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老家的那些面食(一)——面皮

 

老家在天台山脚下,多山间盆地,那些缓坡梯地里每到春末常能见到成片的黄澄澄的麦浪。麦子多了,吃食自然...



老家在天台山脚下,多山间盆地,那些缓坡梯地里每到春末常能见到成片的黄澄澄的麦浪。麦子多了,吃食自然丰富起来,千百年来形成了种种极富地域色彩的面食。我大学毕业就来到温岭,温岭是个海滨小城,多海产品,不产小麦。好在面粉易得,老家的各色面食我基本会做,闲来做上一顿,调调口味,寄份乡情,也算是人生一乐。

早几天,看到QQ好友空间里有伙伴聊起这方面的话题,一时兴起,我也来聊聊这些伴我半生的面食们。

(一)面皮
小时在家,母亲做饭前常问父亲吃干的还是湿的,干的就是不带汤的,比如麦饼、糊拉汰,湿的就是带汤的,比如面皮、手打面、麦虾等。这些带汤的面食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面皮了。

面皮其实就是一种拉拉面,一种宽面条,口感滑嫩,易消化,在老家常作正餐主食。制作也不复杂,面粉里洒入一点盐,和成面团,硬软程度近于做肉包馒头的,盖上纱巾醒面充分,再在粉板上擀成薄皮,用刀划成一厘米宽的面皮条,备用。这边各种佐料翻炒加水,烧开,把面皮条抻拉成薄薄、细细一条条,放入滚沸的汤水中。如若面团醒发得好,揉得劲道,一根面皮可以拉到一米多长,两条就可以盛半碗。

抻拉面皮是极好玩的事,很小的时候,母亲在灶台上忙碌,我们也要掺和着拉上几条,如今,我在灶台上拉面皮,我家小妞也总是要过来帮忙的。汤水翻滚,小家伙小心翼翼地放进去,倒也不必担心她打翻了汤锅。拉面皮是需要一种耐心和技巧的,不能拉得太用力,也不能拉得太急,熟练的把式,抻一抻,甩一甩,抖一抖,几秒钟就可落汤。

我吃饭不太挑食,佐料不讲究,换成周作人或陆文夫这样的吃货可得费思量了。早时,家穷,不要说海鲜河鲜,就是肉也是薄薄的几片熬点油算是添点荤。那时更担心的是不够吃,所以一大锅里面皮其实是没几条,更多的是土豆块,翻来翻去,看着碍眼,但又无可奈何。现在却担心吃得太精细,油也少放,一锅子面皮也不会很多,蕃茄早瓜什么的也是半锅蔬菜。几十年过去,锅中风景却殊途同归,不知在折腾些啥。当然,老家接待贵客时还会有豆腐皮、黄花菜等面脑佐料,不过,待客的一般是索面了,面皮这样的家常饭是不够档次的。

温岭人喜欢海鲜,海鲜我也会吃,却不贪恋。我家小妞是极反感海鲜,所以家里除了买点鱼,蟹与虾基本不买。没有海鲜同样可以烧面皮的,炖上半高压锅的骨头汤,再放进一些小排,加个皮蛋,加上蕃茄,汤里放点点糖,汤汁也是蛮鲜美的。有时,也会熬一锅鲫鱼汤,放好,再另起锅烧好面皮。盛面皮到碗里,再浇上鲫鱼汤,淋点香油,拌几下,筷子头一挑,往嘴里一塞,滑溜溜的面皮就直往喉咙里滑下去。有时太烫了,几寸面皮挂在嘴边,用我家小妞的话说就成了长白胡子的老爷爷了。

做面皮和面醒面需要一点技术,也需要一点体力。这几年,我家夫人热衷于做西点,买了个面包机,面包机有和面功能,这倒方便了我。现在我做面皮,和面的程序基本上就交给面包机了,面包机二十分钟就可以和好面,和好后面团可以做到不粘手,拿出来就可以擀平抻拉。这二十分钟内我还可以洗切好其他佐料,同步进行,统筹安排,效率极高,一餐饭半小时内可以搞定。如若老母亲现在还存活于世,我一定会给她送一个面包机去,省却和面辛苦,免得她流汗流泪。

母亲知道我喜欢吃这个,以前回家,烧得最多的就是面皮。母亲已去世多年,家里的老灶也拆了好久了,那口大锅也不知沦落何处,老家的面皮是没得再吃了。有一年在姐姐家里做过一回,吃着面皮,聊着早年的杂事,满碗都是故事。面皮下肚,话题却一个劲地往喉咙外涌。

现在吃面皮不算难,天台的街头小镇都有专门的小吃店在卖着,临海的街巷也有卖这个的。只是,只有在家自己做着吃,和家人一起吃,才会感觉到儿时的那份烟火气。面皮长长,故事也是长长的,思绪也是长长的,长成一座桥,长成一条路,接通了故往和现在。



(图片来自网络,下次自家做的时候再拍自个的)

(未完待续)


    关注 门童聊家教与写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