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心理学》:不战而屈人之兵——在觥筹交错间看透对方

 

------不战而屈人之兵——在觥筹交错间看透对方------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环顾四周,没有硝烟的战争无处不在。

不止商场,情场、交际场,处处都似战场。表面上,我们看不到刀枪相接,也看不见尸横遍野,但是暗地里,大家却针锋相对、斗智斗勇,要拼个你死我活。一般来说,大家是不会选择与对手正面交锋的,这样既伤和气,又伤感情,闹不好还会两败俱伤。聪明的人,肯定换一种温和的方式来处理矛盾,同样的事情,换一种场合,就会有很大的转机。很多时候,谈判桌上拿不下来的事,到了酒桌上,就能轻松搞定,只要你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就能够在觥筹交错之际看透对方,从而掌握主动,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神奇效果。

在饭局上,你可以单纯,但不能天真。你千万不要以为,对峙的双方坐到了饭局上,就可以握手言和,一了百了。不要被饭局上的温馨气氛所迷惑,饭局永远是一个局,在温情的掩盖下,它会变成你们的第二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两军的装备更加精良,堡垒更加隐蔽,对决的方式更加特别,风平浪静不过是表面现象,重重杀机都在幕后等着你呢!一个不小心,照样会让你马失前蹄、丢盔卸甲!

当然,我上面的话说得有点重了,事实上我们没必要因此吓破了胆,因为惧怕鸿门宴,从此就闭门不出,从社交圈绝迹。要知道,挑战和机遇永远是相当的,挑战越多,机会越多,你如果犹豫不前,就等于白白放走了到手的鸭子。不要害怕对手的狡猾,你完全可以变得比他更狡猾。到了饭局上,我们要比平时更机警,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对方的只言片语中,摸清他的真实意图;从他的举手投足间,猜出他的下一步举动。如此这般,几个回合下来,你就可以把他的基本情况摸透,接下来,他就会成为你的一颗棋子,任你摆布了。

我的一个朋友程亮,在一家知名的软件公司工作,负责编程方面的技术。最近,公司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项目,公司几次三番地要求大家严守秘密,不得向外人泄露有关这个项目的任何信息。一次下班的时候,程亮被同事小曹喊过去一起吃饭,下了车才发现,已经有一位陌生人等在那里了。小曹介绍说,这位是自己的同乡,也是大学同学。程亮马上和人家客气几句,于是入了座。菜上齐了,大家开始边吃边谈,一会儿说到NBA,一会说到英超联赛,饭桌上的气氛轻松亲切,众人的情绪一时高涨起来。

后来,小曹的老乡开始不断地向程亮劝酒,嘴上还不停地说着仰慕的话。他先是说:“程哥,听小曹说,你的技术在公司是一流的,是个人才!”然后又问:“程哥,像你这样的,月薪少说也得五万吧?”程亮赶紧说:“哪里,哪里,不可能挣到那么多。”那人接着说:“哥,别谦虚啦,月薪高是一种身份,怎么还不好意思说呢?”程亮赶紧解释,自己确实挣不到那么多。小曹叹了口气,说:“现在软件行业里,缺的就是你这样的开发型人才,像我们这样半瓶子醋,没人稀罕!”这个时候,那人显得有些不平,说:“我什么都不懂,每个月还挣个一万来块呢,像程哥这样的,怎么会挣不到五万?太不公平了!”然后,小曹和那人又开始唉声叹气,一齐为程亮鸣不平。

经他们这样一说,程亮也开始觉得自己有点屈才了,在公司里,自己一个人顶三个人干,每天加班熬夜,月薪才那么一点点。程亮越想越冤屈,于是接连喝了几杯闷酒。这时候小曹举起杯来,说:“同是天涯沦落人,来,干一个!”那人对小曹说:“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曹哥,你到我们公司来吧,待遇比现在高多了!”小曹似有所动,于是转回头跟程亮商量:“程哥,你真的就不想着吃点肥肉?”程亮叹口气,说:“怎么不想?可是到哪去找肥肉?”小曹说:“眼前就有现成的肥肉呀!你有没有想过跳槽的事儿?”

