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壁垒OR思维壁垒

 

知识壁垒OR思维壁垒 周六上午去拜访小雨老师,求助关于竞赛学习的事。总觉得学习的进度可以再提快些,但是在竞赛...





知识壁垒OR思维壁垒

周六上午去拜访小雨老师,求助关于竞赛学习的事。

总觉得学习的进度可以再提快些,但是在竞赛学习上的方向感又不强,去听高一的课又听不明白,说明这之间存在着十分巨大的知识储备差距。看能不能与某些大佬们形成比较固定的求助关系,讲解一些未接触过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不过老师直言这需要自己去解决,按现在的进度慢慢来,算法这东西进化的实在太快,以前高大上的算法过几年就随大流了,即使把现成的算法都学明白了,能不能实际去解答是另外一回事,即看上去懂了,甚至会给低年级上课讲解了,但是临到比赛,能不能做出来却未必。所以看到那些来上课的高一大佬们被初三学弟逆袭也时有发生,懂的不一定会做。

而另一方面,即使真的把现在的算法搞得差不多了,但是新的算法呢,前无古人的算法还不是被人一个接一个脑洞大开地想出来,等着别人教才搞明白的人是永远无法自己去搞明白一个新东西的,这就是鱼和渔的区别。



于是想到,前者是知识壁垒,可以通过别人教来解决,但是通过别人教的永远是知识,知识可能就到你大脑里了,但是能不能用却是另外一回事,因为比知识壁垒更高的是思维壁垒,即自己真正消化并能理解应用,或者干脆就是自己苦思冥想出来的新方法。

而我们目前经常拘束在知识壁垒里,太死的称为书呆子,认真学的等着老师来“喂”,而不认真的被老师强制着“填”,至于自己去研究去“争”的却少之又少,而这部分其实就是在争取打破自己的思维壁垒。只要通过自己努力思考能吸收到的新知识,对于个人来讲,均是思维上的突破。

而我们称为的应试,一张试卷,那怕改了形式的其它考试形式,也还是在知识壁垒里,用是否掌握了这个知识来衡量。在这点上我们积累了恐怖的资源,书店一排一排的教辅书就是证据。因此才有高分低能之说,即有强劲的冲破知识壁垒的能力却无冲破思维壁垒的实力。

仅仅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当考试是书面并且可能准备时,其实就是在检测突破知识壁垒的能力,而一旦这考试是无法准备的,既需要检查人的思维壁垒时,这样的衡量才是体现实力价值的,因为这才是思维壁垒的检测。

看来好的教育,就是在冲击知识壁垒的同时,更冲击思维壁垒。而知识壁垒只是基础,思维壁垒才是关键。

这更需要自我教育。


    关注 思绪随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