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术】单身基因

 

今天是520 520 520...





单身基因

今天是个好日子,小编作为一名单身贵族,只得在宿舍避暑防晒,毕竟外面这木热,我怕自己的瓦数超出额定功率(一本正经....)

不管怎么被秀恩爱、喂狗粮,我们还是要祝福人家的嘛,小编在此祝福有对象的蓝同学和有蓝朋友的女童鞋,长长久久,快快乐乐,恩恩爱爱。


单身基因,携带这种基因的人单身的几率比别人高20%。这种基因可以降低大脑中负责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血清素的浓度,使人对亲密关系感到不自在







这种基因可以降低大脑中负责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血清素的浓度,使人对亲密关系感到不自在。这可能导致这个群体从一开始就难以构建交往关系—甚至导致一再分手。

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2]  从将近600名中国高校学生身上提取头发样本,检测分析一种名为5-HTA1的基因,这种基因有两个不同的类型。

携带“G”型基因的人比携带“C”型基因的人单身的可能性更大。“G”组人群中约有60%的人没有交往对象,“C”组的比例为50%。重要的是,这种关联无法用影响交往的其它因素来解释,比如相貌和财富。

这项研究的关键之处似乎在于大脑中5-HT1A基因的作用。

携带“G”型基因的人群产生的血清素较少。血清素与情绪和幸福感有关。

科研人员已经知道,等位基因为“G”的人群感觉难以与他人亲密。

另外,这类人群更容易神经质,出现抑郁 。





请输入标题     bcdef

由于悲观情绪与神经质不利于恋爱关系的构建、品质提升与稳定,所以等位基因G与心理障碍的挂钩可能导致携带者的约会机会减少,或者恋情失败。”

研究人员说,学生比其它群体有更多的时间和自由来构建恋爱关系。

报道称,在人生的其它阶段,别的因素比如父母对于结婚的压力恐怕更有影响力。

尽管如此,他们认为,这项研究“佐证了遗传因素对一定条件下社会关系的构建存在影响”。

有些研究人员说,虽然基因不可避免会影响情感关系,但是它们的作用在多数情况下比较小。

婚恋专家帕姆·斯珀尔说,不必让我们的基因来统治我们的生活。她说:“我知道我们继承的基因会决定我们的一些行为,但是我们总是有选择余地。”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研究基因作用的专家蒂姆·斯佩克特教授对这项研究的说服力提出质疑。

但是,很多研究表明,我们结婚、维系婚姻的几率与拥有的性伴侣的数量通通受到DNA的影响。

尽管如此,基因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这一点只需看看同卵双胞胎就可以了。

他们最开始通常会受到同一类型人的吸引,但是最终确立关系的对象往往是迥然不同的人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专栏编辑:徐皓然


    关注 科大助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