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想起》:2.青春如歌离情如歌

 

------2.青春如歌离情如歌------

(一)

最后几门课的成绩陆续公布,毕业纪念册在男生女生宿舍里流水线般地传递,到处可以看见手提各式各样纸箱整装待发的同学,校门前张贴着花花绿绿的海报,预告着各系毕业晚会的消息,一切都明白无误地昭示着分别。最伤情的莫过于中文系的海报,只是一句“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便使整个校园笼罩上浓浓的离情别意。

谁都害怕那个日子的到来,谁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儿。以往一心想从繁忙的功课里早些解脱的少男少女们此时又都害怕时光的飞逝了。“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此时,没有比这样的词句更能真切地表达我们的心情了。入学报到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好像我们刚刚荡舟在玄武湖的绿波上,我们刚刚一起登上紫金山巅,怎么转瞬就到了分手的时节?此时,多么希望时光的列车能够驶回昨天,驶向拥满了大一新生的南京火车站!

(二)

一身布衣,几件简单的行囊,我站在火车站,不安地寻找着大学的接站牌。周围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有许多与我一样装扮的少男少女。我便猜想,这里面谁会是我的同学?谁又会和我一个宿舍?心里充满了激动和好奇。

我们就是这样相逢的。从那一天起,我们便由岁月牵手,结下了一生都不会更改的情缘。

我们排行,我们称兄道弟,我们以相互叫绰号为乐;我们合买饭菜,我们分吃零食,我们热情伸出援助之手;我们一起在走廊里练哑铃,我们比胸肌的大小,我们为体育课合格每天清晨一起跑向凛冽的寒风;夜深时,我们谈理想谈功课一直以谈到女生告终。

正是“理解万岁”盛行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把相互理解看得那么重,我们急切地希望相互沟通。年少的我们,煞有介事地谈心,正儿八经地通信,面红耳赤地争论。翻开毕业纪念册,一个同学这样给我留言:“风信子和马兰花开着的三月,细雨敲打着我的窗户/游移的目光找不到落脚的码头/是不是该低下头并拢脚/犯错的中学生/面对严厉的班主任/你的缄默埋葬了我/忘了呼吸,忘了提问/终于你的声音响起/我惊奇地发现了一片心灵的空地——记84年3月一个细雨霏霏的夜晚,以班长身份的你第一次找我谈话。”当时的我必定做过许多这样幼稚但真诚的事,今天的我已经无法确定,还能不能像昨天那样对人敞开心扉。

大学的第一个元旦,我们一起包饺子,每个人都做上一道拿手的菜。然后,我们就在一起唱啊唱啊,一直唱到午夜将至。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在一片欢呼声中,有人说:同学们,我们来跳舞吧。《青年友谊圆舞曲》响起,我们扭捏着,迟疑着,终于有勇敢的男生女生带了头,我们纷纷汇入了这欢乐的舞曲。

我们是踏着歌声走过四年的日日月月的。我们唱“洁白的雪花飞满天,白雪覆盖着我的校园。漫步走在这小路上,留下脚印一串串。有的直,有的弯,有的深,有的浅。朋友啊,想想看,道路该怎样走?洁白如雪的大地上,该怎样留下脚印一串串”;我们唱“从来不敢仔细看你,只怕就此迷失自己。虽然我不是你的唯一,真情却叫我无法逃避”;我们唱“是否这次我将真的离开你,是否这次我将不再哭,是否应验了我曾说的那句话,情到深处人孤独”。我们自以为懂得友谊懂得爱懂得人生也能驾驭好这一切,我们的行为却怎么也成熟不起来,我们常为一些小事感动,也常为一些小事烦恼。我们有欢笑,也有眼泪,有交汇,也有碰撞。但回忆之时,连那些面红耳赤的过往也都那么令人怀念,也都那么纯洁,这份单纯在踏上社会以后是再也找不到了。

这是属于我们的纯真年代。

曾经是那么盼望毕业,盼望离开那八人一间的狭小宿舍,盼望早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曾经埋怨时间过得太慢,怎么还没有到大四?大四就没有了必修课,就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爱听的课,大四就意味着毕业将至。我们一心要走出校园,要做一个社会人,我们毫不怀疑自己能打下一片江山,撑起一片蓝天。然而,当这一天终于要来的时候,我们怎么会那么惶恐,那么失落?

