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顶级的科学杂志,号召外科医生回归科研

 

医生应该何去何从?...



最近,国内医疗圈「撤稿门」闹得沸沸扬扬,除了位于旋涡中心的 107 篇论文、524 位作者,各大学各附属医院的领导也先后发声。

让我们看看大洋彼岸,美国现在的医生情况如何。

美国:必须回顾基础研究

Nature 杂志近日刊发一篇社论,号召美国外科医生回归科研。

「更多的外科医生必须回归基础研究!」
文章的严厉可见一斑
而这份社论的缘由,是统计显示,越来越多的美国外科医生不愿意从事基础研究。

据 2016 年 9 月《外科学年鉴》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外科医生对于基础研究的兴趣明显下降。

这项研究由美国大学外科医师学会组织,调查了 25 家顶级医学中心。结果显示,外科部门申请的 NIH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基金份额,从 2006 年的 3%,下降到了 2014 年的 2.6%。

2011 年到 2015 年的外科学年会论文分析也显示,从事基础研究的论文摘要数目减少了 24%。

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美国外科医生,选择放弃学术之路。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中美医生的「围城」

一方面,由于工作压力和学制的不同,美国的外科医生大多经过的是医学院的 M.D-住院医生-外科专科医生的路线,拥有 Ph.D 或者 M.D / Ph.D 学位的人较少,这就导致了美国外科医生,在美国 NIH 基础研究领域,并不占据优势。

另一方面,美国外科医生的数目少,所以临床工作压力较大,而医院在其临床工作,收入要求的考量之下,更倾向于外科医生多待在临床,多为医院挣取收入。

由于美国的外科医生晋升并不要求论文,而是以临床为主,就导致了其评价体系中,科研 + 临床的外科医生评价反而不如只做临床的医生。

这就出现了具有戏剧性的一幕,中国的外科医生,在国内科研体制的逼迫下做研究、发文章;而美国的外科医生,却由于需要保住自己的饭碗,不能做科研,特别是基础研究。

因此,近 10 年来,美国外科领域科研发展速度明显减速,器官移植、转化医学 、外科机器人、外科肿瘤研究这些美国优势领域都在慢慢被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追上,甚至有可能超过。

这次 Nature 是真的急了,才用了「更多的外科医生必须回归基础研究!」这种题目。

而除了简单的分析外,还号召美国的研究机构向外科医生倾斜,呼吁美国医院让外科医生把精力放在基础研究上。

如同围城,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城外面的人想出来。
临床和科研并不对立

在丁香园昨天的文章中,有站友留言说:不论是临床工作还是科学研究,都是医学应该齐头并进的发展方向,不应该让它们变为矛盾。

确实,临床和科研并不对立。一位好的医生,一定是临床科研两不误的。

就像我国著名妇产科医生林巧稚,在 1932 年时就结合自身的临床工作经验发布了多篇论文,而这并没有影响其手术技术,反而相辅相承,使她成为了一代大家。

我们并不奢望每个人都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是,临床和科研结合,理应是每个医生对自己的要求。
欢迎投稿,原创 1000 元 / 篇!
责任编辑:lightningwing、猫羯座

排版设计:shamouer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文献:

[1] More surgeons must start doing basic science. http://www.nature.com/news/more-surgeons-must-start-doing-basic-science-1.21874

[2] Keswani, Sundeep G., et al. "The Future of Basic Science in Academic Surgery: Identifying Barriers to Success for Surgeon-scientists." Annals of Surgery (2017).


    关注 丁香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