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速递-国外研究】​朱桂生 黄建滨西方主流媒体视野中的中国青年形象研究—基于BBC纪录片《中国的秘密》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本文依托费尔克劳的三维分析框架,对BBC纪录片《中国的秘密》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从文本、话语实践以及社会实践三个层面探讨了西方主流媒体如何建构中国青年形象,建构了怎样的中国青年形象以及这些形象建构的背后所隐匿的意识形态等问题。...



摘要:本文依托费尔克劳的三维分析框架,对BBC纪录片《中国的秘密》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从文本、话语实践以及社会实践三个层面探讨了西方主流媒体如何建构中国青年形象,建构了怎样的中国青年形象以及这些形象建构的背后所隐匿的意识形态等问题。研究发现,《中国的秘密》通过词汇选择、议程设置、文本架构、互文性等方式,将中国青年群体塑造成“迷惘的一代”“享乐的一代”“垮掉的一代”。这种形象塑造的背后与西方世界存在的“中国崩溃论”以及意识形态偏见密切相关。

关键词:中国青年;《中国的秘密》;批评性话语分析

一、前言 


青年是社会生产的生力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更是建设国家、维护国家稳定、促进国家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作为推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促进中国社会进步主导力量的中国青年,正受到越来越多西方媒体的重视和关注。2015年8月至9月,一部由世界最大新闻传媒机构之一—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纪录片《中国的秘密》(Secrets of China)一经播出,便引起了西方观众的广泛关注。该片分为三集:

《适者生存》(Fiti nor fail)、《绝望的爱情》(Desperate for love)以及《如何致富》(How to get rich),分别从教育体制、社会压力、贫富差距等社会热门话题入手,展示了中国青年对爱情、财富、休闲、教育、压力等一系列社会现实的应对和思考。《中国的秘密》开播也引起了国内媒体和受众的热议。对于该片,在国内受众人群中存在着明显不同的声音:支持者认为,《中国的秘密》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中国青年群体的生活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是中国青年形象的真实再现;而批评者则认为,此片居心叵测,存在着对中国青年群体的恶意歪曲和偏见。那么,作为西方主流媒体的BBC究竟塑造了怎样的中国青年形象?

它是如何建构起这种形象的?这种形象建构的背后又是基于怎样的社会意识形态呢?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拟利用费尔克劳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三维框架,解构纪录片《中国的秘密》中的语言形式和架构特点,探究其所建构的中国青年形象,并深度剖析其隐藏于文本背后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语境,进而找出其建构此种中国青年形象的深层缘由。
二、批评性话语分析及费尔克劳话语分析的三维框架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是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重要话语分析理论,其基本的语言学观点是语言实践具有社会性:话语不仅是社会行为的表现,同时还参与着整个社会的建构[1]。以此为出发点,CDA认为,知识并非来源于话语生产者对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而是源于语言和话语生产者之间的建构性关系。亦即是说,真理和知识只存在于话语之中,它们只不过是话语的产物而已[2]。然而,作为话语重要载体的语言并非一种客观透明的交际媒介,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总要受到历史、权力、种族、性别、文化语境、意识形态等社会因素的影响[3]。因此,CDA的一项重要功能便是揭露隐藏于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力斗争,尤其注重将已经内化于语言本身的一系列偏见、歪曲、诋毁、歧视、神秘化等从语言中剥离出来,进而促进语言的公正和明晰[4]。

CDA以话语观为出发点,将话语视为一种多维度、多模式、多功能的社会现象,并从语言、历史、社会以及文化语境等角度进行解构和探讨[5]。因此,CDA具有典型的跨学科特征。CDA的跨学科性决定了其分析框架和方法的多样性。目前,最具有影响力的批评话语分析方法有四种,分别为Fowler的批评语言学[6]、费尔克劳的社会-文化语境辩证关系分析法[7]、van.Dijk的社会认知分析法[8]以及Wodak的话语-历史分析法[9]。其中,费尔克劳的社会-文化语境辩证关系分析法,被学术界公认为为CDA领域最系统、最完善的话语分析理论[10]。费尔克劳认为,话语或任何一个话语实践都是一个由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组成的三维统一体。在此三维统一体中,文本是话语实践的产物,话语实践的过程即为文本的生产、传播和接受过程,而前两者都是由特定的社会实践决定的。因此,任何话语分析都应该包括三个向度:文本分析、话语实践分析和社会实践分析。其中,对文本分析应作为话语分析的中心部分,包括对词汇、句法、文本结构、人际成分等因素进行探讨;外层部分则是对社会实践进行分析,主要探讨话语与权力及意识形态的关系;作为连接文本分析和社会实践分析的桥梁,对话语实践分析则处于中间层,包括对文本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费尔克劳提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三维框架:描写(description)—阐释(interpretation)—解释(explanation),即描写文本的语言形式及结构特征,阐释文本与话语实践的关系过程,解释话语实践和社会文化语境、意识形态之间的深层关系[11]。