(三)

那一晚终于无可避免地到来了。

盛夏的夜晚,月色皎洁,凉风习习,女同学们换上了平日舍不得穿的漂亮裙装,甚至淡淡地化了妆,男同学们则把一向懒懒散散敞着的衣领扣上,系上了领带。今晚是相聚的最后一夜啊,让我们都留下最美好的形象。

毕业晚会在同学们的涟涟泪水中结束,人群渐渐消散在灯火阑珊处,我们不约而同,手挽手来到北大楼前的草坪,我们围坐在月光下不肯离去,有时说得很多,有时又默默无语。

不知是谁带的头,夜空中响起了歌声,这沉寂的夜顿时有了生气。有人提议说,我们干脆来对歌吧。于是,我们分成两组,尽情地唱起来。此处《红莓花儿开》的歌声刚落,那里《友谊地久天长》的歌声又起。草坪旁的教室里灯火通明,平时谁要在夜色中如此忘情,早就招来晚自修同学的怨声了。而今晚,却没有人来责怪我们。有人悄悄背起书包走了,有人则把头探出窗外听我们唱,甚至和上几声。间歇的当儿,可以听到不远处也传来阵阵歌声。别系的毕业生也在以同样的方式度过这本该伤感的离别之夜——歌声是一种伤情的掩饰啊!

夜,越来越深了,睡意渐渐袭来。忽然听得一个女声响起:“送君送到大路旁,君的恩情永不忘……”低婉的歌声在夜空回荡。我们都凝神屏气,睡意全无。听着她的心声,我们都从心底感到愧疚。平日里对她关心太少、了解太少了,她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说。岁月如歌,离情如歌。离别之时,她只有用歌声来表达千言万语了。

我们散了。歌声中,年轻的我们散了。

(四)

多少年过去了,我们已远离了那些有歌的日子。我们无能免俗地加入了倒腾住房、加薪、升职的行列;我们忘了“少年壮志不言愁”的豪情,我们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学会了闪转腾挪,我们学会了用不确定的眼光看人,我们学会了重复那些无错也无用的话,我们习惯了日复一日的应酬和推杯换盏…

但我们的心中有自己的目标。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们会沿着少年时的来路,回归到原来的自我。我有我的依据:老同学相聚之时,只要提起大学春秋的一幕幕往事,只要提起那个有着送别歌声的夏夜,我们都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激动之后,便是长久的沉默。我知道,这沉默便是对那一夜歌声的缅想与怀念,便是对时光无情、青春难驻的感慨和叹惋。也许昨天的歌声很幼稚,也许明天的歌声更动人。但回首之时,在每个人的心中经久回荡的,仍是那魂牵梦系的青春之歌。

昔日重来

喜欢一遍遍地听卡伦·卡彭特的《昔日重来》,去体验那一份惆怅和感动。我曾问自己,为什么对这首歌如此钟情?最初的答案是,这首歌如同少女的梦幻,歌者真切自然的嗓音,听来仿佛女性的心灵一样深,深得让人感到幽微的伤感。而在这次大学同学毕业10周年聚会后,我找到了更理想的答案,人们明知时光不能倒流,但却又执着地希望昔日能够重来,所以,我们才愿意和着歌声,在无尽的怀想中去重温过去的好时光。

从未想到,就在这个阳光明媚的5月,我们曾经拥有过的青春时光竟然重新来到我们身旁,让人如同身处梦境。最初,当有同学提议举办毕业10周年聚会时,我不大相信它能成为现实。经过这么多年人生旅途的颠簸,我们还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吗?在人们忙着下海、跳槽,忙着去回应接不暇的BP机的今天,昔日的同窗们是否还愿意从喧嚣中抽出身来,参加这样不会产生任何经济效益的聚会?再说,仅是要穿越空间的跨度,从四面八方聚拢来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啊!

