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思路381|由举报文化想到曹操

 

曹操三次颁布《求贤令》,确立唯才是举,一扫东汉选官依据德行、名节、门第等迂腐无用的标准,历史上是一大贡献。干得多的人,出错且致“污点”的机率更大;站着看的人,出错且致“污点”的机率很小;专门捣乱的人,反而谁也得罪不起。长此下去,谁还愿真干?...

    1241.一个不大不小的职员,位置较高,出口谨慎。一次参加聚会,一句闲话不说,只顾低头喝酒。结果还是被举报了。公示期间,一个考察对象被举报了:中午饮酒,一桌子人,两瓶酒喝了半酒,剩下一瓶半酒,别人塞到了他的后备厢。太具体了,如果是外人举报,谁能描绘得如此具体?

    1242.举报,依据的是一条“红线”,谁被举报,谁活该。从遵法守纪的角度说,守不住“红线”就是污点,只能自作自受。可是,从选人用人的角度说,举报文化不利于选出堪用之人。或许有人说,离了谁不行?把谁放在那个位置不都一样?这种观点否定了人与人的差异,甚至不承认谁比谁更“人才”,那也就无话可说了。

    1243.在历史上,太平日久,就会产生一种想法,想以德为先选人才。这本身没错,问题出在“德”上。考察德行,与考察文凭、经历、级别、出身相比,太难了。德行本身,也有小德、中德、大德之别,说清楚都不容易,查实就更难了。

    1244.以德为先,考察起来,往往会走一条捷径:看有没有“污点”?有,一票否决。“污点”指向过去,一路走来,没有“污点”,好,给你一块敲门砖。以后会不会有“污点”?谁也说不准。考察对过去负责,对未来只能以概率推算,这样的考察,意义有多大呢?

    1245.以考察“污点”为中心,进行一票否决,会不会变成“卡人”的手段?会不会与选拔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于是,大家很容易想到:干得多的人,出错且致“污点”的机率更大;站着看的人,出错且致“污点”的机率很小;专门捣乱的人,反而谁也得罪不起。长此下去,谁还愿真干?

    1246.优中选优,好上加好,这是理论上的汰劣机制。而现实中,经常听人议论汰优机制。从汰劣机制的设计和初衷出发,为什么会出现汰优的结果?这中间或许有许多苦衷和细节,无法一句话说明道破。

    1247.曹操三次颁布《求贤令》,确立唯才是举,一扫东汉选官依据德行、名节、门第等迂腐无用的标准,在历史上是一大贡献。唯才是举怎么举?不妨展卷思之:“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1248.郭预衡先生在《中国散文史》一书中称赞道:“像这样的政令文章,在战国以后,经过两汉几百年间,都不曾有过,两汉帝王也曾多次下过求贤的诏令,其中所说大都是先德而后才,没有讲‘唯才是举’的。更没有讲‘不忠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便‘勿有所遗’的。曹操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方面当时确实急需人才,迫不及待,用人不能求全责备;另一方面,东汉以来社会上所谓‘孝廉’、所谓‘仁孝’,早已是空;行其名,要用人才,必须打破传统,‘唯才是举’。不过曹操的‘唯才是举’主要是指那些为我所用之才;如果不为我用,即使是人才也未必举的。”曹操唯才是举,也是真举:“不念旧恶”,比如张绣;“各尽其才”,比如任峻;从实践中选才,比如郭嘉;能用度外人,比如刘备。

    1249.就选人标准而言,“德行”更容易掺水,而“才能”不容易做假。从人才成长上说,一个人把主要精力用于防备隔墙有耳,时刻防备身边人举报,他能做成什么事?一个人披坚执锐向前冲,还要时刻防备背后的冷箭,身边人的绊马锁,他怎么肯一心卖命?做成事得靠理性逻辑,多谋需要把握实情和规律,善断需要勇气和担当。四平八稳,以无“污点”为第一要务的人,他能做成什么事?

    1250.时代在变,人才观也在变。分工越来越细,任何人才都不可能是全才。人才所起到的作用,或许只是一颗本分、坚韧、勤勉的螺丝钉。哪颗螺丝钉坏了,都可以换掉,并且不用心疼。但是为了大机器的有效运转,一方面要及时查出哪些螺丝钉坏了,另一方面要查一查如何防止螺丝钉变坏。如果螺丝钉总处在风吹、日晒、雨淋、阴冷、潮湿的环境中,总是忙着换螺丝钉,而不改善环境,也不是个好办法。环境不改善,防护跟不上,螺丝钉变坏的机率就会增加,查看哪颗变坏的成本也会拉高——如果哪天查不出关键螺丝钉变坏、更换不及,会不会影响到大机器的运转?

(待续)




曹操题字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老冠的公号:摸思路】


    关注 领导讲话与批示研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