鉴于费尔克劳社会-文化语境辩证关系分析法以及其话语三维分析框架的系统性和完善性,同时又与本研究高度契合,因此,本文将依托该理论对《中国的秘密》做如下探讨:在文本层面,从词汇选择策略、文本架构描述其语言特征;在话语实践层面,从议程设置、互文性阐释文本的生产过程;在社会实践层面,结合当前的社会语境、意识形态等对文本进行解释。
三、对《中国的秘密》文本的三维框架分析 


1.文本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研究中“文本”仅仅包括《中国的秘密》中的采访话语、解说词等文字语言,影像语言以及其他内容不包括在此列。费尔克劳的三维批评分析理论认为,对话语的文本分析应从词汇、语法、连贯和文本结构四个层面自下而上逐级展开。与之相对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批评性话语分析应涉及文本的词汇化、隐喻、及物性、情态、主题结构、信息焦点和衔接手段等因素。当然,并非一切文本都需进行前述所有语言形式的分析,因为不同的文本因呈现意识形态的需要在某些语言特征方面的凸显度并非一致。有鉴于此,本文将选定《中国的秘密》中较为典型的语言特征,即词汇选择和文本架构两个层面作为文本分析的主要内容。

(1)词汇选择

不难发现,在语言系统的词汇层面,相同的词汇通常能传递出多种不同的信息,而同一种信息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词汇来表达。因此,在语言系统中,语言文本的生产者们总会面临一个如何选择词汇来传递信息的问题。这是因为,词汇的选择不仅受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态度情感、价值判断的影响,更受到历史文化、意识形态、权力关系等社会因素的争夺[12]。CDA认为,通过词汇选择策略是大众传媒制造偏见、传播意识形态的一个惯常手法[13]。所以,对文本词汇选择策略的探讨是呈现文本生产者态度立场和价值理念的一种有效方式。

从《中国的秘密》中笔者发现,文本的生产者BBC在建构中国青年形象的过程中,较多地使用了一种词汇选择策略,即意识形态方阵(ideological square)。这种特殊的词汇选择策略—意识形态方阵由van.Dijk提出,是一种决定文本生产者在多种所指策略(referential strategies)中做出选择的概念工具,其特点是积极的自我呈现和消极的他者呈现,也即“局内人(insiders)—我们”将会被特定的词汇进行积极的表征,而“局外人(outsiders)—他们”则会被特定的词汇进行消极的表征[14]。在《中国的秘密》中,此种使用意识形态方阵传递文本生产者偏见和态度立场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在第一集《适者生存》中,节目主持人Billie在展示中国年轻人对待网络游戏(英雄联盟)态度的解说词中,频频提及:“在我们(英国青年)看来,(英雄联盟)是一种适度的(moderate)休闲(entertainment),而他们(中国青年)却毫无节制地沉溺(abandoned)其中......”在同一集中,在介绍中国青年学子面临的学业压力时,主持人不断提醒受众:“我们(英国青年)的学习是愉悦的,轻松的(relaxing)......而他们(中国青年),从早到晚忙忙碌碌,近乎窒息(choked)......”在第二集《绝望的爱情》中,当介绍中国青年的婚姻观和爱情观时,主持人更是刻意提道:“在我的国家(英国),婚姻不需要条件,是(年轻人)对爱的追求(pursue)......在这里(中国),婚姻更多的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这使)中国男性感到极度的不安全(insecurity)......”很显然,在《中国的秘密》中,BBC在选择词汇的过程中采用了双重标准。这种以偏概全的描述以及不同词汇的选择,一方面将“我们(英国青年)”和“他们(中国青年)”的形象差异化和范畴化了;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词汇的差异性选择影响着受众对“我们(英国青年)”和“他们(中国青年)”的理性认识。当然,其后果不言而喻,《中国的秘密》以此塑造和固化了受众对“他们(中国青年)”的刻板印象和偏见[15]。

