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龙:《大语文课件》序

 

张国生老师总说是我的弟子,其实,他并没有到我这里来学习过,只是看过我不少的文章、课例,并多次听我的公开课。他...



张国生老师总说是我的弟子,其实,他并没有到我这里来学习过,只是看过我不少的文章、课例,并多次听我的公开课。他也曾邀请我出席他们组织的“钱梦龙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研讨会”,我的思想可能给了他一些影响而已。他的恩师、“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创始人张孝纯先生却是我多年挚友。对他们师生二人主张和践行的“大语文教育”思想,我一向是深为叹服并大力提倡的。因此国生老师出版《大语文课件精选》,请我作序,我欣然命笔。

这套《大语文课件》没能全部看完,只看了其中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但这一小部分已让我产生不少感慨:

首先,感慨国生老师立意之高远。他多次说过,从事“大语文教育”,从事这套课件的开发,目的是“占领语文教学的制高点,交给学生一张21世纪的通行证”。从课件中所体现的前瞻性的观念来看,从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强烈的感情、以及现代社会特有的学习方式(如“网络大课堂”)来看,此言不虚!他的教学设计充溢着一种高雅的韵味。也正因为这种高远和高雅,国内多家远程教育机构,包括北大附中网校、北师大远程教育网、语文报社的中华语文网、诺亚舟学习机公司等,都青睐这套课件,纷纷与他合作。



其次,感慨他语文训练之扎实和有趣。2005年在河北邢台,我听过他上《斑羚飞渡》一课,并欣赏了这课的课件,尽管该课件在这套“大语文课件”中并非特别出色者,但已能看出国生老师在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上的深厚功力。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特别注重字、词、句的训练。例如“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盯着”换成“看着”行不行?“溜”换成“走”、“跑”行不行?他还联系生活实际讲“溜”之妙——老师问:“昨天我还用过这个‘溜’字,是怎么说的?”学生回答:“您对我们说,今天听钱梦龙老师的课,如果谁进不了这个礼堂,就想办法从后门‘溜’进去。”接着国生老师对着舞台下面问:“有‘溜’进来的没有?(笑)……没人答应——他们不想答应,因为他们是偷偷摸摸地‘溜’进来的……”我所接触的语文老师,我看到的语文课和语文课件,很少有谁像他这样将语文训练搞得如此扎实有趣。再比如镰刀头羊“悲怆地轻咩了一声”,“悲怆”是什么意思?一般老师会解释:非常悲伤。而国生老师不是这样,他让同学们“把羊语翻译成汉语”,而且要翻译得“悲怆”——你的翻译得还不够悲怆,再悲怆点……

二是特别注重思维训练,而且他的思维训练的设计特别注重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课文哪里写得好,哪里不好?“斑羚飞渡”的故事是真实的,还是虚构?这些问题,同学们辩论得十分激烈,以至下课时间到了,还有许多同学要求发言,于是国生老师将讨论和辩论迁移到“网络大课堂”——张老师已经在“人教论坛/中学语文教育论坛”发贴:《斑羚飞渡》质疑,请你登录参加讨论,在那里,全国各地的老师、同学都可以看到你的发言,比咱们这个课堂的境界可大多了,网址……将小课堂和网络大课堂结合得这样紧密的,将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搞得这样扎实有趣的,实在是平生罕见!

国生老师的课件中像这样扎实而有趣的训练比比皆是,例如《变色龙》一课,他改编成小品剧本,并利用学生爱看小品和想当明星的心理,在课堂上“导演”,不但读、写、听、说、都训练得十分到位,而且学生“演”的兴味盎然。《生物入侵者》《藤野先生》《孔乙己》等课,他引导同学们进行“探究学习”,并且探究得十分深入,甚至能推翻权威的观点和结论。看了这些课件,于是我想到,能做国生老师的学生,那实在是一种幸运!甚至,不能直接当他的学生,而能借助他的课件间接地当他的学生,也是一种幸运!据说由于各远程教育机构对这套课件的使用和推广,受益于国生老师这套课件的学生已达数百万,这也确实是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成果,非传统教学方式所可比。

三是这个课件的知识容量很大。例如《斑羚飞渡》,前面有关于斑羚和作者沈石溪的网页,后面有“沈石溪动物小说欣赏”和“斑羚飞渡”真实与否的网页链接。甚至这一课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利用我的诗《北戴河海滩拾贝》。请看他的教学实录结尾部分:

师 这堂课上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最后我们再背一遍钱梦龙老师的诗《北戴河海滩拾贝》。

生  偶来拾贝海之湄,沙上留痕似雪泥。少得终缘涉水浅,碧波深处有珍奇。

师  告诉我,为什么有的同学语言贫乏,作文无话可说?

生 读书少……知识不丰富。

师  用钱老师诗中的句子说。

生 少得终缘涉水浅。

师  要想语言流利、思维敏捷、思想丰富,该怎么办?

生  碧波深处有珍奇。

师  这堂课上到这里,还不能算完,可能只上了四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下一步,是请大家到“碧波深处”去探寻“珍奇”。下课。



再次,感慨这项工程投入之巨大。为了开发这套课件,国生老师付出了十几年的时间,还付出十几万元的个人投资。十几年之中,每天工作12至18小时,为此损坏了身体,以致心脏先后安装了5个支架。为了开发课件,他不仅读万卷书,还效法司马公行万里路——凡是课文涉及的名胜古迹,他都尽量走到,以取得第一手资料,产生设计灵感。他还拍万张片——我们在课件中看到的他亲自拍摄的大量图片,就是他“行路”的记录。国生老师在为这套课件所写的“跋”——《几乎是用生命换来了你》中感叹:

我没有计算过完成这套作品究竟需要多大的投入,然后换来多大的产出。更没有考虑过用一个暑假的时间制作一个《边城》(还花两千多元跑到湖南凤凰考察和拍片子),究竟合算不合算。我在某种程度上好像是一个出家人,早已抛却功名之心,利禄之念,处在一座深山古刹中,以信念的执着保持着信奉的虔诚。但看到佛寺道观也有“功德箱”收取信众的捐助,我甚至觉得他们还不如我更具备圣徒精神和圣徒气质。

我觉得,正是这种“圣徒精神”、“圣徒气质”,才保证国生老师在思想和艺术上达到“中国语文课件第一人”的高度!



我还特别感慨国生老师之“痴”。国生写文章说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痴人”(《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12期),悲叹只有“痴人”才会这样不计成本的投入。其实,聊斋里那位洞明世事的老先生早就说过:“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聊斋志异•阿宝》)。正是因为“痴”,才能有此番成就。如果不“痴”,不肯大投入,何能大产出?何能成为“课件第一人”?我想在此劝慰和勉励国生老师,也劝慰和勉励其他“性痴”的人:不必为“痴”而悲,“痴”在我心里反倒是大智的表现——大智才往往若愚若痴。慧黠而过,才是真痴!



                                                                

欢迎关注“大语文张老师”

微信公众号:dywgzs

微信个人号:dywzgs

占领语文教学的制高点,给学生一张21世纪的通行证。

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语文老师。



《大语文课件》《大语文学习法》经销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学校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清大师德教育研究院中学教育研究中心

邮购电话:

13911961882  臧军旺  博士

13911887169  王颖  老师


    关注 大语文张老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