听到这句话,程亮打了个机灵,酒醒了一大半儿。他借着倒酒的机会,偷偷瞄了一眼对面,发现小曹正在和那人对眼色,程亮马上惊觉到,这是一个局,小曹和那个人设好了圈套,只等着他跳进来。当时言谈未深,程亮一时还猜不出他们的真实意图,所以只好继续借酒装糊涂,一面密切注意他们的下一步举动。

接下来,小曹和那个人的用意越来越明显了,他们借薪水低这个托辞,屡次试探程亮的口风,追问他想不想跳槽。程亮这时候看上去醉意朦胧,其实内心里高度警觉,你问,我不答,你劝,我就喝,就是要看看你的葫芦里装的什么药。最后,经过几番推杯换盏,程亮终于搞清了小曹他们的用意。

原来,小曹早就不想在这个公司干了,他早已经找好了去处。他们得知程亮目前负责着一个重要的开发项目,就一心要把他挖过来,让这个公司陷入被动之中,然后借机搞垮它。在他们这一行,有一个不成文的行业规矩,如果你半路跳槽或是泄露了公司机密,就会声名尽毁,以后走到哪儿都会被人唾弃。程亮得知他们的意图,他心里打定了主意,绝对不会半路跳槽。于是,他借着三分醉意,说了一番“醉话”。

程亮说,这个公司的老总待自己不薄,当年自己刚毕业,要经验没经验,要技术没技术,是老总一手栽培了他,使他成为了公司的骨干。这次,老总把这么重要的项目交给自己去做,是因为他看得起自己,所以,自己一定把这个项目做好,干出点成绩来。最后,程亮神秘兮兮地告诉小曹说:“我现在薪水不高,这不假,但是老总说了,公司马上就要上市,到时候,所有的老员工都会有股份奖励,你想想看,是现在的薪水重要,还是以后持股划算?”一句话,说得小曹目瞪口呆。

孙子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自己不伤毫发,却能退敌于千里之外,这才是兵法中的上上策。在饭局中,圈套和陷阱一点不比战场上少,只要你有足够的智谋,同样也可以在不动声色之中摸清对方的底细并战而胜之。

要想在饭局中保全自己,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酒桌上不宜过早地暴露自己的实力。

第二,开局之后,沉默和观望强过自我表现。

第三,综观全局,分清主次,看透饭局的门道最重要。

第四,自己的话,说半句,留半句;别人的话,听半句,猜半句。

第五,每杯酒都有各自的含义,就看你能不能读懂它。

第六,在摸清对方的意图之前,不喝糊涂酒。

第七,酒后的话,并不都是醉话,越是大白话,越是要细加琢磨。

第八,在推杯换盏中,揭开座中人的面纱。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729789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饭局------

凡事都有个由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所有的爱恨,都有它各自的源头。同样的,在社交的圈子里,也没有无缘无故的饭局,大到十数人参加的宴会,小到两三个人的小聚,每个饭局都有它的举办理由。

饭局的组织者不是为了花钱买乐子,更不是一时兴起把大家招呼起来,每场饭局事先都有周密的计划和安排,为了一场饭局,有的人甚至提前数日就开始张罗了。如果你认为你赶的饭局是没来由的,那只能说明你吃了一顿糊涂饭。

饭局不是心血来潮的产物,它是人们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一般来说,饭局的起因大致是这样的:我想要办一件事,可是,办这件事需要求助于某些人,为了和这些人更好地联络,我需要安排一个饭局。接下来,就是关于饭局的策划了,如选哪家餐厅,订什么样的饭菜标准,等等。之后是确定人选,要求他办事的这个人,肯定是首选的上宾,其他的陪席人员,也需要一一敲定。至于饭局上需要怎样寒暄,怎样试探,怎样切入正题,怎样拍板定论,也是要经过一番策划的。等到以上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下一步才是打电话或是下帖子约客人,定时间。一场饭局不过三两个小时,但是饭局的主人,却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筹备它,目的就是要把饭局搞得人人满意,以此来促成自己要办的事。

