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三点,就能为小朋友上好一堂课

 

精进专业技能,不负青春年华...



题图是园里小朋友用雪花片做的扫地机器人

广告:我想有块地——叶蓁蓁儿童之家新园园址确定

这是我自己十几年来学习实践后总结的经验,如果你觉得有用,转发朋友圈给你家孩子的老师看呗!也欢迎培训机构的讲座邀请。

1
我毕业于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对于如何上好一堂课是一直在琢磨的。事实上,如何上课这事儿,特别是2001年时的计算机专业,还真没有师傅来指导、手把手的来教,只能自己琢磨。

记得,大四时去一所大专学校应聘,面试后,学校划定范围要求再上一堂课。回校后开始备课,写出教案初稿,再反复调整教学顺序、选择类比例子、画演示图……花了整整一周时间。到如今,那次应聘经历依然是我自信有教学能力的一堂课。当然,羞愧的是,我没能在之后的教学生涯中,每次上课都像这次一样,反复的打磨,也使自己浪费了一辈子(7年就是一辈子嘛!)的时间。

优秀的老师,是反复刻意练习【全方位认真地备课、上课】的结果,这样的老师,可能10分钟就能讲明白一堂课内容,而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掌握他想要传达的知识点;而一般的老师,则可能是花一节课把学生脑子搅成了浆糊。

自诩是个喜欢偷懒的人,就希望能花最少的口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到浙江工作的第二个寒假前,主管教委要求下属学校老师写论文。我也交了一篇,主要内容是介绍自己如何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进程调整教学顺序,居然还得了奖,这奖使得我成为当时学校第一批配备笔记本电脑的老师。

当时的文笔、想法应该都很稚嫩,居然能获奖,这大出我意料。现在回头想,可能真不是每个老师都会去琢磨如何教学的!

好吧,啰嗦了那么多,进入正题。
2
第一式:目标精确,不混乱;语言精炼、准确;只示范正确的方法。

这一条做的好,使孩子们有强烈的学习欲望,能专注、投入的参与课堂活动。

比如,一堂带孩子们画土豆的美术课。你的目标是引导孩子们观察土豆特点,将之与其他类似东西进行区别,并画出来。那么,你进入教室前,神神秘秘的将土豆藏起来,让小朋友们猜你今天带了什么,就是个大败笔,这样做会将小朋友们引向极度兴奋的不可预知方向。

你要做的是设计一个故事或游戏,在这个故事或游戏中,直接将土豆亮出来,且表明这是个土豆,不是别的什么东西。然后引导小朋友们从外观、味道、触感等全方位观察土豆,讨论它的特点,和别的类似东西的异同,最后水到渠成的,小朋友们画出土豆——不止画出它的形状,还可能画出他的味道、触感……

这是目标精确,不带偏方向,为了这个目标,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课程的引入甚至全阶段。

再举个例子来说明语言要精炼、准确。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直接展示实物、演示动作过程比抽象的语言更有效,所以,要准备教具,尽可能少说无关的话。

比如教孩子们认识圆形,老师准备一个圆形实物,展示给孩子,只需要说:“这是圆形。” 万不可多罗嗦,加一些个人经验与感觉类的语言。比如,你们看他像不像个大饼啊,他边上的线是弯弯的啊这类似的无用废话。其一,说的多,表达容易出错,不精确;其二,扰乱孩子的注意力——他不知道你说那么多到底想要他注意什么。

去年的时候,在网上参与过一次学习英语发音的课,那个老师懂得是多,但是扯的太乱。讲一个音,他会花上90%的时间,先扯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是怎么发音的,为什么会这样发音,那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是怎么发音的,为什么会那样发音,最主要的错误方式有哪些。最后才用10%的时间讲正确的发音、嘴型变化,舌位变化什么的。听他的课,你会惊叹,哇,这老师懂的真多,可是,课听过后,你脑子里一片乱七八遭,根本忘了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错误的。这样的上课方式,除了教师炫自己的博学多才,对学生无任何帮助。

其实他只需纯粹的讲解如何正确发音,若是利用自己的博学,再准备些有趣的典故帮助学生记忆,这课,只需花原来20%的时间,便可达到完美。

再比如,教孩子们如何请求他人帮助,上课时,成人只需设计多个类别的场景,示范正确的表达方式:“请**帮我做(递、拿)***”,如果在课堂上演示哼哼、抢夺等错误的表达方式就是画蛇添足,是扰乱小朋友心智的做法。
3
第二式:找到所教授技能的关键点

这一条做的好,孩子能快速高效的掌握所教内容,然后被这种成功体验激励着,学习是一件根本停不下来的事儿。

教孩子们用筷子,握笔,弹琴,打球、画画、搭建积木……都是一种技能的教授,都有技术关键点。老师需要用心找到这个关键点。

教师首先需要自己掌握这项技术(比如弹琴),或反复操作过(比如握笔写字),才能在看到小朋友练习时的技术难点,进而准确指导,帮助孩子突破瓶颈取得成功体验。

举例:教小朋友用筷子。

仔细观察体会,你会发现用筷子这个技能有三个关键点:

一、下面那根筷子有三个受力点,如上图中标识,1虎口,2大拇指指节处,3无名指指尖指节处。这根筷子是架在1和3两点间,用2压住,也就是说,点2和点1、3的用力方向是相反的。这是固定住下面那根筷子的关键点。


二、下面那根筷子基本固定不动,处于静止状态。

三、上面那根筷子由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控制。这三个手指控制上面的那根筷子张开、夹紧,最终实现食物的夹取、运送。

老师掌握了这三个关键点,在指导孩子的时候,会精确、高效,使孩子快速准确的掌握筷子的使用方法。

看到这儿的老师或家长,有兴趣的话可以试试指导孩子握笔。

第三式:对小朋友们真心感兴趣,描述行为表达关注。

所有的教育问题都是关系问题,这一条做的好,使学生信任,尊敬老师,乐意、乐于加入老师的学习活动。

这一条已经写了好几篇,仍旧拿学习用筷子说吧,当孩子做到三个关键点中的某一个,你可以适时的加一句:“你己经固定好下面那根筷子;上面那根筷子你能灵活控制了……”这样具体的描述,而不是泛泛的一句“好棒!”,“筷子用的真好!”或者“你真聪明,这么快就学会了!”

相关文章:不要再夸孩子“真聪明”和“真棒”了!

社会性发展(3)——语言交流技巧之行为反应

一时也想不起更多的例子,如果大家还有具体的问题不知如何应对,给我留言吧,我再根据留言来具体的写一篇。


    关注 叶蓁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