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上添花】发一条短信客户主动来买期缴长险;另一边:用心发短信,却被客户嫌弃,冰火两重天,究竟怎么了?

 

短信,看似落伍的工具,用心经营,焕发了新的活力!...





热烈欢迎张瑾老师来到财保视点,她智慧和独到的观点,创新及精彩的想法,一定会给你启迪!让我们一起进入【瑾上添花】!



短信,看似落伍的工具,用心经营,焕发新的活力。
给某银行的理财经理团队,讲授《存量客户盘活与维护》的课程,课间,一位姐姐走到我的面前,打开手机,给我看了这样的短信交流内容,如图:(点击图片可放大)


透过图片,相信可以感受这位理财经理的无奈与沮丧,过往他们在接受服务营销类课程的时候,被告知,短信是进行客户维护非常好的手段,可以宣传产品,也可以进行投资者教育的传播,是,没错。只是,为何,理财经理的用意是好的,却被客户厌恶呢?

我们先从宏观再到微观,一一探讨……
曾几何时,短信是人际交往里,非常受欢迎的形式,在没有特别复杂的交流内容的前提下,用短信很便捷又经济;不像电话,挂了以后,谈话的内容无法保存。

短信则不然,可以永久保留,你看,青年男女恋爱期间,文笔好的,不输给一首首情真意切的小诗,简直就是行走的丘比特,悉心记录,留待日后回味;

逢年过节,短信更是大行其道,平时不怎么联系的亲人朋友,彼此收到祝福信息,感受到的是情意与惦念,也挺好。

然而,时代的车轮呼啸而至今日,不得不承认,短信的江山已日暮,被微信取而代之,据我能够查到的数据,腾讯2017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微信的月活用户已达9.63亿,庞大的社交流量已转移。那么短信平台的发送内容,变成什么样了呢?


一张是我的熟人发到朋友圈的截图,另一张是我随机拿起自己的手机,把我收到的最新短信也截了张图,很明显,现如今,短信已经沦为广告发放的平台,还有就是:由电脑统一发送的,甚至能感受到软件与科技带来的,标准与划一的冷冷的生日祝福。

基于此,客户对于短信的感知就是:没有专属性,没有针对性,就像你身边贴在墙上的俯首皆是的小广告,让客户很容易忽视,严重的还会拉黑屏蔽我们。

同时,不经允许就能接收到一些不是特别有价值的信息,很容易,客户视为一种干扰,甚至是烦躁厌恶。
我们再从微观看这位姐姐经历了什么?

这条群发短信的内容如下:
[××银行]痛惜!九寨沟地震,493个受伤名单中,仅12人有保险。人生有三大风险,我们谁都无法逃避:意外总是突如其来,疾病总是不请自来,养老总是如期而来,在风险系数如此高的生存环境中,一旦发生风险就悔之不及。没人能知道明天和意外谁先来。未雨绸缪,与其痛心疾首,不如早作准备。保险是后路,在春风得意时步好局,才能四面楚歌时有条路。请不要在风雨来临时才想到当初你所拒绝的………………保险!您的专属理财经理××13×××××××××
首先,这位理财经理的用意是非常好的,对了,我必须要夸赞一下她,就职理财经理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年近五旬,却依然通过坚苦的努力,拿下了银行理财经理的很多专业资质考试,最重要的是,她非常得积极与乐观,对工作也是很投入,这个关于群发短信的困惑,就是她课间来询问我的,对于学习非常主动。

我想:这条短信的内容,应该是她们代理的保险公司的同事编辑的,她觉得不错就进行了转发,心想:这不是要进行投资者教育吗?嗯,我要群发给我的客户。

我们再一起分析下客户在收到这条短信时的心理动态:

1,虽然对于我们,短信是群发的,但是,对于收到短信的人,那种感受却是一对一的,也就是说,客户的第一感观是,这条短信是针对我的(这略略区别于纯粹的广告,尤其这条,有事件有叙述,很有代入感。);

