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到底应该咋学?纽约大学价值百万的秘籍全在这里了!

 

在纽大读书,真的体会到新东方那句,从绝望中寻找希望的感觉。...





文 | 张潇潇,未婚单身

在纽约读书的时候,很多人都很好奇,作为文科(艺术)生,在美国读书,花比国内多几倍的钱,还跨了半个地球,背井离乡的,费那么大劲,到底和国内有啥不同?尤其是奇爱葛格,老问我,这喝了几年洋墨水,不一样在哪里呢?

其实我一开始也答不上来到底哪不同,觉得都是电影学嘛,其实也没啥不同,就跟葛格说,就是学习累点,其他也没啥,如果我英语是母语,学习起来肯定轻松加愉快。

直到有一次,整理堆了满坑满谷的文献资料的时候,我收拾出了我当年考过的纽大电影学的毕业考试题,就发给奇爱葛格看。



把鸟语(尽力)翻译成人话是这样婶的:

第一题,根据你看过的电影和文献,简述并评价几场塑造了电影声音研究的学术辩论。

第二题,脑补两位电影理论家之间,关于流媒体视频的撕逼,把它写成论文。

第三题,很多名词最近在学术界挺火的,像什么后殖民主义电影,全球电影,跨国族电影,世界电影,离散电影,少数族群电影等等。这些名词都或多或少地质疑、批评了纯粹的“国族”电影。这些各种各样的跨国族学术研究,都是想让我们换个思路,不再用某国某族为单位,来研究这其中的电影,媒体,和流行文化。在“跨文化语境”下,我们获得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第四题,在电影研究领域,很多对社会性研究对象的工作都聚焦在电影中(比如高富帅和屌丝啊这种)社会分层,和(比如黑白直弯男女这种)身份认同的表现。这孤立了围绕着性别、阶级、民族、国家、性向等一系列因素之间的矛盾。根据你看过的电影和文献,举个具体的电影案例,讨论一下流行的叙事电影,作为一个媒介物,戏剧化上述因素塑造个人身份认同的方式,并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创造出意义的价值。

第五题,现代电视已经超越了传统形式的限制(以前是搞一个电视网,交了电视费,全家人葛优瘫在沙发上看一个节目,现在是搞一个无线网,全家人各自葛优瘫在被窝里,拿手机iPad都各看各的)。哪些前数字化时代的产物(技术,机构,或视听文本)还可以适用于今天的电视?

以上题目选两个,各写一篇最少十页的论文,一周内交。

葛格看完了这些题的反应如下:



葛格当然是谦虚,但其实这几道短短的毕业试题,已经可以很好地说明了美国的电影学的培养风格:题目不偏,不会从学术的犄角旮旯刁难你,也不绕,不会给你设陷阱让你往里跳。考的东西都是你学过的,基本上没有超过纽大四门专业必修课:电影形式与风格、电影理论、电影史和电视史的范畴。但它思路很活,五道题都是脑洞题,如果你是一个死读书的人,基本上每道题都能把你难倒,抠着头皮把头发抓掉也写不出一个字。

就拿第二道题来说吧,这明显是一个电影理论题,背出电影理论家的理论很容易,但要让你大开脑洞,让有生之年从没见过“流媒体”这个新玩意的几个老头子关公战秦琼,你就不仅得理解这些理论家的主张,还要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想,这些理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这个新玩意到底哪些特点符合他们的三观,哪些颠覆了他们的三观?

通过这一道题,从你对辩论者的选择,对辩论的呈现,和最后得出的结论,判卷老师已经能看出你对电影理论的掌握程度,理解的深刻程度,你自己的理论主张,还有最重要的是,你整合提炼信息的能力,和你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几道题,也能看出纽约大学的电影学,或者说美国的洋墨水,与(我想象的)国内教育,从培养思路上的根本不同——不重知识,而重技能



相比来说,纽大的毕业要求是挺宽松的,电影学MA这个项目,你也可以单独找一个老师写论文,但不是必须的。想毕业,就两个要求,一是通过我上面说的毕业考试,(有两次考试机会,两次都没过就自动算挑战失败),二是课程平均分达到B+以上。以上程序五年内完成,一般情况下,两年之内,基本上很少有人读失败的。

但是,纽大平时的学习挺虐的,与(我想象的)国内文科生撸着串看着电影,吃着火锅唱着歌的研究生校园生活相比,纽大的学习就是大写的苦逼。

(我想象的)国内电影学研究生一学期有十几门课,老师会讲授大量的电影学知识,看各种电影。而纽约大学课则不多,每学期只有三门课,除了电影理论、电影电视史等必修课外,剩下的课可以根据兴趣在Academic Advisor的建议下随便选。这个Academic Advisor也是系里的老师,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学术方向、颜值)随便挑。

