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鹰”翱翔的2017

 

存鹰之心、志在高远...

点击上方
山野杂志
关注我们
转眼
2017只剩下最后一个月了
回头想想
跨年时许下的愿望
你实现了多少?
2017
有这样一群人
从春到秋
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
他们展翅翱翔于
珠峰北坳
团结峰
直到卓奥友峰……
他们的名字
叫做“山鹰社”


山鹰社

北京大学山鹰社,成立于1989年4月1日,是中国首家以登山、攀岩为主要活动的学生社团。社团以走向自然、征服自我、不畏艰难、勇于进取、追求卓越为宗旨。

3

5

珠峰北坳
5月3日上午7:00,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的5名队员成功到达海拔7028米的珠峰北坳营地,其余6人均到达海拔7000米的高度。随后所有队员安全下撤,顺利达成此次活动的基本目标,为2018年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珠峰攀登积累经验。



北坳是珠峰和其北部的章子峰之间的一道马鞍般的坳谷,也是沿东绒布冰川地带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必经之路,被誉为珠穆朗玛峰的“大门”。路线虽不长,但攀登难度较大,北坳的攀登路线平均坡度达45度,这里堆积着深不可测的万年冰雪,潜伏着无数冰崩和雪崩结构,这里的最大坡度有75度。北坳攀登对攀登者来说,在各个方面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4月23日,北大珠峰登山队全体队员带着母校的祝福启程,开始按部就班的攀登活动。队员郭佳明记录的日程安排粗线条地勾勒出整个攀登活动的具体脉络:

4月23日,抵达拉萨,入住西藏登山学校,

4月24日,在拉萨适应;

4月25日,抵达日喀则;

4月26日,抵达定日县;

4月27日,抵达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

4月28日,在珠峰大本营周围进行适应性徒步;

4月29日,在珠峰大本营附近适应性徒步;

4月30日,出发前往5800米营地;

5月1日,出发前往6500米营地;

5月2日,抵达6600米换鞋处进行适应性徒步;

5月3日,冲顶7028米北坳营地,当日撤回6500米营地;

5月4日,下撤返回大本营;

此次北坳攀登结束当天正好是5月4日,这一天也是北京大学119周年校庆日。学校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北大珠峰登山队的攀登活动,为登山队提供了很多支持,也对队员们抱有非常高的期待。“出发前,校方希望我们能在校庆日当天从珠峰传递我们对母校的祝福,这同样也是我们登山队所有人的心愿。”郭佳明表示。


25

7

团结峰


7月25日,北京大学登山队结束2017年暑期在团结峰的攀登活动,安全出山。



团结峰位于青海省海西自治州天峻县哈拉湖北侧,海拔5827米(或5808米)。是祁连山脉最高峰,也是甘、青两省边界上的最高峰。

在此次攀登过程中,队员们完成了各自雪山训练目标的前提下,尤其是4名新队员在很大程度上拥有了完整的雪山体验并加深了对雪山的认识,最终全员安全返回,留下了团结峰北侧为数不多的珍贵资料,为登山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圆满完成了暑期攀登活动。
1

10

卓奥友峰




10 月1 日早晨8 时48 分,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14 名队员全部成功登顶海拔8201 米的卓奥友峰,为祖国68 岁华诞送上国庆当天海拔最高的祝福。这次攀登也是明年北大120 周年校庆珠峰攀登活动前的最后一站预备攀登。
19年前的荣光,28年的担当



2018 年北京大学将迎来120 周年校庆,值此双甲子之庆,北京大学计划组织山鹰社在校学生、北大在职教工及知名校友,以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方式为母校120 周年校庆献礼,而这次攀登卓奥友,则是珠峰攀登前筹备过程中的最后一站。

珠峰攀登的项目早在2016 年2 月就在北大正式立项启动了,立项之初要决定筹备前期的预备攀登时,没有任何争议,所有人对8000 米山峰的选择都是卓奥友。一方面是因为卓奥友的技术特点和难度比较适合,更重要的则是因为卓奥友对山鹰社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1998 年北京大学百周年校庆之际,刚刚9 岁的山鹰社选择用自己的方式为母校献礼——攀登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依靠不到20 名在校学生和毕业老社员自己修路、运输、建营,最终成功以无氧的形式登顶,而这也是中国民间登山团体第一次登顶8000 米级山峰。



