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千年镇寺健身秘诀易筋经(三)

 

少林寺最好和健身养生方法。...



少林内功与易筋经

少林门中之内功,以易筋、洗髓二经为最精纯。洗髓一经,即本仙家伐毛洗髓之意,其高深奥妙,超乎一切武功,不易领悟,且其原本,早已失传。世间即有此书,要皆后人搜集道藏,附会而成,牵萝补屋,固不见其能收若何效果也。惟易筋一经,少林门中,犹多传法,并未泯灭,惟与世间刊本,颇有出入。今人之言易筋经者,每分为外功易筋经、内功易筋经,是亦牵强之说也。吾人试考其命名之义,即可知易筋之止有一经。有不容强加分析之处也。易者换也,筋者筋脉也。易筋云者,盖言去其原来羸弱无用之筋。而易以坚强有用之筋也。亦即言练习此功之后,可以变易其筋骨,而使坚强有用也。由此观之,则功既同名易筋,而易筋之功夫,又属于少林之内功门中,又乌得而强分之耶?此实世人不细味其命名之义,而妄加分析也。就予所知,易筋一经,实传自震旦初祖达摩禅师,全部共二十四段,分为前后二部。其前部较易练习,为入门之秘诀;其后部较为精奥,为成功之途径。今人不察,皆以前部为外功易筋经,而以后部为内功易筋经,实大误也。且有云外功易筋经为十二段,即今日通行之法;内功易筋经共二十四段,今已失传,殊不知前后共止二十四段也。此步功夫练成之后,即入内功之中乘,能运柔或刚,以御外侮。所谓易筋者,非真能将人体之经络取出,而换以坚强之筋,犹言练此功夫,日久之后,即可使筋骨坚强,胜于未练之时,如脱胎换骨。易筋云者,比喻之辞也。洗髓之经,予不得而见。易筋经则非但所见之本甚多,且曾事学习。同邑蒋觐园先生,曾得真传于少林老僧,且藏有真本。其文孙小溪曾假予抄录,且为予言其精奥之处。予以多病之身,练习一年之后,虽未能变懦夫为壮汉,而病魔远避,身体康宁。而所练者,犹仅其前段。于此可证此项功夫,实具有绝大功效也。闻小溪言,觐园先生,能运气于全身,尝命人以利刀刺之不能伤,惟力避耳目又两颊耳。其功夫皆从易筋经中练得,此又可证易筋经之可以御枪刀,并非虚语也。蒋之本,与坊间之刊本,互有异同,兹即以此本刊行,以正谬误。且述小溪之语,使世之学武者,知易筋经之但分前后二部,以便练习者得以渐进,皆属于少林内功门中,实无所谓外功内功之分也。否则强分派别,徒贻讥于识者耳。

易筋经前部练习法

此部易筋经所列各法,即俗传之外功易筋经是也,共十有二段。每段动作不同,而各有其妙事,宜于清晨薄暮之时,在空旷清洁之地,依法练习。待十二段行毕后,再从第一段复练,周而复始,晨夕各三次。一年之后,则精神萎顿者,立可振作;而精神健旺者,则实力增加,神完气足,洵有易筋换骨之妙。但须每日行之,切不可稍有间断。若荒怠不勤,绝不能克期收效也。

第一段

面向东方而立。两足分开,中间相距约一尺开阔。足之位置,须趾与跗同一方向,切忌踏成八字形。凝神调息,摒除一切杂念,鼓气于腹,毋使走泄。头部向上微昂,口宜紧闭,牙齿相接,舌尖舐住牙关,两目向前睁视,睛珠须定,不可稍有启闭。然后将两手折腕昂起,使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再缓缓踏屈其肘节,将手提起少许,至腰部稍下处为度。惟两手虽上提,而两臂之气力,必须下注,如按桌踊身之状。略加停顿之后,乃将十指运力向上翘起,而掌根则运力捺下。行时须极徐缓,至极度后,再停顿片刻,乃放下手指,提起掌根,回复原状。如此一翘一按,是为一度,徐行四十九度,而第一段功夫完毕。须默记其势。

按:此段名混元一气之势,先天之象也。一翘一捺,得乎动机,停顿贯气,得乎静定,动静相因,而阴阳判,万物生矣。故以下各段,皆由此式而化生者也。行时宜全神贯注于指掌之间,不可相离。日久之后,则气随神到,而运于内,力由气生而行于外,内外相合,而超乎一切矣。若神气涣散力不专注,是为大忌。在两手上提之时,切不能过至腰上,否则非但不得其益,且有损于筋骨。慎之慎之。



