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中面皮到蔡侯造纸

 

寻找质朴生活,回到安静阅读:点击上方x26quot;读书村x26quot;↑订阅...



寻找质朴生活,回到安静阅读:点"读书村"↑订阅



   推荐一篇往期精彩好文↓   

吃饭当中,老板娘走过来,问我味道咋样,我听出了她的陇原话,浓浓乡音让我有种近乡情怯的情愫,我没敢问她客居何方,从哪里来。

在异乡能吃到一碗乡音面,其意义也非一碗面能抵。家乡离这几千里加之又分属长江黄河流域,水质气候的不同,自然味道也有差别。即使色香味不全,能吃到家乡人做的面食,已是幸福满满。

兰州牛肉面可谓名震饮食界,让外地望其兴叹的食客妒忌。这份殊荣,来之不易。相信只要诚实经营,一定会收获颇丰。

走出小饭店,我仍沉迷在高兴中,今天的这碗“乡音面”给我很多感悟。故乡虽在千里之外,但在这里大街小巷乡音回绕,异乡似故乡,情长百业旺,老乡们在这里安居兴业,有做家电也有经营餐饮的……

——任宏斌:《兰州,一碗面……》
从汉中面皮到蔡侯造纸
文 | 刘章建
紧靠着秦岭和汉江,汉中地区鱼米之乡的称谓绝非浪得虚名。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然的。可是,米一多,2000多年前的汉中巧妇们自然就极尽厨娘之能事,踅摸出一个“面皮”,当饭可以畅快果腹,当菜亦博众人好评。

关于汉中面皮的传说,竟达13种之多。虽则说法缘由不同,但汉中盛产大米和面皮源于秦汉时期的推论,却惊人地相似。那么,就这么厚重成秦岭一样、悠远成汉江一般,历经2000多年大浪淘沙而滞留在寻常百姓口舌之端的面皮,究竟是依照了什么传承的秘密,而不显山不露水地仅仅静卧在汉中这一隅,所独有的呢?首先,是水。汉中地处汉江河源头,水质清冽,甘甜润泽,是制作面皮的关键材料;其次,是稻。汉中盆地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汉水横贯全境,沃野千里,是全国水稻单产最高的地区之一,盛产“贵朝”米,是蒸面皮的“专属”食材;再次,气候因素的影响。汉中地处北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体湿润。这样的气候环境,有机地促进面皮这种吃食的不断推广应用。——这绝不是凭空臆断。八十年代之前,在汉中农村,几乎家家都有石磨,是专门磨米浆,泡制面皮这个吃食用的,当然还有其他多种用途。

面皮的制作,大约有这样一些工序:选米、淘沙、浸泡、磨浆、蒸煮、揭笼、扣笼、冷却、切条等,很讲究。等一切停当,拌上佐料,吃起来筋丝柔韧,软而不断,口感极好。端得是汉中独一无二的地道货。
南方潮汕的朋友老蔡来洋县,我专门带他去龙亭的蔡伦墓祠游玩。老蔡是个书法兼写作的杂家,见了造纸的来龙去脉和“玄机”——将蓑草、麻头、破布等原料经水浸、切碎、洗涤、蒸煮、漂洗、舂捣、加水配成悬浮的浆液、捞取纸浆、干燥后即成为纸张。……他很激动,没忍住技痒,就着手工制造的“蔡伦纸”,意气风发,挥毫疾书。

这是南方墨客骚人老蔡邂逅了“龙亭侯”蔡伦后,才有的情感释放和恣意放荡,是真性情的流露,是真名士的做派,也算是同宗归根、一脉华夏蔡氏的荣耀。

在那样一个书写需要依靠大量丝绸和大批竹简的时代,是多么急需一种轻便的物质去替换留下文字的载体呢?丝绸贵重而竹简,都是奢华而笨重的。

瓶颈在哪里呢?我们能不能这样设想:某一日,蔡伦偶然在吃面皮的间隙,透过面皮制作工艺就灵光一闪,攻破了造纸的“玄机”,从而不断尝试,发明了“蔡伦纸”的呢?

……
究其实,这些都是不需要我们费尽心思,刨根问底的了。人类的先祖,从直立行走到使用石器,从风餐露到钻木取火,从野果围猎到播种稼禾,从洞穴居住到草庐宿居,从结绳记事到仓硕造字,从大禹治水到仰韶文化……洋洋洒洒,不胜枚举。不断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改善了民生,升华了民智。这,是劳动的结晶,是社会阶层不断进步的标志。

这样论起来,汉中面皮与蔡侯造纸,两者之间必然有割舍不断的因果关系。说穿了,都是一脉相承的民间智慧的结晶;都是从一种物质到另一种物质的转变和改善。唯一不同的是,大米变成面皮,是物质丰富了之后人舌尖上的美好享受;而树皮变成纸张,却是文明进步了之后人的思想上美好享受;从口福之乐到心灵之乐,一种工艺的改进,两种物质的进化,足以说明,汉中这个地方历史文化的厚重。
—END—
【本文作者】刘章建,读书村专栏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90年代末期开始创作,在报刊和网络发表有散文、小说、杂文等。出版散文集《行走的记忆》、杂文集《英雄不问出处》等。现居陕西洋县。
点读刘章建最新文章:
·儿时的面皮
·金银不换是天水
·领掌
·关于农具以及蔡伦纸的断想
·立春这一天


读书村dushucun2015—鲜活·有质地·接地气
主持人:丁小村
联系QQ及邮箱:12545194@qq.com
微信扫描或者长按下边二维码订阅《丁小村》
有趣、有质、有味儿:文艺的、思想的、感性的
点击下面“原文阅读”阅读有趣的文章


    关注 读书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