《中国的秘密》通过词汇选择来呈现中国青年形象、传递BBC态度立场的另一种方法,即是过度词汇化(overlexicalization)。在CDA中,过度词汇化是指使用大量的同义词或近义词对同一事物进行反复描述。词汇的密集程度一方面彰显了不同文化语境、阶级和利益集团建构某种认知的方法,同时也凸显了密集词汇所修饰客体的某些特征。显然,过度词汇化的作用是着力强调,进而引发受众的特别聚焦和关注。因此,对文本中所涉及的过度修饰客体以及密集修饰词的剖析,有助于明晰文本生产者的意识形态和态度立场。在《中国的秘密》中,不难发现,作为被修饰客体,“中国青年”被大量带有明显消极语义韵的修饰词,如“压力巨大的”“茫然的”“孤僻的”“顺从的”“沉溺于网络的”等密集包围。显然,这些修饰语对“中国青年”的反复描述,极易诱使受众对中国青年群体做出一些非理性判断,认为BBC所言非虚,所述确凿无疑,即“沉迷网游”“逆来顺受”“不思进取”等确为中国青年的常态和真实现状。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通过意识形态方阵还是过度词汇化,BBC的《中国的秘密》利用这两种词汇选择策略,无非是试图将当代的中国青年群体建构成这样一种负面且消极的形象,即中国的年轻人逃避现实、沉迷于网络、不思进取、胸无大志。当然,不可否认,《中国的秘密》也使用了一些正面积极的词汇对中国青年进行描述,如“纪律性强的”“孝顺的”“热爱国家的”等。但在该部纪录片中,具有压倒性多数的消极语义韵词汇对中国青年的过度修饰,仍然能够暴露出西方主流媒体BBC对当代中国青年群体所持的偏见和刻意歪曲,其贬低和唱衰中国青年的心态昭然若揭。

(2)文本架构分析

文本架构(framing)是一种文本生产者将文本呈现给受众的方式,其中体现了文本生产者的叙述视角和态度立场。通过对文本内容的不同架构,文本生产者能够轻易地凸显文本中的某些信息内容,使其被前景化,即受到特别的重视和关注。相反,文本生产者也能在文本中将一些信息或内容隐匿起来,使其被背景化,即被忽略或刻意隐藏。通过使信息“被前景化”或“被背景化”,文本生产者能够诱导受众以特定的角度和方式去解读文本[16]。因此,考察文本架构是批评性话语分析揭示文本背后意识形态以及呈现文本生产者偏见、歧视、不公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此,本文将以《中国的秘密》中的第一集《适者生存》为例进行架构分析。在此集中,BBC主持人以大量篇幅报道了中国青年中庞大的网游群体(2400万)、年轻网民颓废的生活状态、年轻玩家对网游的沉醉和痴迷、青年学子对网游玩家的狂热追捧等信息。令人奇怪的是,BBC的这部纪录片对中国广大的生活积极、努力向上、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的优秀青年却只字不提,刻意回避。很明显,在这里,被前景化的信息是“中国的青年群体人人皆沉溺于网络(all young men are gaming)”,而有利于中国青年形象的一些正面积极的信息,如勤奋工作、努力创业、刻苦钻研等却被隐匿和刻意背景化了。因此,通过第一集《适者生存》,受众能够接收到的信息就是:网络游戏是中国青年生活的主旋律,中国当代的年轻人是颓废的一代,不思进取的一代。

2.话语实践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认为,话语实践应包含文本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在话语实践中,文本生产者的性质和意识形态将塑造文本,并会在文本表面留下特定的语言痕迹[17]。因此,对作为联系文本和社会实践中间纽带的话语实践进行分析,亦是CDA揭露文本偏见、歧视、不公正、不合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此,本文将讨论《中国的秘密》是如何通过议程设置和互文性策略,在有关“中国青年”话语的生产过程中表达价值立场和意识形态的。

(1)议程设置分析

美国的知名学者麦库姆斯(Mc Combs)和肖(Shaw)于1972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他们认为,通过议程设置,媒介可有效左右受众对事实和意见的关注,引导受众对某些事件进行注意力聚焦[18]。当然,其结果往往是被媒介关注、突出的问题亦会被受众认为是重要的问题,也即媒介议程影响公众议程[19]。因此,议程设置逐渐成为众多媒介塑造刻板印象、建构他者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可见,对《中国的秘密》进行议程设置分析,对于呈现BBC所建构的中国青年形象是十分有必要的。

