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马自达地位升级的背后,合资双方恐不同调

 

一汽马自达“转正”是利好?不,误会更深了!...

 本期看点 

一汽马自达地位升级背后,中日恐不同调
一汽马自达“转正”是利好?不,误会更深了!
最近,一汽集团宣布,调整对一汽马自达的管理关系,由一汽轿车变更为一汽集团公司,同时设立马自达事业部。调整之后,一汽马自达与一汽丰田、一汽-大众等处于同一管理层级。



直觉上看,地位升级、资源增加、自主权提升......各个都是天大利好。但直觉很可能是错觉,不乐观的理由只有一个:价值观不同。一汽马自达升级的种种,并不能缩小原有分歧,更可能放大中日双方的沟通障碍。

用北京话说就是“你说前门楼子我说胯骨轴子”,两个目标不同的实体,怎么做都是错的。

1

别让马自达跑了,一汽集团硬核示爱?

此次一汽马自达的组织结构调整,其实是一汽集团的独角戏,跟日本马自达一点关系都没有。



在一汽集团将原本由一汽轿车和中国一汽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有的56%和4%的股权,变更为由一汽集团自己全部持有60%之后,持股40%没变的日方还得熟悉新合作体系。所谓“在一汽集团内部地位升级”从另一个角度,是中方集中了权力,日方没有制衡力量可用,决策权进一步削弱。

有人一定会说,技术细节上考虑不周,也不能否认一汽集团此举,是出于对马自达在中国发展的关爱,一片好心。

外界都知道,一汽马自达憋屈15年,为一汽轿车、尤其是奔腾的发展输过不少血,但自身发展却逐渐陷入停滞,当年马6横扫千军的盛景再未出现。随着马自达在华资源明显向长马倾斜,销量超过一马,集团终于意识到马自达的潜力,开始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然而,以上只是大多数人基于惯性思维,一厢情愿的理解,对一汽马自达的“受害者”认知并非出自日方之口。急匆匆给出的“对你好”,只能是自以为的好。错误的示爱再硬核,也挡不住别人想跑的冲动。



2

你觉得他傻,他觉得你俗

说三件事,足以让一名正常中国车企管理者觉得马自达不正常。

第一件事是马自达最近宣布,2023年3月之前都不会再推新车,将近三年时间蛰伏,苦做研发,而且这不是马自达第一次这么干,好好的钱不赚了。

第二件事,近几年马自达在中国销量不断下滑的情况下,南方有个知名车评人自曝在某次宴会上,谨慎向日方探口风,没想到人家说对中国销量“很满意”。因为他们不为了市场占有率打价格战,每辆车都有利润,赚够钱就可以闭关搞研发,就像这次蛰伏一样。

第三件事是在一本叫《马自达设计之魂》的书里写着:秉承着“全世界只要有2%的消费者认可马自达汽车便足矣”的品牌经营理念。书里还记录了当年马自达第四代Capella等一系列实用车型在欧洲热销后,总部觉得这样不好,为了追求个性,马自达之后的车型设计全部推倒重来。



你说他是不是傻,守着中国市场和一汽集团深厚资源,天空才是极限,怎么能只想着追求那2%?怎么能几年不出新车,花那么大价钱研究非主流转子发动机?在“正常”的思维下,一汽集团应该帮下马自达这个“傻孩子”。

升级一汽马自达在集团中的地位,用更多资源把企业规模做起来,让技术优势变成市场优势,让小众车变成大众神车,让每个人都喜欢马自达。但是——马自达真的愿意这样吗?不觉得这样很俗吗?



仔细研究日本马自达的发展会发现,他们的套路绝不是不赚钱,而是不希望赚投入太大精力以致影响创新的钱,够吃够用够追梦就行;绝不是不想让人喜欢,而是不希望为了追求所有人喜欢,被迫变成没有灵魂的产品制造者。

相比经营规模上的成长,马自达更醉心其在全球汽车工业中的技术能力和地位成长,这是马自达深入骨髓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向前的驱动力,不会轻易改变。

3

掀开“不能独立决策”的遮羞布,矛盾更可

一汽集团和日本马自达在价值观方面的不同,以前不好显露出来,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不能独立决策”便可轻易达成共识,生产经营的种种细节矛盾似乎都能由这个万能理由解决。



如今,一汽马自达躲无可躲。

在集团整体上市诉求的业绩压力下,一汽马自达很难不追求销售规模,甚至于打价格战,产品为了迎合市场做出实用性调整也不意外。可日方毕竟还占股40%,双方目标不同,做决策的方向就会不同。

还有一点,虽然长安马自达获得资源倾斜之后,销量已经超过一汽马自达,但2020年第一季度,长安马自达销量仅为2.22万辆,同比下滑33%。2018年和2019年的销量分别为16.63万辆和13.36万辆,同比分别下滑13.41%和19.66%。

长马销售数据也没什么说服力,日方如何相信对已经衰落的一汽马自达加大资源输入,就可以在中国市场所向披靡?如果中方没牌,日方恐怕更会保守己见,误解变深几乎无法避免。

如今一汽马自达不再受一汽轿车管理,那生产线还让一汽轿车代工吗?如果要在中国建新工厂,在全球工业供应链诸多不确定性面前,日本马自达为什么要投入巨资、额外的精力,打乱自己蛰伏期的节奏?



4

细思极恐,马自达蛰伏三年之后......

归根到底,马自达在中国遇到的问题,是双方处于汽车文化不同阶段导致。只有在汽车市场成熟到一定程度后,马自达的另类价值观才会被理解。马自达显然也思考过这个问题。

去年5月,马自达首席执行官松本明(Akira Marumoto)公布了一项新的中期商业计划。他表示,其首要任务是追求在美国市场的增长,因为美国是其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希望专注于加强马自达在美国的经销商网络,并与丰田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建设新合资工厂,新增15万辆汽车的年产能,针对美国市场推出的一款新跨界车型。



而今年遭遇疫情,马自达暂停生产的四家工厂位于日本、墨西哥和泰国等地,减少了6万台产量。紧接着便宣布进入蛰伏期。结合这些信息看,除了闭门研发外,恐怕马自达还有商业层面的考虑。

再看马自达在中国的“独立决策”,其实是个陷阱问题,如果说从一汽轿车脱离后能独立决策是利好,那如果马自达脱离一汽集团是不是更独立,是更大的利好?

在日本马自达宣布蛰伏的时候,表露出其有成为豪华品牌的野心。时间还长,马自达的研发能力也不容小觑,三年后全新马自达真做出什么大事也说不定。



以前海外车企进入中国市场限制多,合资公司几乎是唯一道路,但特斯拉打破了这个局面。既然长马、一马都不怎么争气,日本马自达三年后是否还有向合资公司输入资源、甚至建立工厂的必要,真要斟酌一下。

那时候再回头看这场被众人吹捧的“地位升级”,究竟是一汽马自达准备干大事,还是日本马自达的缓兵之计?拭目以待吧。

往期精选


    关注 汽车内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