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传统文化的故事——风筝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记忆的波纹一圈圈荡去,水面中浮现出一个小女孩,圆润的小手,扯着细细...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记忆的波纹一圈圈荡去,水面中浮现出一个小女孩,圆润的小手,扯着细细的丝线,她在如茵的草地上奔跑着,脸蛋上浮着如胭脂一般的红晕,望着自由的纸鸢,撒下一串银铃般爽脆的笑声......

总有一种情结,将我与风筝紧紧扣在一块儿。常想象自己就是一只风筝,摇曳在湛蓝的天空下,那么自由,飘逸。那该是我无法用语言说明的满足与快乐。碧云冉冉,清洛渐漫漫。风絮双燕萦回,又该是怎样一番隽妙的景象?



    风筝,南方称鹞,北方又称鸢。风筝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它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相传是东周哲人墨翟研究试制了三年,最终用木板做出了一只风筝,又称“木鹞”。这是中国最早的,也是世界最早的风筝。而直至东汉期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风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意义。在中国历史文化中,风筝多与军事,通讯和气象有关。楚汉相争时期,汉将韩信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地道的距离。而垓下之战中,韩信用牛皮做风筝,上面敷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的士气,这也是四面楚歌的故事。而大约是在唐朝五代时期风筝才进入民间,成为了人们娱乐的工具。在潍坊——世界风筝之都,风筝的家乡,我们总会惊讶于那精湛的风筝制作工艺,超凡的美术和那悠久的独特风韵。



同时,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风筝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飞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在郑板桥的笔下,风筝承载着少女的纯真与烂漫。风筝也往往象征着童真,散学的孩童们三两成群地聚在一起,斗着风筝儿,其乐无穷。“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风筝亦是脆弱的,素手中紧握着的红线,就像它的命脉,一旦被扯断,结局莫过于在风中被撕裂了支架,又或者刮落到了人迹罕至的地方,凄楚走向“死亡”。风筝也有勇敢乐观的一面,它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道通。焕发着阳光向上的情怀。而对于远在异乡的游子,风筝就是他们对故乡思念的依托,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线的一端是家乡,像风筝一样的他们,无论飞得多高,故乡总能收回那颗漂泊的心,让他们不再流浪。



    我喜欢放风筝也喜欢亲手制作风筝。记得小时候,我常跟着外婆学着做风筝。外婆真的心灵手巧,她会用竹篾编花篮,竹篓,玩具等各种东西。而当我看见菱形风筝时,觉得这个挺简单的,便缠着外婆教我。外婆将竹篾浸入水中,令竹篾软身,再熟练地将它破开,约三分之一的粗度,然后把它叠成十字形用细线固定……几年之后,有一次,邻居家的小孩跑到我家里询问我会不会做风筝。看到她用胶水糊纸时,我忙劝阻着改为用尼龙绳固定,想起外婆曾经说过,用胶水会增加风筝重量,并且纸面容易散开。事实的确如此。



如今,我依然无比热爱着风筝,看见风筝在天上飞翔,心底总会涌起一股悸动。仿佛看见了古诗中草长莺飞的江南;仿佛走入了那古朴小院,看见女子隔着围墙安静注视着,那外面天空自由的纸鸢;仿佛,想起了童年,想起了外婆。

如今,我依然眷恋着风筝,渴望在简单的日子,看到风筝在天空飘荡。眷恋着它带给我的恬静的气息,一份淡雅,一份清韵。

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更多好书,更多美文,更多创意
尽在橘子书虫
橘子书虫欢迎您的来稿
投稿邮箱:3444588745@qq.com


    关注 橘子书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