纵观《适者生存》《绝望的爱情》《如何致富》三集,不难发现,BBC精心过滤、筛选并呈现给受众的议题大致为:青训营中叛逆的问题青少年、因学业压力感到窒息并对未来茫然的青年学子、足不出户生活颓废的青年网游玩家、对爱情婚姻绝望的农村青年、对物质享受狂热追逐的女性青年、纸醉金迷一掷千金的男性青年暴发户等。不可否认,其中一些议题的设置的确反映了部分中国青年群体的真实生活状态,但对涉及中国青年的所有负面信息进行凸显、聚焦和围观,不能不说,BBC的用心是极为险恶的,其意图当然是诱使受众相信:酗酒、抽烟、网游、对未来的迷惘、对爱情的绝望、过高的物质追求、纸醉金迷的生活等即为中国青年群体的全部生活命题。从中不难看出,其歪曲、固化中国青年负面形象的目的不言自明。

(2)互文性分析

互文性,也称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应运而生的一种重要的文本理论[20]。法国符号学家Julia Kristeva于1969年在其著作《符号学》中首次使用了这一术语。她认为,所有的语篇都是由引语组成的,所有语篇都是对其他语篇的吸收和改造[21]。互文性是新闻话语的典型特征,贯穿于新闻话语生产、分配、传播的各个环节。因此,对文本互文性进行分析也逐渐成为CDA揭露文本生产者意识形态的有力武器。

在此,本文将从直接引语角度对《中国的秘密》进行互文性探讨。直接引语是对当事人或权威人士的话语进行直接转述,其目的在于增强文本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话语生产者经常通过直接引语的选择来表达立场和意图,可以说,直接引语是一种间接意识形态的表达[22]。不难发现,BBC纪录片《中国的秘密》对中国青年群体形象的负面刻画大多都是通过直接引语的方式呈现出来的。

例1:“他们只关心英雄联盟(网络游戏)......他们每天玩八个小时,八小时之外他们甚至还在玩游戏......”(摘自《适者生存》)

例2:“现在的女孩子一般都喜欢家里有房子的男人,没有房子(男人)结不了婚......”(摘自《绝望的爱情》)

例3:“我们租的这条(游艇),每三个小时1万元人民币,这瓶(香槟),16000元人民币一瓶......”(摘自《如何致富》)

在《中国的秘密》中,此类展示中国青年群体“空虚的生活观”“势利的婚姻观”“扭曲的财富观”的直接引语不胜枚举,其意图耐人寻味。其目的当然是让受众相信:在年轻人最重要的生活命题—爱情、财富、未来发展面前,中国青年群体对此缺乏足够的掌控力,他们对未来的理解是颓废迷茫的,对爱情、财富的认知则是势利肤浅的。

3.社会实践分析

作为费尔克劳批评性话语分析三维框架的最外层,社会实践分析主要在于对文本生产者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语境的探讨。前文进行的文本分析和话语实践分析均是为意识形态分析服务的。在CDA中,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群体共享的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信仰和价值体系[23]。不难看出,BBC纪录片《中国的秘密》对中国青年群体形象的建构总体上是消极和负面的。笔者认为,作为一家意识形态极强的西方主流媒体,BBC将中国青年塑造成“颓废的一代”“迷惘的一代”“享乐的一代”甚至是“垮掉的一代”,对部分中国青年群体消极的生活无限聚焦和放大,并进行恶意唱衰,其原因有二:

(1)对中国青年的唱衰无异于对中国未来的唱衰

对中国青年群体的唱衰,其实质是西方国家所提出的“中国崩溃论”的变体。中国青年是中国发展的中流砥柱,对中国青年的唱衰无异于是对中国未来的唱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一直有唱衰和捧杀两种论调,但不管哪种,其实质仍是一种冷战思维的延续: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崛起仍未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仍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中国的出现并挑战其霸权。在此价值体系的主导下,西方国家经常会利用手中的媒体霸权,将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些问题无限放大,并以此来丑化中国或中国特定群体的国际形象,进而达到遏制中国和平崛起的目的。可以说,无论是对中国青年的唱衰,还是所谓的中国崩溃论,其实都是西方国家用以掩盖其对中国崛起而感到的焦虑,以及因自身发展乏力而产生的失望所找的一个卑劣借口[24]。