第二段

行前段功夫既毕之后,则将气力收起,复平常小立状态,使全身筋骨稍为舒展,以免过劳之弊。其休息之时间,则不必限定。行第二段时,先将两足紧并,全身正立,鼓气闭口,突视昂首,与第一段完全相同。两手则将指屈转握拳,惟大指伸直。此时握拳极松,不可用力,握定之后,则将拳移置于大腿之前面,掌心与腿面相贴,两大指则遥遥相对。至此略略停顿之后,即将每手之大指,向上翘起,以至极度;同时,两手之其余四指,则用力紧握,务用全力;而两臂之力,则须下注,切不可有丝毫提劲。略停片刻之后,两大指即徐徐放下,余指亦慢慢松开,以复原状,两臂则宜用提劲,使气力上收。如此一紧一松为一度。行时宜凝神注气,专心一志。行四十九度,第二段功夫毕矣。式如第二图。

按:此一段,坊本有将两拳贴置于大腿之旁侧,而大指向前者,殊不得势。不得势则力不充,力不充则气不行,精神亦因之而涣散,以之求功,尚可得乎?实谬误之甚也。至于翘指之时,不能稍杂提劲者,则以气力下注,贯于拳指之间,俾拳能愈握愈紧,指能愈翘愈高也。行此段功夫,亦宜出之徐缓,紧时则气力下注,松时则气力上提,一注一提,所以行气使力也。在表面观之,似乎功夫仅及于指臂,实则偏及于全身。盖以人身肢体,无不通连,而气之源流,又从内府行流而至,无所不及也。在行功之时,最忌口鼻呼吸,身体动摇,因皆足以耗气散力也。



第三段

行第二段功夫既毕之后,略事休息,再续行第三段。此段正立如前,先将两足分开,中间距离约一尺左右。务须趾与跗成平线,忌作八字形。腿部宜运力下注,不可使稍有松浮,否则身体易于摇动,而致神气涣散矣。头昂目睁,口闭牙接,鼓气腹中,与上二段同。两手则将大指先屈置掌心,余四指则紧握大指之外面,两臂垂直,双拳置大腿之两侧,拳心贴腿,拳背向外。在上手之时,臂部并不用力,拳亦握得极松。略略停顿之后,即将两拳缓缓握紧,至极度为止;同时,运力于臂,使之下注,即用力将两臂挺直,使肘节突出,而气力易达于指掌之间也。略停片刻后,更徐徐矣住臂力,放松拳指,而回复原状。如此一紧一松为一度,共行四十九度,而第三段功夫毕收。式如第三图。

按:此段主力之点,在于拳臂,行气之法,一提一注。固与上段无所区别,但其间不同之处,亦不止一端。彼则并足而此则分开,彼则伸直大指而此则屈握大指。要皆各有用意者,夫两足分开,所以使下盘牢固,不易摇动也。握拇指于掌中,所以实拳心而易于着力也。臂向下挺,而突其肘节,所以使全臂之气力,下注于拳也。而各段之动作相异无几,在功效上则差甚大也。行功之际,除动作之外,尤须注意于神气之贯注,务使精神气力,融汇一起。达则全达,敛则全敛。若精神气力之不相融。虽练百年,亦是无益,学者宜加意焉。



第四段

行第三段功夫既毕之后,体息片刻,以舒展筋骨,然后再续行第四段。此段与以上各段不同。先全身正立两足紧并,用足两腿之气力下注,以固下盘;然后将两大拇指,屈置掌中,而以余指屈置其外,掘之成拳。两拳由前面向上举起,以平肩为度,掌心相对,虎口向上,两拳间之距离,则与肩膀之阔度相等。在上举之时,两臂宜直,上身切忌动摇。略略停顿,即运力将拳紧紧握拢,以至极度,而两臂同时向前伸去,位置虽不能伸前若干,但气力则完全前注。停顿片刻,则将拳放松,而收回两臂之伸劲。在伸出时,切忌左右宕动。如此一握一松为一度,共行四十九度,第四段功夫既毕矣。式如第四图。

