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地理栏目第五期·上

 

《西方地理学“情感转向”与情感地理学研究述评》论文读后感想...

  论 文  
    《西方地理学“情感转向”与情感地理学研究述评》
荐读理由
这篇文献仔细读来,感觉受益颇多。首先,文献脉络清晰明了,读来没有什么障碍,比较适合现在仍处在专业入门阶段的我们。文字的分析和阐述十分简明易懂却又不失内涵,让我们能够很好地理解文章中想要向我们受众说明的知识框架。同时,我觉得我们地理人应该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胸怀和眼界。这篇文章是基于对249篇情感地理学的期刊论文以及相关著作进行的分析, 梳理了情感地理学相关的研究议题, 以期促进国内人文地理学对情感问题的关注。这也正正体现了学术兴国的理念,很让我欣赏。也希望大家认真阅读这篇文献,能够从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论文逻辑梳理
地理学长期受理性思维主导
情感在地理学研究中常处于边缘地位
随着西方学界对情感研究的热情高涨
地理学开始关注情感对空间与社会的塑造
西方地理学发生“情感转向”
情感地理学得到长足发展
通过对249篇情感地理学文献的研究梳理
促进国内人文地理学界对此的关注,为情感地理学在国内学界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氛围和学术环境
精华摘选
一、引言
开门见山,说明情感的重要性。“情感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影响着人对过去、现在和未来认知的方式”。

接着,说到近期西方人文和社会学科对情感的研究热情持续高涨。“情感”涉及多方面,是有着巨大研究价值和潜力的跨学科。同时,作为西方地理学界的新兴学科,情感地理学整体仍处在初期发展阶段。

本文主要对西方地理学的“情感转向”以及情感地理的研究议题进行系统地回顾与梳理,来丰富和完善国内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研究视野和方法。
二、西方地理学 “情感转向”
1、身体、 具象化与女性主义地理学


身体作为情感发生最紧密的空间尺度,使情感在身体和具象化研究中得到重视。尤其在慢性病和残疾人地理与精神问题地理领域的身体和具象化研究中,情感在特定环境和地方的呈现与表征得到了关注。
   如
Dyck研究了硬化症女性对工作场所赋予其残疾人形象时所产生的压抑感和排斥感
Moss则以自身的脑脊髓炎经历为例,阐述了在工作场所受到的过度同情与轻视时的情感混乱状态
 2、人本主义地理学


受现象学与存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1970年代人文地学界开始了对客观性、理性与逻辑实证主义的反思。以段义孚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地理学的兴起,人对地方与空间的体验与感觉得到了地理学家的广泛关注。

Rowles关于老年人空间体验的
研究 
Tuan对恐惧景观的分析 


3、非表征理论与精神分析方法


文化地理学也关注具象化的情感,并提倡关注超越言语的表征方式,即非表征。非表征理论认为,无论是文本、言语还是视觉都不能作为情感的表征方式。

Dews-bury认为“目击”生产了“缺乏沉思的认知”
Lorimer认为在地理学研究中,被调查者的言语往往会与其所为背道而驰,情感表演由于难以通过言语来捕捉,所以非表征理论更倾向于人的实践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并运用抽象的哲学语言去解释这些行为。
三、 西方情感地理学主要研究议题


1、文献概况


在Science Direct、Sage Publications、EBSCO和Wiley Inter Science四大外文数据库分别在篇名、关键词和摘要中输入以下三个词条进行联合检索。
“emotional geographies” 
 “affectual geographies”
“affective geography”


近几年情感地理学论文发表每年保持在 25 篇以上 ,并呈不断上升趋势,充分表明展示出地理学 “ 情 感 转 向 ”的发展。

根据对文献研究议题的分析,主要聚焦的话题
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
地方与归属感
亲密空间、政治、教育
种族与少数人群


