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周刊 寓教于故事,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如何变得有趣?

 

当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变得像讲故事一样有趣,就能够打动孩子,当孩子从情感上认同了父母,教育也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台湾学者林承宇,对媒介有着深入研究的他同时也是一位年轻的爸爸。在成都鼎一教育的一场家长沙龙上,他的主题演讲《教育孩子就像讲故事》由传播的思维切入家庭教育,得到家长的热烈响应。家长们发现,当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变得像讲故事一样有趣,就能够打动孩子,当孩子从情感上认同了父母,教育也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孩子为何不听“说教”

内心感受在前,世间真理在后

台湾曾邀明星组合SHE拍摄戒烟公益广告,用各种方式引起大家对戒烟的关注,但这样的方式并没有什么效果。

与之对比的是,几个小孩为主角的戒烟广告。两个小学生在街头找到正在吸烟的成年人,问他们:“能借个火抽烟吗?”这些成年人看到他们年纪那么小就开始抽烟都非常惊讶,努力劝说他们吸烟有多么不好。听他们说完,孩子反问:“那你们为什么抽烟?”这些人一下子懵了,不由得陷入深思。

“理性要包裹在感性之中。”林承宇认为,某种价值观是我们要传递的理性,但考虑到其效果,我们往往不能直接说出来,放在故事的包裹中是很好的办法,孩子在故事中有了“同理心”,引起了感性的认同,有时理性的内容即便是不说出来,孩子也能明白。

说教为什么不管用?就是因为“言传”是自上而下的语言,展示的权威性,而“身教”则是自下而上的,容易引起人们的同理心。用“恐惧诉求”,告诉孩子这是违法、违规、犯错,所以不能做,不如以身作则,用自己和身边人的行为,发生在周边的故事,引起孩子同理心。



对象不同,讲法也不同

该不该鼓励,对人不对事

一个妈妈带着女儿一起卖菠萝,拿了一些菠萝冰给孩子吃。女儿问:“妈妈,冰这么好吃,为什么不直接卖菠萝冰?”明知道菠萝冰不好卖,妈妈并没有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而是说:“那你去卖吧?”小女孩开始卖得不好,妈妈鼓励她,后来,她想出了打折的方法,人气旺了很多。妈妈很欣慰:“我的小孩已经懂得从她自己的经验学习,而不是从我这儿学习,长大后即使我不在身边,她也会生活得很好。”

这位妈妈的教育方式是引导而非主导,林承宇认为,对于“自我意识较低者”,着重点在“认识”,家长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周围世界,孩子从中获得认知的构建方式,虽然效果很慢,但对孩子来说,教会学习的意义更大。

而对“自我意识较高者”,一味地鼓励可能成为纵容。林承宇认为,这些孩子沟通的重点是“态度”。“自我意识高的孩子,有很多探索性的行为,可能会闯祸,但只要给他正向的引导,你对他的态度,就会成为他将来对别人的态度。”林承宇说。

具体可分为两种情况:如果违背了原则,比如违法、对自己或者他人身体造成了伤害等行为,必须严厉制止;而如果并没有带来特别严重的伤害,可以鼓励孩子去尝试。



发挥故事的“隐喻”作用

哲理留给孩子自己感悟

胖胖的阿美喜欢体操,奶奶送她到当地的体操学校,同学都看不起她,给她起绰号“阿肥”。这时,奶奶并没有教她去责怪别人,而是鼓励她好好练习,几年后,曾经的“阿肥”成了体操跳得最好的几个孩子之一,也有了纤细身材,却引来同学的嫉妒,同学在上台前划烂她的演出服。这时,阿美把情绪压下来,穿着普通的训练服,凭着精湛的表演,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热烈掌声。

林承宇告诉在场家长,抱怨、言语上的还击,都不能根本上改变现状,帮助孩子变得更强大,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才能让孩子“一秒变巨人”。“故事中的道理,家长即使不讲,孩子也能体会到如何面对竞争。”林承宇说。

“沟通这件事,从来不是只讲重点就好。”林承宇认为,沟通的第一步是倾听;沟通第二步,不只是“听”,还要“互动”。

道理是干巴巴的,而我们沟通的方式却可以充满“人情味”,身边人的故事、我们息息相关的故事、家长自己的经历,都可以成为教育孩子的“素材”,教育无痕,有时,故事本身就有足够的“隐喻”,已经不需要家长赘述其中的道理。

来源:《家教周刊》2016年第12期(原文标题《讲故事也有大学问——用传媒眼光看家庭教育》)

编辑:菇鱼甜

转载请注明「子约一堂」来源


    关注 子约一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