按:此一段乃气注平行之法,使气力进则注之于拳臂,退则流行于肩背。盖握拳伸臂,两肩必向前探出,背部之筋肉,势必紧张,此时气力完全前透。待松手收力,全部筋肉,完全松弛,气力亦因而退行,流注于肩背各部矣。此段最忌者,即为用力时两拳向左右宕动。因两拳宕动,则全身之气力,不能专注于前,而旁行散乱。势散神乱,行之非但不足以获益,反足以招害也,是宜特加注意。



第五段

行第四段功夫毕,略事休息,更续行此第五段。全身正立,两足紧并,昂首紧目,闭口咬齿,凝神鼓气,如第一段之形状。将两手握拳甚松,翻掌向外,徐徐从两旁举起,竖于头之上面,掌心相向,虎口向后,肘节微弯,两臂须离开耳际一寸处,切不可紧贴。在两臂上举时,两足即随之踮起,两踵离地一寸左右为度。略略停顿片刻,乃将两拳紧紧一握,两臂则蓄力向下挫,似拉住铁杠,将身上收之状;同时,两踵再乘势向上举起,至极度而止。停顿片刻之后,再将两拳徐徐放松,收回气力,两踵亦缓缓放下,仍至离地一寸左右为度。如此一起一落为一度,共行四十九度,而第五段功夫毕矣。式如第五图。

按:此一段功夫,乃将气力流注全身之法。盖举踵踮趾,则腿胯等处必气力贯注而后坚实。若气力不注,则腿胯虚浮;腿胯虚浮,势必全身动摇,不能直立,难于行功矣。至于两臂上举者,欲使其肩背胸胁腰腹等部之筋肉,处处紧张,以便气力易于流注进退也。此段中之最须注意者,即在紧握双拳之际,下挫其臂。所谓下挫者,乃运其两臂之全力,向下挫去,并非真将两臂做有形之动作也,此实为运意而役使气力之法。是当特加注意者,两踵之起落,务宜徐缓,切忌猛疾。因起落猛疾,两踵易受震激,足以影响及于头脑与心房,为害甚烈,是宜切记。



第六段

行第五段功夫既毕,略事休息然后再续行第六段。全身正立,昂首睁目,闭口鼓气如前。先将两足分开,相距约一尺左右,趾踵须成平行线,切不可踏成八字式,因八字式力不专注,且易动摇也。两手则将大拇指放在外面,以余四指握拳,再将拇指放于指节之外。握时亦须松弛,不可过紧。然后将两臂从旁侧举起,掌心向上,至臂平直时,更屈转肘节,引肱竖起,至拳面适对两耳,全臂成三角形。拳以离耳一寸许为度,掌心则向肩尖。略略停顿后,即将拳徐徐握紧,以至极度,小臂则用力向内折,大臂则用力向上抬。此皆系力行,不以形式行也。略事停顿后,即徐徐放开,以复原状。如此一松一紧为一度,自始至终,共行四十九度,而第六段功夫毕矣。式如第六图。

按:此段功夫,乃运使气力,进而流注于臂肘指节之间,退则流注于肩背胸廓之部。小臂内折,则筋肉紧张,气力易于前达;大臂上抬,则胸廓开展,肩背紧张,而气力易于流行,內府诸官,亦必因而舒伸,处处着力,毫不松懈。惟行此之时,上身切忌动摇,两臂切忌震荡。欲免除此弊,在乎用力之时,徐缓从事,若举动猛疾,则必难免也。



第七段

行第六段功夫之后,休息片时,再续行此第七段。两足紧并,全身直立,昂首突视,鼓气闭口如上。两手则各将四指握在里面,而大指则扣手指节之外,拳握甚松,由正前面向上提起,提至肩前,成平三角形时,略停片时,即运力于肱,徐徐向左右分去,至平肩成一字形为度,掌心向上。上身则略向后仰,惟不能过度。在两臂分开之后,即将两足尖徐徐抬起,离地约一寸许,专用两足跟着地;同时,将拳徐徐握紧,从鼻中吸入清气一口,吸尽一口,再将足尖轻轻放下,两拳缓缓放开;同时,从口吐出浊气一口,以复原状。如此共行四十九度而功毕,式如第七图。

按:此段乃运使气力旁行之法,而兼调内府者也。伸臂握拳,所以增加气力;一呼吸所以调内脏,即吐浊纳清之意也。故行时上身必须后仰,始足以使胸廓开展。而可以尽量呼吸也。至于足尖上抬之故,亦无非欲使下盘固实而不虚浮。盖足跟点地,气力若不贯注,非但动摇,且立见倾跌。学者于此,宜三注意焉。



