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糖+汽水大作战!来做甜甜的喷泉吧!

 

一场大爆炸!...

窗敲雨
松鼠名片
毕业于北京大学药学院,却没有选择走进实验室和药房。2009年开始科学写作,擅长挖掘日常生活所见中的科学与选题。善于与谣言作斗争,目前执掌科学人“谣言粉碎机”,是果壳网第三代“谣言粉碎娘”。拥有个人公众号"酷炫科学"。

曼妥思薄荷糖加进汽水里,会冒出“喷泉”,若干年前就已经走红网络,无数人都玩过,一句话:早就烂大街了……
哎,别忙着关页面啊,今天我们有新东西:你知道哪一种汽水遇到曼妥思,喷得最高吗?

这件事还真的有人去做了实验,并且把实验结果发表在了《化学教育期刊》(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上。他们收集了各种2升装的常见碳酸饮料,以及纯粹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的苏打水,在每个瓶子里丢进11个曼妥思薄荷糖,然后分别测量了“喷泉”的高度。

结果呢?如下图所示,在这些汽水里,喷得最高的是樱桃味的胡椒博士(Dr.pepper)代糖版。一个比较普遍的规律是,那些使用代糖的汽水看起来喷得更高,含糖的饮料也比纯粹的气泡水更擅长形成喷泉。



图片来源:Compound Interest

所以说,如果你想要一个一喷几米高的强力汽水喷泉,可以试试那些代糖汽水~

胡椒博士喷得高的原理是什么呢?还是先从喷泉形成的原因讲起吧。

汽水“喷泉”的本质,就是二氧化碳从过饱和的溶液中逸出,形成泡沫。当饮料瓶未开启时,瓶内的压力较高,加压使二氧化碳溶解度更高,这时候二氧化碳都能溶解在水里。打开瓶盖,压力突然下降,水里就溶不下那么多二氧化碳了,这时候饮料变成了二氧化碳的过饱和溶液,于是多余的二氧化碳自然要变成气泡跑出来。
汽水的无穷“潜力”

图片来源:网络

话虽然是这么说,在没放进曼妥思糖的时候,气泡冒出的速度实际上相当慢。因为在溶液中从零开始“凭空”形成气泡,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简单说就是,特别特别小的气泡要克服很大的压力才能存在。
曼妥思糖在电镜下的样子,这些粗糙不平的地方提供了生成气泡所需的“核”

图片来源: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而曼妥思糖的表面,实际上有很多粗糙不平的地方,为形成气泡提供了很好的“核”。附着在这些“不平之处”,气泡变得更容易形成,于是大量的泡泡在很短时间内产生了出来。

其他很多东西,其实也有制造“喷泉”的作用,比如撒点盐,也会让可乐“激动”起来。
一种自杀的方式~

图片来源:curiositiesfromtheworld.blogspot

至于不同汽水之间的差别,主要的原因,并不在于气泡生成的步骤。研究者发现,糖、柠檬酸等一系列汽水中常见的物质,都多多少少具有促进喷泉变高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溶质的存在,会阻碍小气泡们融合到一起,从而更好地维持细腻丰富的泡沫。

《化学教育期刊》的实验者,在苏打水中加入溶质之后,也发现气泡变得更细腻了。
图片来源: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有兴趣也可以自己实验一下,看哪种汽水喷得高,这个实验相当之安全,除了打扫起来麻烦之外_(:з」∠)_

作者:窗敲雨

排版:红色皇后

题图来源:youtube
松鼠会ID : squirrelclub
扫码关注松鼠会
科学松鼠会,是一家以推动科学传播行业发展为己任的非营利组织,成立于2008年4月。我们希望像松鼠一样,帮助公众剥开科学的坚果,分享科学的美妙

想玩更多有趣的小实验?关注“酷炫科学”吧



不怕事大的科学家们……

图片来源:curiositiesfromtheworld.blogspot

想看吃了薄荷糖再喝可乐的后果吗?请猛击“阅读原文”。


    关注 科学松鼠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