2,当时,九寨沟地震刚刚过去一周,举国哀悼,这毕竟是一件哀伤的事情,也就是说,那种情绪低谷还没有过去,客户收到这样的信息,多少不会引发愉悦的情绪,因为最后落脚点是保险,多少又会让人觉得有点蹭热点做推销的感觉(还不是让人开心的热点),我们不是在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却利用这份悲伤做推销,目的性太强,缺乏情感温度;

3, 短信中的这句话“请不要在风雨来临时才想到当初你所拒绝的………………保险!”我猜测将客户的不满情绪推向了高潮,仿佛在暗示客户:你曾经是拒绝保险的、不明智的,因为你的拒绝,风险将会降临到你的头上。这,确实让人看了不舒服。因此,客户才会有烦躁情绪产生。

很显然这条短信的内容,一定是保险公司的同事编辑的,主题是不可预知的突发的自然灾害,怎么还扯上了养老与疾病,信息量多而杂,期待面面俱到,结果面太广,反而都是蜻蜓点水。

我经常在课堂上提到:发短信也好,朋友圈也好,甚至是电话邀约的理由,为了增加吸引力,很多理财经理会忍不住设计很多内容,希望总有一条能说服客户,殊不知,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与其多而浅,不如,少而深,既彰显我们的用心,也可以更聚焦,从而编写的更有吸引力。

如果,给这条短信做个小小手术,你会从哪下手呢?

首先,发送时机,可以再等等,(如一个月或二个月以后)待这种哀伤的情绪淡化

其次,尽量不要在短信里发,可以发到朋友圈,因为朋友圈,给到客户的直观体验更像是一对多,不是针对某一个客户发送,如果客户看到,最多觉得有些许不悦,不至于厌烦;

最后,内容更聚焦,更有情感温度,提保险可以再含蓄些,最好与理财有关联,毕竟咱们不是保险公司的人,咱们是银行的理财经理。

试着这样修改一下:
二个月前刚刚发生的九寨沟地震,举国哀恸,我们为那些逝去的手足同胞默默祈福,19个悲痛欲绝痛失亲人的家庭,愿生者坚强、逝者安息!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金融从业人员,当得知:众多死伤者名单中,仅十多人得到了保险的保障,深感自己肩上的重任与使命之迫切,当家庭遭遇突发重创时,没有完善的保险规划,所有财富积累,都将付诸东流。因此,无论保险理念的普及,还是在给客户资产配置时,进行不可或缺的风险管理规划,都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只是抛砖引玉,你们重新写的一定比我精彩。


如果定位就是投资者教育帖,那么,即使在最后,最好都不要提产品,这只是在为日后推产品做铺垫。
我们都知道:对于银行利润率贡献不高的低效客户,(不仅仅看资产量,我们还强调是经过了综合的判断以后)群发短信,是我们节约时间与成本的批量维护的方式之一。

对于中高端客户,我更推崇的还是单独发给客户的定制化的信息,那种效果绝对无可比拟,只是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篇幅有限,可以另行撰文)我们在这里还是主要讨论群发的短信,可以怎样更有效果,点开率更高?

1, 虽然是群发, 尽量加上客户的姓名,不要统称“尊敬的先生/女士”。不是有句话嘛:“这世上最美丽的文字与声音就是自己的名字。当然这可能需要银行平台的技术支撑。

我收到的,有家股份制银行的群发短信,会在短信前面加上:“亲爱的张瑾”,把女士都省了,反而让我觉得很特别、亲切。你也许会说:如果是老人家,谁受得了这称谓啊?那是不是又给了我们一个提醒,就算是群发信息,也请根据信息内容与类别,稍微细分下客户群。

2,短信内容丰富多样,如:天气变化温馨提醒、日常养生小常识、节气祝福、周末祝福、幽默的小笑话等等,让客户感知我们是一个丰富有趣的人;

3, 获嘉奖信息

[心怀感激与您分享]:因有您的厚爱与支持,我获得××××年××分行第一季度销售精英奖,并于本月9日参加××旅游,此期间如遇业务办理,可请我同事小×协助:电话:××××××××将为您提供帮助!您的理财经理:×××