第八段

行第七段后,休息片时,再续行此第八段。此段与第四段之法,大同小异。并足正立,昂头突视,屏息鼓气如前。将两拇指先屈转,置于掌心,更以其余四指握其外,拳握甚松。再将拳由前面向上举起,以平肩为度,虎口向上,拳心相对,惟两拳间之距离,并不限肩之阔度,相去检迩,约距二三寸。在两拳上举之时,两踵亦徐徐提起,离地约二寸许。专用足尖点地,然后将两拳用力徐徐握紧,以至极度,略事停顿后,再将拳徐徐放松,两踵亦轻轻落下,着地时务须极轻。如此一紧一松为一度,前后共行四十九度而功毕。

按:此段练空中悬动,使气力流注于上下各部。与第四段相异之处,在于两拳距离之远近、及举踵与不举踵二事。在握紧双拳之后,更宜将臂向外分去,至与肩膀之阔度相等,至放松时,则更徐徐合拢。行此段最难之点,则在于上身之向前后俯仰,而使下盘不能固实,故此一段功夫,实较第四段为难也。



第九段

行第八段功夫既毕,休息片刻,再续行第九段。全身直立,头正目前视,上身须直,闭口鼓气如前。两足紧并,将两大指屈置掌心,而以余四指握其外,拳握甚松。然后将两拳从下面提起,务须在正方前上提,提至腹前,则屈其两肱,向上翻起,至当面为度,拳心向外,两拳面则斜向鼻尖之两旁,肘臂屈成三角形,两拳相距约三寸许。然后更将拳徐徐握紧,以至极度,同时将小臂用力向内翻转,大臂则用力向前逼出,肘节则向后面分引,各部同时运用气力,略事停顿之后,再徐徐放松双拳,收回各部气力,以复于原来情状。如此一紧一松为一度,自始至终,共行四十九度而功毕(图9)。

按:此段在翻肱向上时,宜似握千钧重物向上翻提之状,虽手中并未有物,心中当作如是想也。此段坊本错误者甚多,且有与第六段混为一谈者,贻误世人,不知几许,故特加改正,并指其谬,以告学者。其与第八段不同之处,但须两下参看,不难领悟也。



第十段

行毕第九段功夫之后,休息片刻,再续行此段。正立如前,两足紧并,昂头挺胸,睁目突视,闭口屏息,鼓气于中。将两拇指屈置掌心,而以其余四指握之成拳,并不甚紧。虎口贴腿,拳心向后,乃将两臂从前面举起,至平肩之时,乃运肘力向左右两旁分去,与肩尖相平,同时两肱亦向上竖起,举直为度,此时两臂与头,适成一“山”字形,拳心向前,虎口向两耳。略事停顿之后,徐徐将拳紧握,以至极度,同时两臂用力向上托,如手托千斤之势,两肘节则向外逼出,如欲使之凑合者。但皆用虚力,而并非有形之动作也。如此停顿片刻,即徐徐松手。如此一紧一松为一度,共行四十九度而功毕(图10)。

按:此段乃练气力之上行,除握拳之外,其余皆非有形之动作,亦运意使力之法也。即拳家所谓“意到神到而力随之”者是也。坊间俗本,不知此中奥旨,竟皆演有形之动作,则势乱神散,而欲收效,其可得乎?荒谬之处,学者宜审思而明辨之,庶不至自误也。



第十一式

行第十段功夫既毕,休息片刻,再续行第十一段。全身正立,两足紧并,昂首突视,闭口鼓气如前。两手则各先将四指屈置掌心,而以拇指护其外,握成极松之拳。乃运用臂肘之力,将拳向上提起,置于小腹之前恰当脐轮之两侧。肘微屈,虎口斜对,拳面向下,拳心向内,拳距腹约一寸左右。略事停顿,即将每手之四指,徐徐紧握,以至极度,而两拇指则用力上翘,愈高愈妙。两臂虽不作有形之动作,但气力却须上提,不可下注,似提千钧重物之状,停顿片刻,再将拇指徐徐放下,四指徐徐放松,而将两臂之气力,缓缓下注。如此一紧一松为一度,自始至终,共行九度,本段功夫毕矣(图11)。