1998 年的登山队长——曹峻今年也随队一起攀登了卓奥友峰,并再次作为队长带队出发。唯一不一样的是,今年曹峻终于不用因学校对队伍安全的担心而只能呆在大本营指挥了,可以作为冲顶队的一员亲自登上顶峰。在邻近顶峰时,卓奥友登山队的队员们也纷纷停下了脚步,让这位山鹰社历史上第二任社长也是最受敬仰的社长率先登顶。



28 年前,山鹰社自成立之初便一直引领着我国民间登山事业的发展,这份历史的厚重感可以说是山鹰社最宝贵的财富。在山鹰社建社之初的十年,首登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峰、黄河源头阿尼玛卿峰,还攀登了包括念青唐古拉中央峰、慕士塔格峰在内的一系列7000 米级雪山,山鹰社在不断地用实际行动为中国民间登山书写新篇章、新高度。



但随着登山事业的发展和商业攀登的日益成熟,继续在高度和难度上引领中国民间登山的发展,对学生攀登组织来说越来越难也越发没有必要。山鹰社参与此次2018 珠峰攀登行动其实也是另一种尝试,希望在攀登之余,更能为社会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攀登。攀登珠峰既是展现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勇于进取、征服自我的攀登精神,同时也是在展现追求卓越、敢为天下先的北大精神。

北大范儿的攀登

按照组织此次卓奥友攀登活动的西藏雅拉香波探险服务公司总经理桑珠的话来说,北大这个团非常不一样。有时候会很奇怪,不按常理出牌,每年都会有其他商业队客户为了谁可以到A 组第一个冲顶争得不可开交,北大的攀登者反倒会主动让出去A 组的机会,主动申请去晚一天冲顶的B 组。而当最后安排的冲顶日期赶上了国庆日,对于主动去B 组的队员们则是另一种“傻人有傻福”了,也因此队伍最终得以成功在顶峰为祖国的生日送上最高祝福。



在每日的攀登中,北大人也总会做些不一样的事,下撤途中大家都会清理沿途的垃圾。从海拔5350 米的中间营地回大本营的路上,由于垃圾太多,没有办法一次全部带下山,登山队在厉伟师兄的组织下将捡到的绝大多数垃圾放到了路边,第二天放弃了在大本营休整的机会重新上山,组织车辆将清理出来的数百斤垃圾带下山。

捡垃圾的氛围也感染了周围的人,探险公司随队的向导和摄像以及两名西藏登山学校的学员都变成了捡垃圾的先锋,体能最好的他们战果也最丰富;沿路施工的工人也开始帮忙清洁环境并保证不再乱扔垃圾;过路的边防武警官兵也帮忙把垃圾一起带下山……在高原捡垃圾是一项远比走路累得多的体力活,但筋疲力尽之后大家却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在攀登周期内每一天的傍晚时分,登山队还会组织“讲一讲”活动,每次确定一个主题,由队中的一名老校友主持开讲。从雪山地形地貌、创业故事、人类中心主义,到人工智能,甚至西方美术史……



每一晚的讨论,都令所有队员意犹未尽,获益匪浅。一群年龄从“60 后”跨越至“90 后”的登山者,在茫茫雪山深处畅谈天地古今,在氧气稀薄地带碰撞思想火花——“这很北大”!

登山过程中,北大学生们还与藏族向导结成了语言学习小组。登山队中的学生基本都是“95 后”,恰好与随队的两名西藏登山学校藏族女学员同龄。白天拉练途中,学生们会教他们英语,晚上他们再教学生们藏语。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队伍中便有队员已经掌握了藏文字母的基本拼读规则,而补充了许多日常生活用语和登山专用名词后,相信两名登山学校的女学员也离自己的西藏第一批女向导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当一群北大人凑在一起做什么事的时候,外界一定很快就能辨别出来他们,并不是所谓北大这个金字招牌带来的任何光环,而是这群人的举手投足背后,都不会忘记在北大感受到的治学精神和家国情怀,不会忘记北大这两个字赋予他们的责任与担当。

