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承受自然结果代替惩罚,让孩子自己反思错误

 

我们期待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当他做了后悔的事情,他能反思:“我能做什么事情可以改正我的错误,把过失弥补回来。”而不是“我做的事情证明我毫无价值,该受惩罚。”...

在我们使用新的技巧和孩子沟通时,有没有发现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控制自己,不要回到老路上去。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挖苦、说教、警告、谩骂、威胁的词语已经植入我们的语言当中,因为,我们从小耳濡目染。放弃我们熟悉的东西,并不容易。
我们为什么要惩罚孩子?
“如果不惩罚他们,他们就会逃避管教。”
“有时候,我很生气,没有别的办法。”
“如果不惩罚,孩子怎么知道他做错了,以后不再做。”
“我惩罚儿子,是因为那是他唯一能理解的管教方法。”
那你是否记得自己受罚时的感受?
 “我经常恨我妈妈。我会认为‘她真是一个泼妇’。
之后,我又会有罪恶感。”
  “我会觉得:‘爸爸是对的,我很糟糕,我理应受罚。’”
  “我会幻想我病得厉害,让他们对我的所作所为后悔。”
  “他们真坏,我要报复他们。”


其实家长们都理解了惩罚会带来的感受:敌意、仇恨、抗议、罪恶感、没有价值感、自怜。然而,他们仍然担心。


“如果我放弃惩罚,岂不是让孩子来掌控一切了?”

“我担心没了管教他的最后一招,让我对他无能为力。”
为什么会认为惩罚一个不听管教的孩子是应该的?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不可以让他们承受行为的自然后果?

吉诺特博士说,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让他感到,在一个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

如果孩子继续违抗,这时候,可以惩罚吗?

吉诺特博士说,问题在于,惩罚并不起作用。孩子的精力分散到了如何去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换句话说,惩罚孩子,我们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层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该用什么来代替惩罚?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对不会说话的孩子,当他去摸不能摸得东西时,是不是可以打他的小手?

孩子不会说话不意味着他不会听或者不能理解。小孩子每一分钟都在学习,问题是,他学到的是什么?家长可以选择:重复打他的手,让他知道,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就要被打手;或者像对待一个有自尊的大人一样,给他现在和以后都有用的提示.。抱走孩子或者挪走东西的时候,平静但清楚明确的告诉他:这个东西不能碰,你可以碰别的什么,或你可以怎么用这个东西。多次重复这样的信息,重复信息和重复打手,你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截然不同的。

惩罚是为了教训孩子,孩子的注意力会在做了这件事情之后家长的反应。

承受自然结果是让孩子自己承受这件事情带来的结果,孩子的注意力会在这件事情上。
不要指责和惩罚,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解决
当你发现有东西被损坏了的时候,不要着急的去问“是谁干的”。因为当你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孩子的正常反应都是“撒慌”,他们会说“不是我干的,是妹妹干的,是小狗干的“开始互相指责。这时候你可以让孩子知道你对他们做这件事情是生气的态度,首先让他们知道做这件事情是不对的,然后再利用这个机会让他们知道,事情已经发生了,去互相指责没有任何意义,想办法解决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把孩子的注意力从谁做的转换到如何补救。

塞尔玛•富兰伯格(Selma Fraiberg)博士在她的《奇妙岁月》一书中写到:“孩子需要在一定的阶段感受我们的拒绝。但如果我们的反应过于强烈的话,他会感到所犯的错误让他不再被爱,或者被蔑视,那么我们就在滥用做家长的权利,并有可能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中掺杂了过多的负疚感和嫌弃自我的成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表达自己的立场之后,要告诉孩子怎么修正他的错误。他们经历了自责之后,还要有能恢复的自信,重新认识到自己还是受尊重被爱的。

无论是责备和问罪都必须付出时间、精力和耐性。与其耗费精气神让彼此都更难受,不如,好好考虑 “怎么说”和“说什么”。切忌,家长不要动辄就把最坏的情况摆出来,让自己和孩子无路可退,如果碰到‘强势’顽固的孩子,局面会越来越紧张和尴尬,反而失去了教育的效果,有违初衷。



当然,说话的态度和所说的话一样重要。用诚恳的态度,运用下列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基本就能解决好大部分这类矛盾。

1. 请孩子帮忙。

2. 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

3. 表明你的期望。

4. 提供选择。

5. 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6. 采取行动。

7. 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我们期待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当他做了后悔的事情,他能反思:“我能做什么事情可以改正我的错误,把过失弥补回来。”而不是“我做的事情证明我毫无价值,该受惩罚。”来源:《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推荐阅读
宝宝哭了,是抱还是不抱呢?这个世纪难题有答案了
想要正确夸孩子,先把“聪明、漂亮”这种“假大空”的词收起来吧!
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胆小”的标签, “认生”真不是多大的事儿!
边玩手机边陪孩子是“冷暴力”,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陪同
宝宝中暑后大量饮水其实是误区,正确的做法是……




    关注 优生优育俱乐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