按:此段功夫,乃运气升降之法。在紧握之时,则自鼻中吸人清气一口。在放松之时,则自口中吐出浊气一口。惟须行之徐缓,吸须吸尽,吐须吐尽,切不可失调或中途停顿,致内部受到意外之震激。运力上提,本为无形之动作,两肩切不可向上耸起,是为至要。



第十二式

行第十一段功夫既毕,休息片刻,再续行第十二段。全身正立,两足紧并,昂首突视,闭口鼓气如前。两臂直垂,指尖向下,掌心向前。乃将臂徐徐从前面举起,平肩为度,大指在外,掌心向天,两手中间之距离,与肩膀之阔度相等。在两手上举之际,两踵亦同时提起,以离地二寸许为度。略略停顿之后,两手徐徐放下,两踵亦轻轻落地。如此起落各行十二度,再举掌如前,手掌向上一抬,肘即向下一扎。同时两踵提起,再轻轻收回,恢复原状。踵落地之后,即将足趾向上翘起,离地以一寸为度。如此亦连续行十二度而全功毕矣(图12)。

按:此段乃舒展全身筋络血脉之法。盖以上十一段功夫,各有功效,行时气力不免偏注,故必须用此一段以调和之,而使气力偏注于全体各部,无太过不及之病,是亦犹打拳者于一趟既毕之后,必散步片刻,然后休息也。综上述十二段功夫,每日勤习,则三年之后,必可有成,而气力相随,无往而不可矣。



易筋经后部练习法

前部易筋经十二段,虽亦注重于气力相随,惟犹以力为主,刚多柔少,即以力行气之法也。练习成功之后,虽可以气力相随,但欲其遍及全身,流行于内膜而无所阻核,尚难如愿以偿。欲达到此种程度,必须前部易筋经练成之后,再接续此后部,但亦不能入手即练后部,因此步功夫,完全注重于运行气力于内膜,以充实其全身之筋肉,而不在于增加实力。然实力不足之人,欲其气力运行,固不易言,即算能练成,其效亦至微弱。所以须先练前部者盖亦增加实力,始与气相随,然后更进而练习后部,于纯柔之中求运行之道,自易于入手,且收效亦较为神速也。故单练前部,不练后部则可,单练后部则不可也,因单练前部,气力纵未能运行于内膜,然较未练时必增加数倍,而收身强力壮之效,即不再进步而求其能于运行内膜,亦足以却病延年矣,若后部则专讲运行之道,单单练此,毫无用处,所谓徒劳无功者是矣,凡练少林内功者,对于此事,不可不知,兹且将后部易筋经十二段各法,列举于下,以便练习。

第一段

先盘膝而坐,以右脚背加于左大腿之上面,更将左脚从右膝外扳起,以左脚背加于右大腿之上面,使两足心皆向上,此为双盘跌坐法。即寻常打坐,亦多用此法,惟须练习有素,始能自然。坐时身宜正直,且不能有所依傍,而坐于木版之上,初时不易做到,因棕籘之垫,质软而有弹力,易使人身体偏侧,故不相宜。两手则紧握双拳,四指屈于内,而以拇指护其外。两拳放于膝头之上,须纯听其自然,不可稍微用力。将双睫下垂,眼露一缝,口紧闭,上下牙关相切,舌舐于牙关之内,冥心屏息,周身完全不用丝毫勉强之力,惟将精气神三者,用意想之法,而注于丹田,在入手之初,决不能立时会合,惟如此凝思存神,日久自有功效(图13)。

按:此段在未行功之先,因心中杂念一时不易完全消灭,杂念不消,则心神不宁,心神不宁,则精神涣散,行功等于不行,决不能收到丝毫效果,故先用此法消其杂念,然后行功,自无妨碍。所以必注想于丹田者,盖以其为内府之中宫也。



第二段

行第一段功夫,大约以一炊时为度,然后更续行第二段。跌坐如前,两足并不放开,身体亦完全不动,惟两手则将握拳之指,徐徐放开,以舒直为度。然后将两臂缓缓从侧旁举起,掌心向上,举至平肩之时,则屈肱内引,由头上抄至后面,同时翻转手腕,使掌心向前,大指在下,至玉枕穴后面时,两手渐渐接合,十指交叉,而抱持其后头,两手之掌根,适按于耳门穴之上;两臂则成三角形,抱时不宜用有形之力,头略后仰,胸稍前突。惟在两手动作之际,躯干各部不宜稍有震动,心意仍须注在丹田;既抱住头颅之后,略事停顿,即提气上升,意想此一口气似由丹田而起,经过脐轮,上达心包,而过喉结,直至顶门而停留片时,再使其由顶门向后转下,经玉枕穴由颈椎缘脊而下,过尾闾抄至海底,再转上而回至丹田。初行时,不过一种意想,气力必不能遵此途径而运行自在。惟练习既久,自有成效。惟行此功夫时,须一切纯任自然,不可有丝毫勉强,且不可过于贪功,是学者宜注意者也(图14)。