我错了!当5月1日上午8时在母校门前相聚时,我欣喜地发现,我们全班40个人竟到了30个!最远的是从美国飞回的同学,征尘未消,脸上还带着淡淡的倦容。没有一点拘束,没有一点隔阂,我们相互叫着绰号,说着当年种种的趣事,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已是某市经济台台长的明南,“体积”比当年整整“扩”了一圈,自以为是“脱胎换骨”了,见人就问:“我是谁?”大伙还是毫不费力地就把他认了出来。多数同学平时甚少联络,但一见面彼此的名字还是脱口而出。

我们相拥着来到了北大楼前的草坪上,我们入学时就曾在这里自我介绍。北大楼依旧,草坪依旧,归来的我们心里却是潮起潮落。我们各自介绍着毕业后的经历。我们当中,有的已成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有的当了副教授,有的经商有成,多数人都拥有一份安宁祥和。但不管际遇如何不同,我们发现,谁都没有染上市侩气,彼此间没有一丝傲慢和漠视,大家只是轻松随意地聊着天。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感到欣慰的呢?一个同学说得好,这么多年来看惯了世态炎凉,尝遍了人情冷暖,才知道只有同学情最值得珍惜;无论我们走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一眼就能在茫茫人海中认出自己的同学。

我们虔诚地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走在曲径通幽的小路上,经过礼堂、教学楼和操场。一切都是那样熟悉和亲切,仿佛我们从未稍离。说来也怪,平时也经常来母校,但却从未产生过这般心里湿漉漉的感觉。我想,这是因为,母校的一草一木只有和同学联系在一起才是一个有情的整体,旧日景物是因为有“故人”才具体鲜活啊!

在文科楼前,我们巧遇著名语言学家鲁国尧先生,这不期然的惊喜使我们的聚会掀起一个小小的高潮。这位我们当年的古代汉语老师,动情地叫着我们的名字,和我们一一握手,合影留念。我们走出很远,他还在原地伫望。历经人世沧桑的先生,此时一定比我们有着更多的感慨吧。

在当年中文系的小楼前,我们不约而同地站住了。这座原是赛珍珠居住的小楼曾是我们的系办公室所在地,如今已移作别用,但在我们的心中,她永远是我们的系小楼。毕业前的那一个夜晚,我们曾在这里对歌,通宵达旦。我相信,此时平平静静、默默无语的我们,都在缅想那个有着月光、微风和歌声的离别之夜。

华灯初上时,我们在秦淮河畔欢宴一堂。无论平时喝不喝酒,我们都端起了满斟着“今世缘”的酒杯。人来到世上,能跨过千山万水、穿越熙熙攘攘的人群而同窗共读,这是我们一世的情缘啊!我们都难以自持,散席时,好几个同学已是步履踉跄。兴犹未尽的我们,在校门前的歌厅,用歌声来表达重逢的喜悦。文勇别出心裁地伴着《把根留住》的画面和音乐,朗诵起我们年少时最喜欢的舒婷的诗《致橡树》,引起我们悠远的回想。我唱了自己最喜欢的歌《情网》,我愿意被同学情这张网密密地笼住,让这一刻成为永恒。

第二天,在母校门前的合影送到了我们的手中。我们惊愕了,尽管各人站的位置不同,但这张照片活脱脱是10年前毕业照的翻版!我们的头顶仍是青春的蓝天,我们的脸上仍是青春的笑颜。