研究主题的广泛性表明了情感问题作为一个跨越自然和人文的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


2、 研究议题分析
 情感、 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


海平面向图瓦卢最后一寸土地逼近,家园的失落给图瓦卢居民带来的绝望和流离失所之感深深触动地理学家的神经,学界已经意识到环境和气候变化给人类的影响已经蔓延到了情感领域。情感地理学则注重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人类情感对生态和气候变化的响应。
亲密空间(intimate Spaces)
亲密性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话题。从心理学的内部心智研究、跨文化研究中人际距离学到人类学的亲属结构都吸引了学者的研究目光。而地理学则着眼于人类日常生活中亲密空间和情感空间的研究。情感地理学对亲密空间的关注也延续着人类学民族志方法中关于“如何进入他者文化”的话题。事实上,亲密性即是情感距离的相互关系,也认识他者和感受他者存在感的过程。
政治与情感地理
情感地理学对政治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在政治和地理的语境下探讨行动主义(activism) 、抵抗(resistance)与情感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通过不同的空间尺度实现其生产与再生产;城市与公共空间下特定情感与政治行动的关系,其中恐惧感尤为引人注意。
 教育与情感地理
Hargreaves提出了“在情感的亲密性和距离实现情感理解”的理论框架,从社会文化地理、道德地理、专业地理、政治地理和自然地理五个维度组建起了教师的情感地理。近期,情感的社会—文化空间分析也逐渐融入到教育地理学的研究中,主要表现在对情感如何在学校与教室的微观地理空间中运作的关注。
 地方与归属感 
情感地理学仍然延续着人本主义地理学对地方的关注。而地方作为承载人的社会关系和经历的社会文化空间,蕴含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如用于表征人地情感联系的恋地情结(topophilia) 、地方感 和地方依恋等术语。近期地理学对归属感的研究兴趣不断提升。
种族与情感地理 
种族作为一种“流动的符号” ,如何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下实现物质化,而情感在其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是种族研究中常常被忽略的问题。
 特殊人群与情感地理
出于对道德伦理和社会公正的追求,地理学家对同性恋、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吸毒者和难民等特殊社会群体在日常社会空间被排斥和边缘化的现象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而情感作为伦理关怀的重要方面在特殊群体研究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
四、结论与讨论
地理学似乎患有严重的情感表达障碍,而且地理学一直也处在担心失去理性原则而不能得到客观的、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论而失去自身价值的焦虑中  。情感研究在人文地理学领域的边缘化实际上体现了不平等的知识生产政治的一部分。

情感地理学作为国际上较为前沿的研究领域,在国内文献中仅见于邵培仁等在媒介地理学中的介绍。此外,2013年7月在华南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国地理学会‘社会文化地理’国际高级研修班”会议上,朱竑也曾简短地阐释了情感地理学在西方的发展脉络和今后国内可能开展的研究方向。事实上,国内地理学对地方依恋、地方感和地方认同问题的研究已开始涌现并初步关注到了人与特定地方的情感联系,但对情感的空间性和社会性问题仍需更加深入和理论化的研究。值得指出的是,情感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却有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历史渊源和哲学基础。与西方哲学将情感与理性对立起来的二元论哲学以及视情感为纯粹私人的、主观的和非理性的情感主义伦理学相比较,中国儒家哲学则重视情感的共同性、普遍性,并主张情感与理性的统一 。国内情感地理学的研究应扎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土壤中

未来情感地理学的研究应立足于中国的背景,着重分析情感如何在社会、经济、政治甚至权力过程中参与到社会空间的建构,例如城乡、国际和工程移民等情感空间的重构、情感与居住和生态环境、城市边缘群体的情感体验、情感在社会空间中的消费和管制以及情感的文化政治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总之,情感作为构成人类生活世界的一个重要维度应受到地理学的重视,从而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推送内涉及学术的内容均来源于论文《西方地理学“情感转向”与情感地理学研究述评》

图片多数来自于搜狗图片,部分来自论文截图

初步解释权归推送作者所有

图文编辑

林琳

15级地理科学类



点击下面跳转原文~      访问密码 cf7b


    关注 华师地科2015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