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石板和石笔写字

 

特约作者:暖暖

我也有一块石板。是姐姐哥哥用下的。这块石板到了我手里时,不仅没有木头框(可能原来也没有),边上还豁沟打沿,石板上头,还有一道又一道擦不掉的划痕。...







欢迎投稿

讲述原平精彩故事    展示原平锦绣河山

介绍原平经典风物    弘扬原平菁华文化

长期征稿,附带图片,欢迎原创首发。

邮箱:718070459@qq.com  微信:zhtixj

作者:暖    暖


我刚上学那会,班里几乎每个人都有石板和石笔。

石板是一种天然石料做成的薄板,颜色青黑。后来查阅资料,说石板长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厚度在0.5厘米到0.8厘米。但当时是不懂这些的。

石笔也是种天然石料,专门用来在石板上写字,有筷子那样粗,长短呢,大约有三寸左右。

上课时,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我们用石笔在石板上练习。写生字,抄课文,立算式……

下课了,在石板上画丁老头:……一棵鸡蛋三毛三,三根韭菜八分钱……

那时候的一块石板,相当于今天的拼音本、生字本、草稿本等很多本。

没有本吗?

也有。

有一种类似于塑料纸的本,好像只有一两页,上头写满字或什么后,翻起来,写好的东西就会消失,能反复用。这种本,只用过不长时间就不见了。现在记不清这叫什么本。

还有粉莲纸订的本。把一张粉莲纸叠成32开大小,用剪刀或铅笔刀裁通纸连的地方,分出光面涩面,再用针线缝好,成了。

这种本,是要做正式作业本的,正面写完了,再写背面,两面都写得密密麻麻了才算。



再说石板。

有的同学石板好阔,周围有木头镶着的一圈框。为了携带方便,木框上还拴着细绳。这样,平时上下学时,就能把石板挂在肩上。也有把石板绳套在脖子上的同学,跑起来时,石板在肚子前直晃荡。

我也有一块石板。是姐姐哥哥用下的。这块石板到了我手里时,不仅没有木头框(可能原来也没有),边上还豁沟打沿,石板上头,还有一道又一道擦不掉的划痕。

这样的石板,写上字不清楚不说,还硌手得很。但让家里买一块新石板是不可能的,哪有多余的钱呢?

就这样凑合用吧。虽然羡慕那些有新石板的同学,但这羡慕也只在心里一掠而过。直到我发现坐在我前边的毛娃又换了一块新石板。

毛娃家和我家离得不远,他家在湾前,我家在湾里。我们上下学常碰到一起,因为有这点交情,平时我问他借一下石笔,或者借橡皮用用,也是常有的事。

那天下午上自习课时,我看见他暂时不用新石板,就觍着脸拿了过来。

新石板果然好,石板上黑幽幽的,边框的木头摸上去,光滑得很。用石笔在上头轻轻一写,字就很清晰了。

然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我摩挲的时候,石板滑脱手掉在了地上,虽然镶有木框边,但石板还是在中间裂开了一条大缝。

半天,毛娃嘟囔了一句:这石板还是我爸爸托人从定襄捎回来的。

我赔你块新石板吧。我半天才反应过来。



一段异常沉重的日子开始了。

每天放学后,我和毛娃总是一前一后走着回家,走到他家街门口的时候,他总是停住,提醒我:明天可要给我拿上新石板了。

他的声音低低的,很为难的样子。现在想来,估计他是因为不好意思,捱到我们快要分开时,才不得已提醒我。

他说完后,会迅速跑进他家街门。

我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里,心中充满了说不出的感觉。那是冬天,下午三四点钟的太阳,已斜落在西边。

多年以后,我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才找到一个匹配当时心境的形容词:无力。

我无力赔偿别人的巨额财产,我也不敢向家里人求助,甚至没想过跟家里人说出来试试看。

大了后,有一次我在书里看到一句话:婴儿的每一次痛哭,都是因为他觉得了此前从未有过的难受。

这句话一下就击中了我。

回头看,那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但在当时那个年纪和环境,那些压力和痛苦,真的是莫大的阴影。

还应该提一下那件事的结局,很多天后,毛娃对我说:我跟家里说了,是我自己打烂的,你不用赔我了。

当时,我心情复杂地哭了。



说说石笔吧。

石笔村里的供销社也卖,花上几分钱就能买一根,但就这几分钱的石笔,也不能敞开来用。

但我有补充石笔不足的办法。

从我家到姥娘家,中间要路过两个村,保成庄和西神头。出了保成庄朝西神头走的路上,有一段路颜色是暗红的,和周围的土黄色截然不同。

我每次走到那儿总要停下来,细细挑一些比较圆润的石头代替石笔。这种石头写在石板上的字,白中掺杂着红道,石板经常被滑出了一道一道擦不掉的白痕……

还有一种“笔笔土”,也能代替石笔写字。

那时人们盖房,是用淋好的稀白灰勾墙缝。我常从墙缝抠下干白灰来,代替石笔在石板上写字。这种干白灰,人们叫“笔笔土”。

又过了几年,日子好像不那么紧巴了,我们用纸本的时候也越来越多了,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把石板和石笔抛在一边了。

到如今,石板和石笔已成为尚不算太古老的记忆。

岁月更迭,新旧交替,我们终究还是要选择那些更有价值的替代。无可厚非。

只是想起这些曾经的过往,不论是甜蜜的,还是苦涩的,心中还是有说不清的滋味。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暖暖,本名任高敏,70后,祖籍原平南村,现居怀仁。



更多精彩,请点击下方蓝字:

【征文 | 快乐崇拜(原平  高英)】

【征文 | 想起他,心情很复杂(原平  暖暖)】

【征文 | 人生难得是良师(原平  刘建英)】

【征文 | 难忘全才贺老师(原平  贾政卿)】

【征文 | 妈妈恩师——余代碧(原平  赵晓霞)】














    关注 原平故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