仍然喜欢静静地听卡彭特的《昔日重来》,但却少了一些感伤,多了几分欣慰和憧憬。因为,这个充满青春气息的5月让我知道,昔日可以重来,昔日还会重来,只要你永远怀有一颗年轻真纯的心。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766497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3.忽然想起------

今天走到中山门,忽然想起二十多年前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情形,想起那个清癯瘦削的少年郎,想起那些青春的玩伴。那时,除了爬满青藤写满沧桑的城墙,中山门周围几乎没有什么建筑。站在城墙上极目四眺,我和同学们充满了对这座刚刚熟悉的城市的景仰之情,为它厚重的历史,深醇的积淀,同时也以异常兴奋的心情遥想着未来,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豪情。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同游的少年早已天各一方。此中山门是彼中山门吗?此时的我是当年的我吗?伙伴们是经由怎样的路线进入了各不相同的时空?一时间,我陷入了迷茫。

今天走到逸仙桥,蓝色的月星家居城依然散发着家一般的宁静祥和。忽然想起,我曾经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在这里买上一套家具。年青而囊中羞涩的我,虽然与月星家居无缘,但却暗自立誓要为美好的生活而奋斗。如今,向往的一切都有了,而我不息奋斗的热忱,又是怎样地化入了云霄?

今天走到长江路,忽然想起,这里曾有一家名闻遐迩的南北货商店。每逢学校放寒暑假时,我便会用一学期省下的极少的生活费,到这里给家人买一些营养品带回。钱捏在手里掂量又掂量,给父亲买点肉松,给母亲买只板鸭,给弟弟买点蛋卷。想着他们的欢欣,心里快乐不已。现在这家商店已荡然无存,代之而起的,是一家店名很洋气的快餐馆。而无存或渐渐消失的,仅仅是这家商店吗?是不是还有与清贫生活中浓浓亲情有关的某种心情?

今天走到同仁巷,忽然忆起巷里曾有一家面条店。是小锅煮面,细宽面,一律的猪肝肉丝面,一块钱一碗,生意异常火爆,同学们过一段时间便会来这里改善伙食。店里两口锅同时烧着水,面条在滚沸的水中一焯便迅即移入另一只同样滚沸的锅中,店主手脚麻利地加入肉丝、猪肝、各色佐料,一两分钟便做成了一碗鲜香润滑、热气蒸腾的面条。倒入一点店主自制的辣椒酱,更是香味扑鼻。同学们现在相聚时,还经常说到这家面条店,说现在的面条再也吃不出那样的味道了。要说今天的面条比那时品种多得多呀,为什么会吃不出味道?到底是面条的香味,还是我们心中的某种东西飘逝了呢?

今天走到新街口,忽然想起,就在这里,一个月色清朗的夜晚,在朦胧的灯光下,有一个女孩拉住了我的手,我很害羞地躲开了,她低声笑了,是没想到一个男孩会这样羞涩吧。而如今,我的羞涩安在?

余光中的诗说:“水上的霞光呵/一条接一条,何以/都没入了暮色了呢?/地上的灯光呵/一盏接一盏,何以/都没入了夜色了呢?/天上的星光呵/一颗接一颗,何以/都没入了曙色了呢?/我们的生命呵/一天接一天,何以/都归于永恒了呢?”此时,我真不知道,曾经的伙伴,曾有的热力,曾有的豪情,曾有的对幸福的味觉,曾有的单纯和羞涩,何以都没入了遥远了呢?

我清楚地知道,我是一个与所有这些地点有关联的客观存在,我还是原来的我。我也模糊地怀疑,我与这些地方的关系是不是早已被岁月的按键删除,我还是不是原来的我?我就这样一路走去,车驶过,风吹过,人走过。我就站在时空中不知是何年、不知是何处的某个交界处,陷入无边无序的迷茫和混沌——只因为忽然想起的这一切。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766497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生活时尚小说 《忽然想起》

作者:阿明
现有字数:15万字
最后更新于:2016年08月04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忽然想起”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d766497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