按:此一段功夫,乃使气力转运循环之法。盖顶门之百会穴,实为首部要区,而脐下之丹田穴,实为内腑宝库,同一紧要,故气力上升,则贮于百会,气力下降,则归于丹田,一升一降,即周天循环之道,一起一伏,亦阴阳造化之机,所以须一切纯任自然者,盖本乎先天之静穆,而致后天之生动之。练习时以循环二度而停止,乃将双手放开,握拳收置于两膝之上,回复原状。



第三段

行第二段功夫既毕之后,乃将圈盘之腿,徐徐放下,略事休息,使腿部之筋骨得以舒展,气血不至因而壅阻。但在此休息之时,心神犹须宁静,切不可有丝毫杂念兴起。一炊时后,再将两足徐徐向前伸去,至腿部平直为度。两腿紧并,两足跟之后部放于板上,蹠则直竖,足心向前,足尖向上。更将上身徐徐下俯,两手则从旁侧抄向前方。至足前时,乃交叉十指,收住两足。须将两足用力向前伸挺,而两手则向后拉引,方为得力,腰背两部,始克因之而紧张。成此姿势之后,乃将贮留丹田之气,运于肩背腰股各部。初时亦仅意想可到,练至功夫渐深,则气力亦可随之俱到矣。行此一段功夫,亦以一炊时为度,然后徐徐放开,回原来之平坐状态(图15)。

按:此一段,乃充实软裆各部之法,其主要之处,则在乎腰闾。因此一部,在人身各部之中为最软弱,气力亦最不易贯注,故行时必须俯身至极度,然后始能使腰部之筋肉紧张,筋肉紧张之后,气力亦较易达到。勤加练习,自有妙用。惟身体起落时,务当徐缓,切不可左右摆动,以乱其神、散其气,是为最要。学者慎之。



第四段

行第三段功夫既毕,略略休息,更续行第四段。先将两脚徐徐盘起:以右脚背置于左大腿上面,然后将左脚从右膝外扳起,放于右大腿之上面,两脚心皆向天,成为双盘坐之势,惟在两脚盘坐时,上身切忌向前后或左右摇动。坐定之后,宁神一志,注气于丹田,摒除一切杂念。稍事停顿,两手即徐徐翻腕,使掌心向外;然后两臂从左右两侧缓缓上举,至顶门上面相合,交叉十指,再将腕向前翻转,而使掌心向上,两掌用力上托,同时运用其气,使从丹田向上提起,转入两臂,而达于指掌。亦用以意役神、以神役气之法,并无有形之动作,惟意念之专注耳。行此一段功夫,亦以一炊时为度,然后徐徐将手松开,将两臂仍从旁侧落下,运气下降,回复原状(图16)。

按:此段乃行气于臂指之法,较第三段为难。因臂部肌肉坚实,气不易行。如欲练至意到气达、气到力随之境,非短时间能奏效,颇费苦功也。其所以须盘坐而行者,固实其下盘也。架手于顶门,则可使全身上提,正直得势,使气易于上达,更不至中途所阻核也。两手动作之时,务须徐缓而固其神气,不可粗率也。



第五段

行第四段功夫既毕之后,乃将所盘之两足,徐徐放开,向前伸去,以腿直为度。两足相并,以足跟之后部,放于板上,足心则向前,足尖则向上,与第三段之起手时相同,略略休息之后,即续行第五段功夫。先将两手由两旁侧之下面,徐徐移向后方,至尾闾穴之后,两手相合,交叉十指,将腕翻转,使掌心向正后方,而两手背则贴于尾闾穴之两旁,须要贴得紧紧,不可稍有松浮。两肩头则用力向前逼出、兼向上耸,务使肩背部分之筋肉,紧张异常,然后用意想之法,运用其气力,使充实其肩背。起初不过意行,久后自能达到。行此一段功夫,亦以一炊时为度。然后徐徐收回双手,回复原状(图17)。

