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调查:你爱读什么?

 

又是一年阅读季。此前,第十三次全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数字化阅读迅速增长,中国成年国民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一小时。...



原标题:(世界读书日年终策划之三)阅读行为调查:读者称“深阅读”仍需纸质书

又是一年阅读季。此前,第十三次全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数字化阅读迅速增长,中国成年国民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一小时。这一结果引发了不少人纸质书阅读现状的担心。21日,记者在走访国家图书馆时发现,偏爱传统纸质书阅读的仍然大有人在。有读者认为,纸质书阅读体验比电子书更好,“真正有深度的阅读,还得看纸质书”。

4月21日上午,读者在国家图书馆(北区)浏览图书


读者声音:看纸质书更有读书的味道

当天,河北大学大四学生张晨(化名)来到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周围同学看书的人挺多,“一般会看小说、专业书、报刊等等。看一些诸如玄幻、言情、穿越小说的时候电子书多一些”。

“对于我来说,每天看电子书与看纸质书花费的时长大约是1:1,不值得买的书我会选择看电子版。但如果特别喜欢的话,还是会去买纸质书的。”张晨认为,纸质书的阅读体验要胜过电子书。

另一位大学生王鹏(化名)则表示,电子书缺乏质感,纸质书则可以切实触摸到,读起来比较舒服。

“不过,在我接触到的大学生群体中,读书频率不算太高,都是刷微博、朋友圈的比较多。”王鹏称。

市民刘先生则比较偏爱历史方面的书籍,也始终保持着一个月至少来一次国家图书馆的习惯。他说,电子书经常看,但还是比较愿意看传统的纸质书,“那样有读书的味道”。

“有手机以后,我花在手机阅读上的时间就开始多起来了,但都是看一些诸如新闻之类的零散信息,真正有深度的阅读,还是要看纸质书。”刘先生表示。
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历年变化趋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供图


工作人员:有读者来看书像上班一样准时、固定

在国图工作人员的眼中,有不少读者喜欢阅读,经常来借阅书籍,像上班一样准时。

去年八月份,刘文睿来到国家图书馆北区中文图书阅览室工作。在她眼中,喜欢阅读的读者很多。刘文睿说,几乎每天早晨一开馆,自己所负责区域的这种入口,都会有大约20个读者在排队。

“我所在的阅览区域,读者数量全天都会保持在一个比较平均的状态,周末人会多一些。楼上二层主要入口人流量大,最忙的时候会有五六个读者同时咨询问题。”刘文睿介绍道。

让刘文睿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位年约六七十岁的老人。她说,按照图书馆的结构,中间有工具书区,这位老人经常会去查一些诗词歌赋,“他真的是又爱阅读又喜欢传统文学,其中很多都是我们没听过、没接触过的知识”。

“平时来这里借书的读者很多。”已经在在国图北区中文报刊阅览室工作3年时间的陶敏娟说,仅她负责的这个阅览室,即便在淡季每天也能有六七百读者,夏天有时会超过一千人。

工作时间久了,陶敏娟发现,有一类读者很有趣,“他们基本每天或者每周都在固定的时间来,也是像我们上班一样。一般来说,看过刊的年轻读者多一些,他们会有针对性地查查资料;现刊区中老年读者会多一些。此外,我们这儿的电子版期刊也有不少人看”。
手机阅读接触率历年变化趋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供图


评析:阅读是追求真善美的重要途径

每年,在国家图书馆借阅图书的读者数相当可观,这也能从一个角度说明人们对阅读的重视。据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陈力介绍,国家图书馆每年文献流通量大概是两千多万册(件),每年接待的到馆读者大概是400万到500万人次,大致每天接待一万多人次。读者主要以大学生、研究生为主。

“在到馆读者服务里,大概有50%是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还有20%多是专业研究人员和政府公务员,剩下的20%多是普通市民。”陈力同时表示,国图越来越多的服务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根据去年的统计数据,国家图书馆网站的点击量到了14.5亿次”。

为了更好地推进全民阅读,陈力说,从2004年开始,国家图书馆都会在世界读书日举行大规模的读者服务宣传活动,以此唤起全社会对“全民阅读”的重视,也正是在2004年在国家图书馆文津广场举行的盛大活动中,第一次把“世界读书日”介绍到国内。

“阅读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既能帮助我们获取知识、信息,又是追求真善美的一个重要途径。很难想像,一个现代社会如果没有阅读会是什么样子。”陈力表示,“国图的文津图书奖就是希望给读者推荐积极向上的好书:读者阅读后,心灵能够得到升华。当人的道德水准提高后,对整个社会的意义也就自然凸显出来了”。(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关注 哈理工校理论研究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