尖儿,就可以铸成九鼎。”王孙满说:“如果天子道德美好,鼎虽小,却重得移不动;如果天子道德败坏,鼎再重,也容易挪动。过去,周成王把九鼎安置在郏鄏,占卜说可以传世三十代,立国七百年,这是上天的意旨。如今周王室虽然衰微,但上天的意旨难以改变。鼎之轻重,休要再问!”

10.楚国君王立德,能否改变周王的天命?鬼知道呢。楚灵王不愿想把问鼎问题想下去,掉头去问“边界纠纷”的小问题:许国,有楚国远祖的旧居,一直被郑国霸占。现在我们索要,他们会给吗?”子革或析父应答:“会给!周王不吝惜九鼎,郑国岂敢吝惜田地?”

11.研判小问题,为什么陷入空谈境地?子革或析父的应答,把小问题的解决与否,又绕到大问题上,意思是,大问题解决了,小问题就不算问题——这样的教训很多,不敢直面小问题,怎么解决小问题?小解决不逐一解决,怎么渴望大问题解决?空谈者,在思维逻辑上有一个通病,总是是幻想上层设计,幻想小问题不是问题,于是面对小问题就不当回事儿,觉得太小,是小菜一碟,杀鸡焉用牛刀。天天活在幻想,小问题太多了,多到最后,账多不愁,虱多不痒。

12.第二个问题,涉及大问题与小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楚灵王也不愿想下去,又放过了。提出第三个问题,即“边防问题”:现在我们大力修筑陈、蔡、东不羹、西不羹四个城邑,兵赋都达到兵车一千辆,诸侯会怕我们吗?

13.面对第三个问题,子革或析父怎么回答,只能顺着楚灵王的意思走,说怕,怕得很呀。如果说别的,那不相当扫君王的兴吗?——回答几个问题,何必非惹上级不高兴?如果惹毛了,喊打喊杀,那不是作下属的缺心眼儿吗?

14.第三个问题的逻辑漏洞,在哪里呢?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从来不以兵强马壮、金城汤池论之!小国怕大国,只是怕而已,并不等于“唯命是从”。大国欺负小国,未必能心想事成,大国管控不好自己的内外矛盾,发动一场小规模战争,也可能引起连锁反映,反而使自己得不偿失甚至有覆国之危。

15.在《左传》上,子革应答楚灵王时,楚灵王因事离开一阵子,析父当场对子革“谄奉如响”进行责难:“您,是楚国有声望的人,现在和君王说话好象回声一样应和,国家将怎么办?”子革说:“我磨快言语的刀刃以待时机,君王出来,我的刀刃就将砍下去了。”这说明,子革对自己的“谄奉如响”是心知肚明的,旁观者析父也是心知肚明的,为什么楚灵王对“谄奉如响”没有感觉呢?这是个问题。

16.问题意识,是一个问题导向的问题,也是一个话语主导权的问题。提出问题,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不是揪住不放,应答者的兴趣,只能浮皮潦草地应付一阵儿,甚至,真正的难题会被丢到一边儿去,在实践中能解决到哪一步,就回答到哪一步,决不多说一句,决不给自己找麻烦。

17.《墨子》一书曾提到楚灵王好士细腰的故事:楚灵王喜欢细腰之人,臣下就一天只吃一顿饭节食,收着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着墙然后才站得起来。一年之后,上朝之臣无不饥瘦面黑。这是什么缘故呢?“君说之,故臣能之也”——意思是,只要君王喜欢的,臣下就能做到。

18.归纳一句,楚灵王三问,提出的是大中小三个问题,它们是并列关系,而不是递进关系;看似得到了满意答案,却一次次漏掉了解决难题的真问题!怎么才能把难题想下去、干下去呢?只有一条路径,揪住问题不放,一层层深入下去,抽丝剥茧,遇到难题别绕开,外不受幻像迷惑,内不受迷思干扰,再大的难题,都有解决的那一天。

19.补记一笔:楚灵王在争霸中,在北方修筑四座城邑,陈、蔡、东不羹、西不羹。其中,西不羹在老冠的老家——河南襄城,与陈、蔡、叶一起并称为楚国方城之外的四大别都。羹,作古地名时,发言为láng。战国时,不羹为城邑。至秦,襄城设县,不羹设亭,延续至东汉。

点击下方标题,可直接阅读

说战例6|伍子胥家族的直谏与后果

反腐启示录3|“雅贿”,到底在行贿中起什么作用?

反腐启示录2|跟贪官的“地主”怎么斗?

反腐启示录1|夫人的“手镯”如何变现?

领导者3|媒介套路,会激发出视听套路

领导者2|形象的底牌是“吃相”,千万别齐女两袒

领导者1|领导者媒介形象设计,难在哪儿?

摸思路381|由举报文化想到曹操

  • 老冠的私人公号,只发原创
  • 自媒体呼朋引伴,就怕失联
  • 小豆豆画的老冠,长按一下
  • 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关注 领导讲话与批示研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楚灵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