(2)“西方中心论”的意识形态偏见在作祟

对中国青年群体的唱衰,与盛行于西方世界的“西方中心论”密切相关。在很多西方国家看来,其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等是唯一具有全球普适性的文明模式,但凡不符合其价值观、社会制度的另一种发展途径,都将被视为异端而沦为对立面[25]。可以说,这种偏见已经内化为西方意识形态的基因,影响着西方国家对“他者”的建构。因此,在《中国的秘密》中,BBC将中国青年塑造成不思进取、空虚颓废的负面群体,完全是其“西方中心论”而形成的意识形态偏见在作祟。
四、结语 


本文根据费尔克劳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三维框架理论,探讨了西方主流媒体BBC纪录片《中国的秘密》中的词汇选择、文本架构、议程设置、互文性和意识形态等因素。通过从微观的语言特征到宏观的文本生产,再到超越文本的意识形态分析[26],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一些西方主流媒体眼中,“颓废”“享乐”“叛逆”“追求物质”等负面状态是中国青年群体的主色调;当前的中国群体是“迷惘的一代”“享乐的一代”“垮掉的一代”。第二,西方媒体对中国青年群体的刻意歪曲和恶意唱衰,其实质都是西方世界“中国崩溃论”的延续,是对中国偏见的延续。在“西方中心论”的作祟下,西方国家通过唱衰中国青年,从而达到其唱衰中国、丑化中国国际形象,进而遏制中国和平崛起的险恶目的。

不可否认,在当今世界,媒介的传播权力仍然是不平衡和不平等的,一些西方主流媒体依然掌控着主导性的话语权,并在意识形态的操控下继续生产着对他国或他国群体的偏见性话语[27]。不难发现,在《中国的秘密》中,BBC热衷将部分中国青年群体的非常态生活方式、非主流行为和价值观念进行过度渲染,并对绝大多数中国青年的主流状态、普遍价值进行有意遮蔽,从而达到其诋毁和唱衰中国青年群体的目的。显然,西方媒体对中国青年的这种恶意歪曲和偏见,与其意识形态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对《中国的秘密》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其目的正是为引导受众对此类文本进行批判式解读,认清隐匿于文本背后的偏见、歧视、歪曲和不公,从而帮助受众对中国青年群体有一个正确且全面的认识。

中国青年群体已经成为中国声音重要的传播者、中国形象重要的塑造者。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正视中国青年群体中存在的心灵空虚、弱势累积、“暮气沉沉”等社会问题[28],并应采取积极审慎的措施帮助部分青年群体树立积极理性的人生观、婚姻观[29]和财富观。另一方面,我们还须继续关注西方媒体对中国青年形象的话语建构,提醒中国受众,尤其是广大的中国青年受众,在此类话语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大步前行,为传播中国的声音,为中国形象的积极塑造,让世界真正认识真实的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朱桂生:浙江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黄建滨: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7][11][17]Fairclough,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2.

[2]周宪.福柯话语理论批判[J].文艺理论研究,2013(1):121-129.

[3]辛斌,高小丽.批评话语分析:目标、方法与动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4):1-5.

[4]Lazar,M.M.Equalising Gender Relations:A Case Study of Double Talk[J].Discourse&Society,1993(4):443-465.

[5]刘文宇,李珍.国外批评性话语分析趋势的可视化分析[J].外语研究,2016(2):39-45.

[6]Fowler,R.Language in the News: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M].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1.

[8]van Dijk,T.Ideology: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8.

[9]Wodak,R.The 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 [A].InR. Wodak & M. Meyer(eds).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1.

[10][12][14][15][16][20][27]熊伟.话语偏见的跨文化分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13]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18]顾青.主流媒体议程设置的新思考[J].新闻战线,2016(1):77-79.

[19]曹茹.新媒介环境中议程设置的变化及其实质[J].河北大学学报,2008(4):119-122.

[21]陈永国.互文性[J].外国文学,2003(1):75-81.

[22][26]洪亚星,董小玉.被仰视的中国:从文本建构到形象塑造—基于纪录片《超级中国》的批评话语分析[J].新闻界,

2015(13):24-29.

[23]王泽霞,杨忠.费尔克劳话语三维模式解读与思考[J].外语研究,2008(3):9-13.

[24][25]梁玉春“.中国崩溃论”:西方的意识形态武器[J].红旗文稿,2015(12):7-10.

[28]王小璐,风笑天.青年何以“暮气沉沉”—基于转型期青年压力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14(1):22-29.

[29]肖武.中国青年婚姻观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6(6):61-68.

本文刊发于《中国青年研究》,经本公众号重新排版,引用请上中国知网下载原文。


    关注 中国青年研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