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这些症状,当心湿气缠身!一粥加一水,祛湿补血最养人!

 



人民健康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一切为了人民幸福

关注

湿气被称为“万恶之邪”“万病之源”。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人体的湿气过重时,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身体湿气重的症状有哪些?
经常会听见人们这样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其实这句话是形容人体内的湿气过重,让人的精神无法提起来,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的。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与寒在一起,称为湿寒;与热在一起,被称为湿热;与风在一起,被称为风湿;与暑在一起,被称为暑湿。湿邪如不去除,病情迁延难愈,体内是否有湿气,可从以下五大信号判断。

信号一:舌苔厚腻

假如照镜子的时候,发现自己舌苔非常的厚或者发现自己的舌体胖大,并且舌头边缘还伴有非常明显的齿痕的话,那就证明体内的湿气太重了,应该及时的调理。如果还伴有面色晦暗且发黄,早晨起床时眼皮浮肿,或眼袋明显,也说明体内的湿气较重。

信号二:大便不成形

正常的大便是软硬适中的条形,如果大便像熟过度的香蕉一样外形软烂、黏腻,不成形,粘在马桶上不易被冲走,说明体内有湿,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信号三:食欲差

到了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吃饭过程中还有隐隐的恶心感。这也是脾胃功能弱,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之一。这种现象更容易出现在夏季。

信号四:小腿肚发酸

早上起床后会突然感觉小腿肚非常的酸痛,很沉重,还发现最近的体重增加了不少,虚胖,也是体内湿气重造成的。

信号五:精神状态差

湿气重的人常常会有胸闷的感觉,长呼一口气才舒服,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有头昏脑涨之感,易困倦,记忆力减退。
一粥加一水 祛湿补血最养人
浙江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杨敏春说,要祛湿,需先调脾胃。脾胃是运化水湿的“大总管”。我们平时喝的水满足人体需要,滋润到全身,就像浇花一样。但当脾胃失调,水分排不出去停留在体内,就容易形成湿气。所以,从20年前,他开始学习中医时,就将祛湿健脾作为生活习惯,常抓不懈。

此外,每天早晨,他家的餐桌上,一粥一水不断。

一粥就是小米粥。小米最养人,健脾养胃,清热解渴助眠,同时小米最适合熬粥,淀粉经过糊化后,绵软柔滑,非常好消化,任何年龄群体的人都适合。

一水就是红豆薏米水。红豆薏米水祛湿补血,薏米要选没有霉味,软糯一点,这样煮出的薏米水有着浓浓的米香。红豆以赤小豆为优,每次各取50克,放进炖锅里,煮成汤,但记住,不能放糖,一旦放了糖,祛湿补血的功效就打折扣了。

十个女人九个寒,内湿对于女性的伤害,比寒更要大。所以女性用这个方法更为适宜。但请记住,持之以恒才会有实效。

有很多人反馈说,煮红豆薏米会遇到过这个情况:薏米很硬,红豆也很硬,如果放在锅里一直熬,大概熬一个多小时还不烂,很浪费火或者电,而且搞不好还会把水烧干,造成糊底。

推荐大家两种方法,不用费力煮就能吃到柔软的红豆薏米。第一种方法:是在锅里加进足够的水,烧开后熄火,让薏米和红豆在锅里焖半个小时,再开火,烧开后再焖半个小时,就煮成了。

第二种方法:把现在家里不常用的保温瓶洗干净,把薏米和红豆放在里面,再倒进开水,塞紧瓶头闷着,每天晚上弄好,早晨起来就是粥了,正好当早餐喝。
这些祛湿误区千万别“中招”
误区一:吃辣发汗可祛湿

通过吃辣发汗祛湿的说法流传甚广,不少人认为,四川、湖南、重庆等地的人爱吃辣,是因为其能发汗祛湿。对此,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金陵名医馆教授张钟爱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指出,四川、湖南、重庆等地气候潮湿,吃辛辣食物可以发汗,但中医认为,湿气大多与脾的运化有关,和出汗关系不大,所以中医在提到祛湿的时候,更多的是强调健脾利湿,而非发汗。

误区二:“湿气重”者少运动

有些患者认为,“湿气重”说明身体比较虚弱,应该注意休息,少运动。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为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感四肢无力,但又不想运动。其实,运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可以加速湿气排出体外,比如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都有助于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误区三:只顾“祛湿”不“健脾”

很多人在“湿气重”时只顾着祛湿,却忽略了健脾,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旧湿气刚走,新湿气又来”。对此,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主任田耀洲在接受《新华日报》采访时指出,祛湿时最好兼顾祛湿和健脾。祛湿可增强脾的运化功能,健脾则能使祛湿更容易,进而产生良性循环效果。

(来源:人民健康网综合)


    关注 人民网健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