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疯狂的民科,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上会遇到什么?

 

荣誉还是地狱?...

实在找不到高清一点的图了
将就着看吧
如果需要看视频的同学
可以滑到页面最下方点击原文
图片为《非你莫属》5年前民科首提引力波,遭主持人嘉宾嘲讽的节目截图。




【身份与教养】

不喜欢主持人张绍刚和BOSS团的表现,不管是针对什么,有何目的,冷嘲热讽和极度不耐烦的态度让我想到身份与教养的问题。就算是一个差生,被对待的方式如果是几个老师联合羞辱和围攻,都会引起观众的不满和反感。

从某种意义上,张绍刚是一个很差的主持人。看过关于他的采访以及之前的节目后,我觉得他的人格中有丛林成功学的味道,类似于编剧界的于正。然而有时候怀疑就算是身处丛林法则中的猛兽也是有血性的,而人类一旦身处其中却看不到这一点。

方舟子的声音和语气让人听不下去,一个人在专业领域惯性打假后是否会对人格产生影响,我不知道,可能会有点关系。

【反智与反弱智】

有人说民科是反智,我不知道民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可能是复杂而一言难尽的。看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人,可能很难一棍子打死所有的民科,因为我们也不敢确定那个人是毋庸置疑的疯子还是尚未被发掘的天才。但将民科统称为反智,某种意义上,我觉得是一种抬高。反智是一种高级的行为,哪怕它是反面的。反智需要用智的另一端去反,而有些情况下,民科的行为不是反智,而是一种无知与狂热。

我喜欢一句话是,我不反智,我反弱智。

所以正统的科学研究者不必把反智当做科学研究领域的大敌,能做到反弱智已经是开启民治了。当然,谁说正统的权威领域没有需要反弱智的地方呢?

【道歉与阻止】

看到弹幕上不乏“欠郭英森一个道歉”这样的字眼,语气让我脑补出手举白色横幅为谁伸冤的场景。伸冤是个沉重的事情,但在网络上随口叫嚣提谁讨回公道却是个廉价的行为。至少可以证明脑回路是单线的。道歉是基于礼节的道歉,或许在专业甚至道德上,郭英森需要的不是道歉,而是阻止。但我常常觉得,一个疯狂到入魔的人,阻止最终有用吗?他真的会走向另一条火候正常的人生道路吗?又或者,我们知道他内心真正想的是什么吗?或许在我们看来是疯狂,是荒唐,甚至是反智,但对于民科个体来说,那会不会是一种兴趣,一种热爱,一种人生的意义,一种三观的呈现?

道歉或阻止,都不是一个动作那么简单。

【舆论和情绪】

我在网络上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人们坚定不移地说出一个观点,然后后面千军万马前赴后继,这在我看来是可怕的。从来没有一个真理可以在一句信誓旦旦的话中诞生。舆论都是在情绪中催生出来的,情绪又反过来滋长舆论。郭英森事件中的情绪有网友的正义情结在,对正统和权威的不甘不信不屑情绪在,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爱国情绪在,把郭英森推上神坛与“我大天朝”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荣誉感有关?

【媒介素养与副作用】

民科在一片野生和复杂的环境下生长,有那么多知识与智力的不确定,媒介在这件事中做的最不合适的一环,便是将民科以这种方式推向大众面前。对民科而言,这可能会推动某种狂热的精神与盲目的前进。民科可不可以利用媒介,媒介可不可以利用民科,当然可以。民科一定要斩断与大众媒介的联系,让他们彻底隐身到平凡生活中吗?我觉得这个倒不一定。双方可以互相利用,但应该是有效且更善意、更合适、更具有思辨意义地利用。况且有时不是隐身就代表彻底消失,就代表某些现象和力量不会存在某种潜在的危险与影响。《非你莫属》在这件事中体现的媒介副作用,大概是只考虑了节目效果,没有考虑对个体的意义,对民科群体的意义,对其他社会领域的意义。单独追求点击量与轰动效应,是最差的媒介选择了。

以上说的,也有可能都是错的。

不管怎样,个人觉得任何事情没有唯一且正确的答案。

多方思考和辩证,先了解事实,再给出自己的判断。

困了,晚安。
后台欢迎随意留言
如果你觉得这一篇还不错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 ‿ ≖)✧


让自己安静下来

愿你有能力

世界很嘈杂

路很长,一起走吧

公众号:riverwake

投稿、转载或其他合作

请联系邮箱:929853051@qq.com

或微信(备注身份):rainycat0821
盯着上面动图一分钟
你就可以安心睡着啦
晚   安


    关注 倒淌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