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之源流①:中国9000年营造传承有序看郑州

 

重读郑州,豫尚风行与你!...

重读郑州│第五篇
 [b]古代建筑之源流

作者:阎铁成




中国9000年营造传承有序看郑州



  • 说起中国的古代建筑,人们耳熟能详的是北京的皇家宫阙、南京的明代城墙、山西的唐宋庙宇、西安的汉冢陵台,然而,中国人的营造建筑活动至少已经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了,上述的那些建筑只是近两千年的建筑遗存,并不是中国古代建筑的肇始之作。人类建筑活动和建筑的出现,如梁思成先生所说,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中国的建筑就是中国先人囿于自己生活生产活动的自然环境,为改善生存条件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和形成的。中国的古代建筑因为南北地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两大源起,南方多干栏式和穿斗式建筑,北方则以穴居式土木建筑为主,而这南北不同建筑随着中华文明的一统,相互借鉴,逐步融合,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建筑形式和体系,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并深深影响着世界东方。在60年前,我们能够了解的还仅仅是公元前8世纪以后中国人的营造活动,认识并看到的也仅仅是汉唐以后的建筑。然而,随着近几十年考古调查工作的扩展和技术手段的进步,人们对于中国先人早期的营造活动的了解和认识,耳目一新,能够看到和接触到的早期建筑遗存丰富多彩,一部崭新的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日渐清晰。现有资料表明中国古代建筑至少在新石器时期(公元前100世纪—前21世纪)已经萌芽,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8世纪)奠定发展,春秋两汉时期(公元前8世纪—3世纪)形成独特体系,南北朝时期(公元3世纪—6世纪)融汇创新,隋唐时期(公元6世纪—9世纪)逐步成熟,宋金以后(公元10世纪—19世纪)走向高峰。在这漫漫万年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人从建造一穴一居起步,有了环壕相围的村寨,从筹划成组殿堂营造,有了坚固高深的城池,从推敲规制威仪的排场,有了雄伟辉煌的宫阙庙坛,从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有了形式缤纷的府邸苑囿。建筑是伴随着文明的发展而成长的,因此,中国古代建筑活动发展及其遗存集中在郑州、西安、北京、洛阳、南京等历史悠久的地区,而在这些地区中,郑州虽然没有像故宫、长城那些保存完好气势恢宏的建筑,然而却以建筑活动的源起,初创制度和形制典范的肇造,独领风骚。9000年建筑遗存的传承有序,累累遗构的多彩与丰富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独享尊荣。
重读郑州•古代建筑之源流
多姿多彩的郑州古代建筑
建于九千年前的唐户半地穴民居
建于七千年前的大河村房基遗存
建于五千三百年前的郑州西山城城垣
建于三千六百年前的郑州商代城垣
建于三千三百年前的宫殿夯土建筑基址
建于三千年前的郑州娘娘寨城垣
建于二千七百年前的郑韩故城城墙与护城河
建于二千三百年前的魏长城
建于公元二世纪的启母阙
建于公元二世纪的打虎亭画像石墓
建于公元五世纪的巩县石窟寺
建于公元六世纪初的嵩岳寺塔
建于公元七世纪的法王寺唐塔
建于公元十世纪的北宋皇陵
建于公元十一世纪的释迦塔
建于公元十二世纪的少林寺初祖庵
建于公元十三世纪的天文建筑观星台
重修于公元十四世纪的密县县衙
重修于公元十六世纪的郑州城隍庙
重修于十七世纪的中岳庙天中阁
建于公元十七世纪的嵩阳书院藏书楼
建于公元十八世纪的康百万庄园
重建于十九世纪的郑州文庙大成殿
建于公元二十世纪初的张祜庄园
            《重读郑州》往期阅读
绪论
郑州需要重读 
第一篇
中华文明之基石
第二篇
泱泱中国之源起
第三篇
开国立都之肇造
第四篇
城市发展之滥觞
第五篇
古代建筑之源流
第九篇
郑州历史大事记
推荐阅读
苏湲:郑西山黄帝城




  豫 尚 风 行

今日头条 | 新浪看点 | 一点资讯

原创文章同步发送


    关注 豫尚风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