这是我收到的一位做服务很有特色与心得的理财经理的群发短信,这条短信传递了三方面的信息:

第一,表达感恩,我能有今天的成绩,有赖于客户您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这样就把客户也变成了与我们一条战线的盟友,进一步增进彼此的感情;

第二,赋予了客户极大的成就感,客户体验是:哇,我是这么有价值感,我还可以成就别人,这种感觉太棒了,以后继续。哈哈,想要的都来了吧;

第三,服务跟进告知:客户会觉得,这位理财经理非常细心与周到,是个值得信赖的人。

总结一句,现在的银行业已经从过往的注重客户体验,进阶到注重客户的参与感,因此,这种感恩回馈加细致服务的短信,不妨在工作中多些留意与设计,效果非常显著,事实上,这位小伙伴从外包的员工,至正式员工;从普通厅堂的理财经理再到贵宾理财经理,不断晋升。而他的优质服务与不断攀升的业绩就是最好的证明。

4,节日祝福

千万不要复制粘贴,“原创、原创、原创!”自己编写,客户能感觉到我们在用心与情感做事而不是在应付。

5,产品短信

产品信息还是要的,其实这也是我们所有工作希望带来的结果,只是,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东东叫“软文”吗?就是说,一篇广告文案,也可以带来诸多价值,要么是知识普及,要么是新的理念,要么是情感共鸣……总之,软文也可以写得很走心与打动人,那么,产品短信就是简版的软文,这是我们可以追求的目标。

记得有一次,周日,刚给某银行讲完课,周一,一位理财经理把我在课堂上示范的一条信息加以修改,群发了一条短信,令TA怎么都没有想到的是:仅仅是这条与之前略有不同的短信,有位客户居然主动来网点咨询,结果成交了一单期缴长期保险,这令她非常惊喜,也让她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这就是我标题提到的案例。

你可能会好奇,究竟是什么内容啊,这么神奇?其实啊,没有那么高深,短信内容只不过没有只是介绍产品,而是在短信前半部大概阐述分析了一下:根据相关文献中提到的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利率的走势等,提出:积极配置中长期产品的必要性与优势而已。

这就符合了我一直强调的思路:先探询到客户的需求,或正向的(憧憬)或刺到痛点(危机),然后产品只是解决方案之一,这才是作为客户理财顾问的我们,不是产品推销员该干的事儿。



你可能已经习惯了,利用银行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每天群发产品信息,是的,每天都在做着看似标准而正确的事儿,我们只是关注做了,那从现在开始,可不可以再多关注一点:那就是:不止做了,怎样可以做得更好。其实“好”这个标准,在服务营销这个属于社会科学的领域,很难届定,没有明确的标准。

但是有一点,可以试着去衡量:那就是,你所做的这些细枝末节,是在优化你在客户心中的形象,增进好感度与情感深度,还是在不知不觉中递减,而这一切,且不论专业度,只那一份全情投入与用心,就足以让客户有所感知,与君共勉!
Ps:文章写完以后:开篇提到的那位迷茫的姐姐,给我发来微信截图:


她说:听完我的课程,迎来当地的第一场雪,她就群发了上图中的一条关怀短信,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曾经被嫌弃和厌烦的她,居然很快收到了客户的回复:“谢,经理”。她告诉我:“虽然只这简单的三个字,却让她感动非凡,也因此,有了坚持做下去的勇气与动力。(如下图,我与她的微信对话:)



其实,我更感慨:在遭遇了客户的拒绝和厌烦以后,这位姐姐依然那么积极与乐观,且用自己超强的行动力去践行,这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简单用心去做、拥抱一些小小的改变,是勇气,更是治愈内心焦虑的良药。


温暖的树洞,等着你的光临


热爱生活、偶尔码字的金融培训师,正在学习心理学的道路上狂奔。愿可以写出与您共鸣的文字,一起领略大千世界的美好。

点击二维码

进入心灵树洞




    关注 财保视点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