按:肩背等部,骨多筋杂,皮肉极薄而坚实异常,故气力之不易运行,与臂指相等,练习亦颇不易,收效之迟缓,较诸上一段为尤甚。然能下苦功,亦必有成。此段之所以两手放于后面,及两肩前逼而兼上耸者,无非欲使肩背部分之筋肉紧张,而易于运行其气,使之到达,不致多所阻核也,惟在运气之时,并无有形之动作,纯以意行耳。



第六段

行第五段功夫既毕,略事休息,然后续行第六段。先将两足收回,成盘坐之状:以右脚背放于左大腿上面,更将左脚从右膝之外面扳起,亦将脚背放于右大腿上面,使成双盘坐法,与第一段相同。两足动作时,上身切忌摇动。坐定之后,将两手从旁移至前面,至脐下时,两手相合,而交叉其十指,翻腕向内,以掌心捧住小腹,初时并不用力,冥心存念,略定神思,然后运气由丹田而注于肾囊,以活动其睾丸。停顿少许时,乃提气上升,以回原处,作似欲将两睾丸吸入腹中之想,在提气上升之际,同时两手心,亦渐渐用力,略作向上摩起之势。略停片刻,更运气注于肾囊。如此升降各十二度而功毕(图18)。

按:肾囊为人身最重要之物,睾丸又极嫩弱,稍受外力,即易破损,此一段功夫,乃专练收敛睾丸之法,即世称之敛阴功是也,在初练只时,睾丸必难随气升降,然练习稍久,即易活动,反较运气于肩背等为易于收效,因肾囊为筋络所成,中空而运接于少腹,与丹田相距甚近,故气力易于运到,待练习既久,睾丸自能随气升降矣,此功练成,人纵欲取我下部而制我之命,亦无从下手矣。



第七段

行第六段功夫毕,略事休息,更续行第七段。上身及两腿,完全不动,就原式略略加以停顿耳,两手则从小腹上徐徐撤下,移向两股之侧,按于板上,大指在内,指尖则向前面,掌按板面,不宜过分用力,但求其能相贴合耳。心神既定之后,则将两臂徐徐用力下注,意欲将上身作向上升起之状,惟并非有形之动作。同时提气上升,使之充于胸廓,停滞不动,历一呼吸之久。意念再将气从原道降下,停于丹田,而两臂之力,亦同时弛松,回复原状。更隔一呼吸时,再提气上升如前,如此升降各十二度为止。此段功夫,虽不甚难,但在初入手时,亦不免有所阻碍,须经过若干时后,始克升降自如(图19)。

按:此一段功夫,乃充实胸廓之法,运气于内,故较行于筋膜之间为易。惟运行虽易,而停滞一事,极为繁难,若神气未能完固之人,决难达于此境地,此即道家所谓凝神铸气之法也。初入手时,未能久停,为时不妨稍暂,以后可逐渐加长,是在学者自己斟酌之。



第八段

行第七段功夫既毕之后,即就原式略事休息,调和气力,使之稍弛展,然后再续行第八段。此段上身与两足皆不动,一如以上二段之姿势,惟将两手提起,使离开板面,然后徐徐向前移去,绕至两脚心之上面,即以左掌心紧按右足心,右掌心紧按左足心,即以中渚穴紧对涌泉穴也,大指在内,指尖相对,两肘微曲,臂部并不用十分气力,但以手足两心(手心与足心)贴合为度。略略停顿之后,始将两臂稍微用力撑住,同时意念将气从丹田中运行而出,使之从下抄左,转上绕右方而下,回至丹田,在脐之四周绕一圆圈,上及肚子之下,旁及前腰。如此运行一周之后,即休息一呼吸时,一呼一吸后再为运行,以九度为止。若为女子,则宜自右而左(图20)。

按:此段乃炼气充实肚腹之法,而兼及于腰肾之前部者。行时宜先鼓足其气,使之略一停滞,然后再运之循轨而行,似较稍易。惟在运行之时,非但外表不宜显露有形动作,如身体动摇等;即内部亦不宜有屏气挣力之象,须纯任其自然。初时固未必能尽如我意,久后必可成功也。



