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尔工作的投行,为什么需要翻译?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获取资讯、兼职、更多精彩各种刷屏的热播剧《欢乐颂》中,几乎天天加班的实习生关雎尔非常重要的...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获取资讯、兼职、更多精彩

各种刷屏的热播剧《欢乐颂》中,几乎天天加班的实习生关雎尔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翻译。很多学翻译的童鞋也表示不解:投行哪儿来那么多文件需要翻译?

今天就由专业人士来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告诉你在投行里,翻译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最近,全城热播剧《欢乐颂》里有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关雎尔在华鑫证券(话说电视里该公司英文名缩写是HQ,我也是醉了……)做实习生,工作的一大内容就是:做翻译。

某个公众号也在一篇文章里发问(见下图中红圈内文字):



看到这里,我只能说:这位兄台,您读书的确少了点……

根据我的工作经验,翻译在合资券商(好听一点的叫法是“投行”)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无论是瑞银证券和高盛高华,都有成建制的翻译团队。而且,在香港有业务的内资券商,也同样有翻译团队(下图是某券商在香港招聘研报译员的广告,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哦)。



具体到业务部门,有大量翻译需求往往是投行部(IBD)和研究部(Equity Research)。其他部门偶尔也会有零星的翻译需求。

先说IBD。在外资投行,由于该部门的正式员工成本高得出奇(据路边社消息,中金IBD的新人,不含奖金年薪420k起,其他外资投行就更高),因此不太可能配专职译员,让实习生或新人(Analyst)做翻译司空见惯——出于保密原因,许多项目上的翻译也难以外包给翻译公司。翻译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Pitch Book)中的内容;部分第三方研究报告以及各种法律法规等:内容可谓五花八门,甚至听说过有客户让IBD翻小说的……



再说研究部。下面就以中国首个拿到全牌照的顶级外资投行——瑞银证券来为例。当初之所以建立(英译中为主的)翻译团队,主要是合规方面的原因。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外资投行研究报告的一般生产流程:

第一步:分析师撰写研究报告(这过程也很复杂,今后另文详述);由于是高大上的国际投行,为确保市场影响力,公开报告基本上都用英文撰写。

第二步:国际投行的分析师来自各个国家/地区,大家的英文水平势必参差。为确保发出的英文报告没有低级错误从而影响品牌形象,会有专门编辑(英语母语人士)进行审校、编辑。

第三步:除了文字,报告也必须从投资逻辑、数据等上没有漏洞,这就需要Supervisory Analyst(SA,中文一直没有很好的译称,可称之为“审稿分析师”)来把关,必要时甚至可以发回原稿让分析师重写。

SA过了,报告才能正式发布。这些SA不仅文字功底要过硬,而且还有证券分析经验,如果在美国等地,还要通过相应的资格考试。而第二步里的编辑往往缺乏这种能力。



一开始,瑞银证券中国的分析师们想用中文写A股报告——看似很自然的想法,但被现实无情鄙视了:因为当时在中国市场,找不到合格的中文SA——重申一点:因为SA需要对金融和证券分析有相当程度的了解,甚至有些SA原先也是研究员;瑞银在全球范围的SA又没有懂中文的。

一方面,合规层面不存在任何通融余地(国际投行都有强合规文化);但另一方面,费心拿到全牌照的瑞银证券又不可能放弃A股研究业务,于是老板们就想出了个有点“别扭”的方法:

1)  中国分析师用英文写A股研究报告;

2)  英文报告经编辑润色和SA审核后,面向香港和海外发布;

3)  已发布英文报告再译为中文版,经分析师本人审阅后,在中国大陆市场发布。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为毛投行需要大量翻译(工作和人员)了吧?

上面给别扭两字打引号是因为,许多中英文俱佳、又有海外留学工作经验的中国分析师更习惯用英文写报告。

即便后来瑞银终于有了能看中文的SA、也允许大家用中文写A股报告,还是有很多分析师依然喜欢用英文写报告:反正有合作多年的翻译团队在嘛。

习惯,真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啊……

(内容来源:译言牵金,作者:Michael Zhang)

   翻译通|通翻译
微信ID:fytong


    关注 翻译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