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主人的一番深意,做客人的不可不明白,吃了人家的,喝了人家的,就得帮人家的忙才好,不能厚着脸皮当食客,光吃不练。有时候,主人提出的要求不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会让你骑虎难下,左右为难。这时候,你会悔不当初,懊恼非常。是啊,如果事先有所警觉,用心地分析一下这个饭局的用意,就不会有这样的尴尬了。

小孙在下班之前,接到同学小田的电话,说是晚上有个饭局,请他务必去。小孙以为是同学聚会呢,下了班就匆匆忙忙赶过去,到了之后才发现,座中人几乎都是陌生人,只有一个是自己的老乡,在房管所工作的老许。

因为小孙来得比较晚,小田把客人向他一一介绍,小孙这才知道,小田请的都是房管所的人。小孙对此没有多想,以为吃饭就是吃饭,他觉得自己迟到了,所以一上来就自罚三杯,然后又向大家转着圈敬酒,没多大会儿就半瓶白酒下肚了。席间,小田频频向他使眼色,小孙误以为小田要让自己当好陪酒,所以喝得格外卖力,没多久又放翻了两个。

小田殷勤地对老许说:“许主任,我和小孙是老同学了,你又是他的同乡,以后我们就是朋友了……”小田这边还没说完,小孙就打断他,抢着对老许说:“大哥,听说你在老家养了一条藏獒,现在长得怎样了?”老许最爱的就是养狗,听小孙这么一问,老许当即打开了话匣子,他从那条狗刚抱回家的时候开始说起,他是怎么养的,每天喂什么,打过什么疫苗,平时怎么训练的,一直说到现在狗的体重多少,毛色怎样,如何威猛……老许滔滔不绝地说啊说,一直说到了九点半,饭菜都凉了,小田硬是找不到插嘴的机会。最后,老许的电话响了,是老婆催他回家的电话,大家也都喝得差不多了,于是散席,各自回家。

客人走了之后,小田把小孙骂了个狗血喷头,骂小孙没眼色、不识相,把他辛辛苦苦布的局全给搅了。原来,小田去年买了一套二手房,办过户的时候,手续上有些问题,现在房子买卖合同签了快一年了,手续还没有办清。小田等不及了,就想请老许帮个忙,早点把房子过了户。今天小田请老许和房管所的人,就是为了这个事儿,小田把小孙叫来,也是因为小孙和老许是老乡,大家喝起酒来好攀关系,结果呢,小孙稀里糊涂地喧宾夺主,把事情给搅黄了,小田白白花了酒钱,什么事也没办成。

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饭局,一旦你参加了进去,吃了人家的饭,就必须得还人家的人情,只做一个白吃白喝的食客,首先情面上就过不去。如果你不想平白无故地吃人家的饭,就要事先做到心中有数。接到请柬之后,先不急着去,要分析一下因果,权衡一下得失,然后再确定这顿饭可不可以吃,怎么个吃法。

每场饭局都有一定的名头,不然会显得名不正言不顺。饭局的组织者心情越迫切,你越需要小心,因为这很可能是一个套子。酒宴的标准越高,套得就越紧;你喝得越投入,陷得就越深。不管他是打着什么样的旗号,你都需要打听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比如说,这顿饭是由谁发起的?他为什么要请客?目的是要办什么事?请的都有谁?这些人什么来历,背景如何?要请的主客是谁?以上这些问题,都是赴饭局之前必须掌握的,熟悉了它,你就会做到成竹在胸,在饭局中才可以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729789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健康心理小说 《舌尖上的心理学》

作者:张兵
小说现有字数:15万字
最后更新于:2016年12月21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舌尖上的心理学”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d729789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