第九段

行第八段功夫既毕之后,仍就双盘坐之原势,略事休息。上身与腿足完全不动,一如上式,惟两手徐徐移至侧面,仍按于板上,休息约三个呼吸时,则续行此第九段。先将右手在前面徐徐向斜上方屈肱举起,至左肩之上,即用手掌搭于肩上,掌心适按于肩窝穴上,五指则在肩后,肱紧贴于胸胁前面。然后再将左手从前面向斜上方徐徐屈肱举起,左掌心按住右肩窝穴,肱则紧贴于右肱之外侧,用力缓缓搿紧,而使其肩背之筋肉,紧张至极度。同时则运用丹田之气,使之上升,而充实其肩背之内部。初时决难气随神到,但宜用意想之法行之,日久之后,自能运行无阻(图21)。

按:此一段亦系行气于肩背之法,肩背以筋杂肉薄之故,气力殊不易运到,惟其不易运到,故须多练。而此后部易筋经中,对于练习肩背之法尤多,亦以此也,行时所以必两手抱肩,紧紧相搿者,亦正欲使其肩背紧张,而气易于贯注也。



第十段

行第九段功夫毕,先将左手徐徐落下,按于板上,右手再落下按于板上。然后将圈盘之两腿,徐徐放开,直伸于前。略事休息,更续行第十段。须将两脚收回,屈膝而跪,两腿紧紧相靠,脚背贴于床板上,臀部坐于小腿上,尾闾则紧靠两脚跟。上身略向后仰,头正目前视。但经此一番动作,心神必散,故须休息片时,加以收摄,心神既定,则徐徐将两手从侧面抄至前下方,屈肱向上举起,至心窝旁两乳下为度。乃将两手掌轻轻按于胁上,两肘则略略用力后引,此非有形动作。按定之后,意念即将气提之上升,用意想之法,使之充满于两乳房,停滞不动。历一呼吸之久,仍从原路使之下降,如此升降各九度而止(图22)。

按:乳房在胸前亦系主要之部分,而膺窗乳根等大穴,皆在于此,若不练气使之充实,最易为外力所伤。与敛阴一段功夫,实有同等之紧要,此段之所跪行者,盖欲使上身正直,而气易于运行也,两手按胁者即所以示气循行之路也。



第十一段

行第十段功夫既毕,即就原式休息片时,两手则徐徐放下,垂于旁侧稍稍舒展,续行第十一段。先将两手稍微举起,徐徐移向前面,至膝盖之上,乃将右掌心按于右膝盖,左掌心按于左膝盖,即膝骨与腿骨接合之处。大指在内,指尖向前,两臂稍为用力作撑拄之状,上身则向后作倚靠之势,头则后仰至极度。心神既定之后,则将气提之上升,经脐轮、心坎等部而上起,至喉结穴而停留不动,使喉部充实。如此历一呼吸时,仍将气下降,停滞丹田;再经一呼吸之时,再运气上升而充注于喉结穴。如此升降各九次后乃将上身徐徐坐直,头亦下俯,两手亦收回垂两侧,回复原状(图23)。

按:咽喉为人身最要之地,生死关头之所系,且喉管为一软骨,虽有筋肉护于其外,奈极薄弱,故此部最易受伤,稍重即足致命,故必须加以锻炼,若能运气于喉,而充实其内部,功夫精纯时,即快刀利剑亦不足以损其毫发矣。惟此部功夫,亦极不易练耳。



第十二段

行第十一段功夫既毕,则将上身抬起,而使两足徐徐舒展,直伸于前,略事休息后,即收起两足盘坐,仍以右脚背置于左大腿上,而左脚背则置于右大腿上,成双盘坐之势,在动作之后,神智不免外泻,故须冥目静心以收摄之。待心神既定之后,即将两手移至前方,上下相向,右手在下,左手在上,掌心相合。然后用力将左掌自左而右,旋摩七十二度,再翻转两手,使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用右掌之力,自右而左,亦用力旋摩七十二度。此时掌心热如火发,乃将两掌移贴后腰,先由外转内,旋摩七十二度;更由内转外,亦旋摩七十二度。则此段功夫毕矣。仍收回两手,作第一段跌坐之势(图24)。

按:此十二段功夫,皆系坐行之法,甚不易行,且久坐伤精,为行功十八伤之一。此一段加于十一段之后,良非无故,盖恐行功之人,久坐而损伤其精,故用此一段以养其精,后腰,精之门也,精门和暖,则生气自足,更不虑其损伤矣。



(全文完)

点下面的的阅读原文可以观看易经筋经的视频教材视。


    关注 微音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