纽大电影学某学期的课程表
但是这看起来很温柔的三门课,学业其实很繁重,凶残起来分分钟把我这种学渣虐死。

这些看似温柔的凶残课程分两种,一种和国内一样,一个讲台,一堆朝向讲台的椅子,教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瞪眼听,我们叫Lecture。另一种是一个圆桌,教授和学生围坐在一起,每个学生都要发言,一节课好像开了个会,我们专业名词叫Seminar。

先说说Lecture吧,每门课的第一节课,老师会发给学生一个课程大纲样的东西,叫Syllabus,这上面很详细地写了每节课要讲的内容,还有每节课的课!堂!作!业!以及课堂作业的截止日期!是的,你没看错,每节课都有作业!而且还分课前和课后,课前要读一堆阅读材料,课后则要写影评、论文、网上论坛发言等等形式不等的文章。三门课加起来作业就乘以三,每节课读的纯鸟语文章基本上都有一百页左右,三门课就是三百多页,而且都是很学术的拽文嚼字的理论文章。学渣如我,光读这些文献就足以把我读得鸟语花香,茶不思饭不香了。

那你说,读书的东西,不读行嘛?可以,但上课的时候老师提到阅读的内容,你就是一个大写的懵逼,尽管Lecture主要是教授在讲,但也有至少长达40%的时间是学生随时发言,与教授交流反馈学习的状况。你总呆在角落做小透明,用不了两节课就彻底out,跟不上了。

忘了说,课堂发言,是算分的。

更不要提花样繁多的论文和课堂展示作业。

对于论文和课堂展示作业,老师会给一个很细的要求,除了你论文的第一二三段要写什么内容,字号行距是什么,deadline是几号几点几分,还有要引用至少多少篇文献,多少篇是课堂要求你看的,多少篇是你自己看的,不能过多叙述剧情,不能根据个人好恶武断地下结论,第一段最后一句一定要亮明观点等等。如果你选了两门每节课都要交论文的作业,一星期就要交两篇纯鸟语论文,如果赶上三门课都要交作业,deadline分分钟dead得你急掉的头发与眼泪齐飞,脸色与老师无情的朱批一个色。

这还不提更凶残的Seminar,除了课前要读的文献更多之外,教授在课上基本是一个主持人的身份,他不会讲什么,只会让你根据文献讨论,Seminar的课时为四个小时,同学只有十个左右,这种课,就如同参加了一个学术奇葩说。讨论的不仅是书本上讲了什么,还要讨论书本上讲的到底有没有道理,为什么有道理,是不是适用于现在的电影,局限性在哪里,优点又在哪里,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简而言之,这种课,学的不是知识是什么,而是学一个质疑知识的过程。

扯了四个小时,当然也扯不出一个结论,但如果你没把文献读到通透,只读了个一知半解,甚至干脆没读的话,那到你讲的时候你冷场了,分分钟就得到老师用眼神给你的黑猩猩奖章一个,那种想要钻地缝里消失的感觉,体验一次就不会有下一次,更何况你的发言,每一次都和期末成绩挂钩。



没有几周繁忙的学习,就会迎来期中和期末,我本科上大学就没出现过的期中,在美国一个学期甚至有可能两次。期中一般是交一篇中型的论文,大概5-10页,要求也比平时更严格,教授会专门发一个一两页的作业要求给你,不明白可以在规定的办公室时间去问,但是如果写得不符合要求,扣分没商量。

期末更是和期中无缝对接,每门课交一个10-20页的大论文,开题前要和教授讨论,教授点头后要交一个开题报告,甚至有的要你做一个课堂展示阐述你的开题,然后就是漫长的研究和写写写。

虽然很多教授在一门课的最开始就告诉你了最后的作业,但因为做不完的小作业和期中,你一个学期都在打deadline这个怪,也没有太多时间想期末的大作业,期末的三篇大论文累计六十多页一般都是在最后的dead week完成。

因为期末的论文要求比较高,再加上英语不是母语,要改好多语法上的错误,改一稿二稿三稿甚至四五六稿,学渣如我,dead week基本上都是通宵作业,交完论文老命dead掉半条,血槽全空。学期结束的前三天我基本上都是下不了床的状态。

对于我的学渣之痛,我一度是这样以为的:





但后来发现,其实这样的学习强度,对美国本地的学生也不轻松。脸书上同学们的吐槽有,“学院是认为我们不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吗?”“每天早上都不想睁眼,一睁眼就又欠一篇稿子。”

