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瓷器上的画面挺low

 

你觉得瓷画low,是因为你没见过好的。等你见到好瓷器,再对比好画,你还是会觉得瓷画low。...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好玩的问题,“为什么瓷器上的画面看起来很low”,我写了一半回答就忙别的事去了。这两天闲下来,把回答写完,明显是写歪了,而且原来的问题也找不到了,干脆发在这里。先声明,以下讨论不包括瓷板画。诚如几个知友的回答:你觉得瓷画low,是因为你没见过好的。等你见到好瓷器,再对比好画,你还是会觉得瓷画low。

事实就是这样:画在瓷器上的画,水平的确低于纸上的画。

比如八哥,这是乾隆官窑珐琅彩,最高水平了。



再看唐伯虎画的八哥,笔墨韵味之巅峰,也不用秋香,单这只鸟就可以让唐公永垂不朽了。乾隆那八哥,差的太远。



和国画一样,瓷器上也画山水花鸟、亭台楼榭,一直是国画的模仿者。囿于瓷器体裁工艺的限制,瓷画从来就没有达到国画的水平。

这一点做瓷器的人也心知肚明,所以陶瓷专业不把瓷画叫瓷画,叫“纹饰‘’。茶壶上画个山水,那不叫山水画,叫山水纹。“纹”和“画”比,low吧?low又怎么着?我们认啊!



说说原因。比如这个,鬼谷子下山,元青花,2.2亿。当年我绕着这个罐子转了十多圈,本来就不高的智商都烧光了,也没有想象出这个画面:



这是瓷画的先天不足,瓷器是圆的(方的也有,很少),一眼下去,只能看到局部,对于观众来说,这是很不爽的事情。

后来也出现了解决方案:开窗,又叫开光。在瓷器上画出画面的边界,画面可以让人一览无余。这样有一个问题就是画面小,瓶瓶罐罐本来就不大,再勾出一块,更小了。



再有是把画集中在一面,明清以来最多采用的办法。比如这个笔筒,背面是空白。但是这两个办法都解决不了圆的透视问题,画面会变形。



除了器型,还有工艺的限制。所有的瓷器里,青花是最接近水墨画的,但让专业国画家画青花,也很难上手。因为青花颜料很粘,坯很涩,很难表现宣纸水墨的韵味。至于粉彩珐琅彩,就更麻烦了,先玻璃白打底,再用油调色,各种难闻的气味,还有毒。

画好了要烧,烧就变色,瓷工画的时候是看不到成品效果的,比如青花是黑的,粉彩是暗的,全凭经验。而且釉有流动性,多多少少会影响画面的效果。

所以我说瓷上作画先天不足。有的朋友以毫发毕现的瓷画作为反例,其实说明不了什么,这种手法国画油画早都玩烂了。不妨考虑这个问题:瓷画历史也有上千年,为什么从来没有出现象四王、八怪那样引领时代风潮的画家呢?

也不是彻底否定瓷画,瓷画的优势在装饰性,还是要回归“纹饰”本身,这一点是国画油画无法企及的。早在唐代的长沙窑开始,瓷器纹饰就已经很发达了,比如磁州窑的白釉黑花、耀州窑的青釉刻花,但只在民间流行。明清文化开始世俗化,皇室开始接受纹饰瓷器,发展出了五彩斗彩珐琅彩等等,并且逐渐成为主流。

画家,尤其是天才的画家,大都希望通过作品表现独立思考的结果,表达哲学或者政治见解。比如明清的董其昌和石涛,都有一套艺术理论,并且著书立说。他们就是随手涂几笔,不想表达什么,也会被后世的批评家解读,凭空搞出许多意思来。这就是艺术家的社会定位,人们视他们为深奥的精英,风尚的引领者,举手投足都别有深意。

古代画瓷器的工匠就不同,他们没有艺术家的理想,文化也不高,甚至不认识字。他们和周围的人有着同样的价值观念,并不认为自己比其他人高明。他们画瓷器时并不想影响观众的心灵,只在乎人们是否会喜欢,是否会购买。他们年复一年地重复一个受欢迎的画面,可能不厌其烦地画一生,甚至几代人。比如有一种画梧桐楼阁的青花餐具,从明朝开始,一直画到现在,几乎就没变过,所谓的工匠精神,不过如此。

刚才提到的鬼谷子下山,在欧洲人发现的,在普通欧洲人眼里,那就是一个刀马人物罐,好看,喜欢,仅此而已。这时瓷器背后意义世界的消逝了,只有懂中国文化的人才能还原鬼谷子的种种传说。

差不多所有旧东西都面临着这样的情形,物是人非,背后意义正在消逝。比如花瓶上画猫扑蝶表示长寿、荷和戟表示升官,这种语境已经日渐式微了,现在人们也许能认出来四爱图,但不一定认出来七贤;能认出来八仙,不一定认识暗八仙。

过去民间瓷器的画面,不仅有实用性和欣赏性,还有寓意性。瓷工绘制三多五福,水浒西厢之类的画面,正是因为这些图案的寓意已经在当时人们头脑里形成了一种固有稳定的模式,一看到图案就想到背后的寓意,这正是当时的“普世价值”。

现在看官窑瓷器时,人们往往是当成艺术品欣赏的。其实瓷工在做官家瓷器时,艺术性只是次要地位。比如青花缠枝莲纹赏瓶,雍正取“青莲”的谐音,才大量制作赏赐群臣,更多的是政治意味。祭红和祭蓝釉,太庙里祭祖用的,主要是礼教功能。



一件官窑瓷瓶,或者原始人的陶灌,如果放到美术馆里,被厚玻璃罩着,还有精致灯光,人们流连其间,赞叹不已。此事有几分荒诞,这种方式只能强调文化的隔绝,或者说误解,深深的误解。所以巫鸿教授说:一件艺术品的历史形态不会自动地显现于现存状态,而是需要通过深入的历史研究来加以重构。这种重构基于对现存实物的仔细观察,也必须检索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

当然了,要求爱好者“检索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并不现实,但也许人们可以知道,欣赏古瓷器的角度不只是审美。


    关注 有泉说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