攀登本身是最好的教育



相比起19 年前的百周年校庆卓奥友攀登,这次的攀登算得上是五星级待遇了。1998 年攀登时,除了一名在大本营指导攀登的技术顾问外,没有一名高山向导一起攀登。所有的装备都是队员自己运输上山的,还需要自己完成修路任务;全队只携带了两瓶医用氧气,只有最后承担冲顶任务的三名队员在最后一个突击营地里,一人抱一会儿氧气瓶享受了一下“弥散式供氧”。而这一次参与西藏雅拉香波探险服务公司组织的攀登活动,队员们连以前暑期攀登中例行的轮流在大本营做饭任务都可以省去。但是在这样一座大山面前,任务的减少丝毫没有降低登山过程中的教育意义。



卓奥友峰最终的冲顶是从海拔6900米的C2 营地启程,任何一座山峰的1100 米高差对攀登者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何况是在8000 米的高度。所有的学生队员之前到达的最高高度都是7028 米,这一次却要在6900 米无氧过夜,难度可想而知。所有人无一例外都在攀登过程中,尤其是冲顶时碰到了不少困难。绝大多数人都一宿没睡着,有些人甚至连续两晚基本都是醒着的状态,有的腹泻,有的呕吐,有的因为高反的痛苦呻吟了一夜,还有的因为氧气面罩呼出来的水蒸气结冰而没法拉动衣服拉链。



这其中最不易的当属队伍中唯一的女生——法学院学生魏伟,女孩子本来在体力和末梢循环方面就有更大的挑战,这一次在冲顶前两天的时候偏偏赶上了魏伟的生理期,所幸她不负众望,最终成功登顶,成为了北大第一位登顶8000 米高度的女校友。还记得一位校友在“讲一讲”活动分享时总结过的登山意义:“现代人生活太舒适后总要找一点虐的东西挑战身心,这样既是在磨练意志,也才能更懂得珍惜生活中的美好。”

山鹰社28 年历史上一共组织过针对25座山峰的39 次攀登。要说本次攀登和过去的38 次最大的不同,肯定当属校友们的加入。与这些人生阅历丰富的校友们一起登山处处可以从无字句处读书。教职工队的赵东岩老师从大本营开始连续7 个晚上基本没有睡着;校友队的方翔一直咳嗽得很严重;杨东杰校友最后一天下撤时,走了将近24 个小时,甚至有一段是在向导的搀扶下走下来的,但是校友们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都让我们平常几乎察觉不到他们不适的状态。



除了对自身和外界困难的挑战外,在基本与世隔绝的环境里体验几天的集体孤独也是登山过程中给人的别样体验和学习。2018 北京大学珠峰攀登活动的总指挥黄怒波校友就讲到,他自己每次去山里都会是一次对工作生活的放空和总结,在高山这种大自然环境下密集思考,每次下山后都可以焕发新生。这次黄怒波校友就带了40 多本书同行,而和大家交流时的频繁引经据典,也让大家感受到了这位北大中文系师兄的风采。“登山的时候更容易了解自我,认清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渺小。但认清自己的渺小后也就无所畏惧了”,他说道。



本次随队攀登的山鹰社指导老师钱俊伟一直在研究户外教育类的课题。将我们在登山过程中的这些感悟总结并辐射放大,让更多人能受到教育和感染,这一直是钱老师和很多户外工作者的追求,也是北京大学明年开展珠峰攀登活动的终极目标。希望在明年春季攀登季,北京大学可以成为第一支登顶珠峰的业余大学生团体;也希望登山队可以重新向世界诠释追求卓越、敢为天下先的北大精神和存鹰之心、志在高远的山鹰精神;希望山鹰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文字:赵万荣、史卫静;图片: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北京大学山鹰社)

“山鹰”的2018


(本文刊载于2017年11月刊《山野》杂志,敬请关注)
杂志征订





为了答谢读者们对《山野》的厚爱,从即日起, 订阅 2018年全年《山野》 杂志,赠送价值 179 元 ozark 品牌户外双肩背包一个。数量有限,欲购从速!
(商品图片仅供参考,最终以实物为准)


订阅电话:010-67154355

QQ:1423376587

(赠品将随 2018 年 1 月刊杂志寄出。赠送活动截止日期为 2017 年 12 月 31 日,以汇款时间为准)

【本期编辑:朱叶】

往期精彩
【中国攀岩 三十而立】因为有你们,中国攀岩的未来光明可期!

【中国攀岩 三十而立】他们,是中国攀岩不可忽视的力量

【重庆黔江】热情观众、美食美景、民俗表演,这一场山马不要太嗨哦!

《山野》杂志,与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共成长!热线:01067154355,投稿邮箱:shanyecma@qq.com


    关注 山野杂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