更有压力山大的同学说,早上开车过桥的时候,想着干脆冲到海里算了,这样就再也不用面对deadline了!(因为真狗带了吗?)还有人压力大到去看心理医生,一次谈话心情好没好不知道,但收到500刀的账单后,心情明显更抑郁了。

纽大的图书馆,全封闭栏杆保证学生安全
在纽大读书,真的体会到新东方那句,从绝望中寻找希望的感觉。从绝望中寻找希望后,真的记住了什么知识吗?也许有,但很少,而且那些知识可能在毕业典礼举行之前就还给老师了。由于每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很高(换句话说就是课都叫学生讲了),其实学生能从老师的讲课上获得的硬知识并不多。两年的学习下来,我也并不能做到像奇爱葛格一样博学,阅片无数(有一个吊诡的事情是,我们学业太忙反倒没时间大量看电影),对电影知识如数家珍,信手拈来。但纽大的培养思维,重点根本不在知识的掌握。

因为,在我们所在的信息爆炸时代,知识已经唾手可得了,你想看任何一部电影,读任何一本电影史和电影理论的书,都可以从网上毫无困难的获得。一个电影爱好者,足不出户,也可以每天学到很多知识,也可以写影评。而且,以电影一百多年的历史,所积累的知识,你短短的两年时间也是不可能全记住的。

那纽大教的是什么呢?繁多的阅读量,培养的是你能够快速从一堆信息中抓住重点,整合信息融会贯通的技能;一次次的课堂讨论和论文作业,培养的是你提炼、表达自己观点的技能。从一次次的学术奇葩说中,学会的质疑学术界权威,独立思考的批判性思维;每周高要求的影评,练的则是你分析影片的拉片基本功。

这些都是作为一个电影学者的软实力,是若干年后你与电影爱好者拉开档次的根本技能。片子看得再多,外行只能看热闹,内行才能看门道。没有掩卷之思,书读得再多也是开卷无益。

纽大的奇葩说式魔鬼教学,看起来学生扯了半天好像什么也没学到,但在此消彼长的deadline中,可以练习的是会在今后受益无穷的学术研究能力。而这些能力是你从网上,或者自己k书学不到的。总之,钱没白花,罪没白遭!(我这样自己安慰自己)

更重要的是,这种技能是可迁移的,就算写一个微信公号文,或者做一个什么报告,我也依然用得上多次刻意练习出的写论文的一套方法,把整件事情讲得深入浅出,妙趣横生。

那么,是不是知识就不重要了呢?不是的,成为一个合格的电影研究者,研究生阶段,就像木匠会做小板凳,厨师会做蓑衣黄瓜一样,只代表你有能力入行了,真正的修炼,需要你在毕业之后大量持续的学习。



但电影知识的积累,需要长时间的持续学习。两年时间显然是不够的,纽大的学科设计者也深知此事,所以才授之以渔,用两年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做学术的能力。这样,两年后,拿到毕业证的学生,才可以在毕业后的学习中,保持独立思考。而这份技能,如同武学内功, 是不会被忘记的。相反,它会随着之后的学术训练,知识的积累,继续加强,内化,最终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金庸的《倚天屠龙记》里,讲了张三丰教张无忌学太极的故事,张无忌最初学剑,只记得剑招,慢慢地忘记了剑招,只记得剑意,最后什么都忘了,这些剑法成了他身体的本能。西方的教育家斯金纳也有类似的说法:“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如果说国内研究生的学习,教的是剑招,纽大研究生的学习,则教会了学生剑意。但真正得到教育的本质,都需要学生在毕业后持续苦练,继续修行才行。学到海量知识的学生,会继续看片阅读中悟到学术思维,学到学术思维的学生,也要在继续学习中恶补海量知识,最后一定都是殊途同归的。但前提都是,要在毕业后继续用功才行。毕业季,我也想借启功先生的名言与同一年毕业走向社会同学们共勉:

“入学初识门庭,毕业非同学成。涉世或始今日,立身却在生平。”

谨以此文献给母校毕业季,以及奋斗过的青葱岁月。


视频推介 | 蔡康永是谁?他可以是“台湾最出名的书生”、创造华人电视新历史的名嘴,更拥有一个华语电影中流砥柱的身份。听奇爱博士尹珊珊和康永哥聊他的专属电影哲学,和既快乐又深沉的《“吃吃”的爱》。




推荐 | “文慧园路三号”公号有偿向各位电影达人约稿。详情见:求贤。

购票 | 今晚19:00,德国电影回顾展(点击查看详情)关于“寻找”的动人故事《何处是我家》,阅读原文购票:


    关注 文慧园路三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