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的力量---朱永新先生的一席话

 

为什么最好的医院收的病人都是疑难杂症、都是治不了的病人,为什么最好的学校招收的学生都是优秀的学生?...



非常高兴来到美丽的蓉城,与大家相聚在一起,参加武侯区新教育全国开放周,共话新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教师成长。

今天早晨4点钟左右,我被第一声雷雨唤醒了。不知为什么,我突然就想到,新教育不就是这一声雷雨吗?它唤醒了多少人?它唤醒了多少老师的激情?唤醒了多少老师的梦想?唤醒了多少老师的教育良知?唤醒了多少老师的成长欲望?

应该说,这次来成都,心里面是很振奋、很激动,乃至欣慰。我还记得在2012年,在山东淄博临淄区的新教育实验第12届年会上,李镇西在闭幕式的时候做了一个讲话,他的讲话也算是立了个军令状。他说,朱老师,我回去以后,一定把武侯的新教育实验推动起来,你再给我几年,到武侯来检阅一下我们武侯的新教育军团。一晃4年,我们来了,我们大家一起来见证武侯新教育的精彩,并且也来检验李镇西是不是兑现了他的诺言?他的军令状立得怎么样?接下来,一天半的时间,我们将和大家一起来见证。

我相信这份作业应该不会差,因为我这几年一直关注着武侯区的教育,关注着武侯新教育实验,经常看到镇西通过各种方式在报道武侯新教育的进展,哪位种子教师又有什么感人的故事了,哪些学校又在做些什么了,我听了以后也非常高兴。武侯新教育实验区虽然正式参加是在2014年,只有这么两年的时间,在新教育大家庭里面算是一个“新兵”,但是武侯区在我们杨区长的直接领导下,在潘局长的大力支持下,在镇西的苦心经营下,整个实验区发展得很快,由一所学校发展到34所学校,200多名新教育实验教师在成长,一会儿我们会听到他们几位老师的故事。

我感到欣慰,并不是因为这个数字的增加,而是因为新教育的理念真正在武侯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对教育有着真正的热爱和深刻的思考,越来越多的学生和父母感受到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教育魅力。

这次活动的主题,叫做“教师成长与新教育实验”。应该说,新教育实验并不是第一次关注教师成长,在2005年和2009年,我们都分别以新教育实验的教师成长为主题,开过全国性大会,我们一直也把教师成长作为新教育实验作为重要的基础。

应该说,对于中国教育,我们关注已久,改变中国教育的愿望,也由来已久。长期以来,“分数至上”让我们的教育严重偏离了教育的正常轨道,出现了很多弊端和悲剧。刚刚在过来的路上,镇西还在跟我讲,说他最近写了篇文章,说,为什么最好的医院收的病人都是疑难杂症、都是治不了的病人,为什么最好的学校招收的学生都是优秀的学生?这是一个很值得反思的问题。

那么,怎么样改变我们的教育?

2000年,我曾写过一本小书《我的教育理想》,在这本书里正式提出了“新教育”的一些主张,我们想通过理念和行动的变革,回归到教育的本质,改变中国应试教育的现状。这十几年来,新教育的思想、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成型,我们希望通过“十大行动”、“四大改变”等重塑一种新的教育生活方式,让所有参与教育的人能够真正“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发现,这一切的实现,关键还在于教师。

我们做的任何改革,任何教育的变革,都有它自己的逻辑起点。

例如新课程,国家自上而下推进的新课程改革,它的逻辑起点就是课程,它试图通过课程的变革来撬动整个教育的变革。

再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她的逻辑起点就是课堂,她提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试图通过对课堂的变革来撬动教育的变革。

新教育也高度意识到课程和课堂的重要性,在“十大行动”里面,我们有“研发卓越课程”、有“构筑理想课堂”。但是,相对于教师而言,我们觉得,课程和课堂远远不如教师问题重要。因为,所有问题的背后,都是教师的问题,教师是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谁站在讲台前,谁就决定了教育的本质;谁站在讲台前,谁就决定了孩子的命运。有了好的教师,自然就有好的课程,自然就有好的课堂。只要教师一变,随之而来的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教师,是改变教育状态的最有效切入口。所以,新教育实验把教师成长作为逻辑起点。

经过十多年的思考、探索,新教育实验已经提出了完整的教师成长理论,比如以生命叙事为基础的职业认同和以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的“三专”理论为基础的专业发展模式。也就是说,教师成长理论是由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两个版块组成,而我们的榜样教师成长也的确是遵循了这个重要的规律。

依照这样的模式,我们新教育教师成长的故事太多了,一会儿将要叙事的几位老师,不仅仅是武侯区一群新教育老师的缩影,更是我们全国数万名新教育教师的缩影,在他们身上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我刚刚从哈佛大学讲演回来,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中国教育论坛邀请我做开幕讲演,介绍的就是新教育实验。其中我就谈到,新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师成长,这是全世界最难的一个问题,是所有的教育问题里面最难的问题。美国的教育学者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也是如何点燃教师的教育激情?如何让教育理论、思想走进学校?现在,许多老师不买教育专家的帐,老师不肯看教育理论的书。那么,老师是不是真的不需要理论呢?当然需要,一线老师一旦被思想武装,他所迸发出的教育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新教育实验恰恰解决了这个实践中的难题。

美国麻州大学教育领导系主任严文藩教授说,他观察了新教育10年的时间,他觉得新教育实验多少破解了这道世界性难题。新教育实验探索出一条教师成长的内在途径,懂得如何用教育理论武装一线老师,让一线老师有了成长的渴望,有了对理论的兴趣。这些年来,新教育实验的确在教师成长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教室和课堂的榜样教师。我觉得,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我们都还有很大的总结、提炼的空间。

我也相信,很多新教育同仁都有这样的感受:做新教育,获益最大的,也许不是学生,而是我们自身。我们自己提升了,孩子们自然就提升了;我们自己发展了,孩子们自然也发展了;我们自己成长了,孩子们自然也成长了。因为新教育,我们的生活常态与以往很不相同,我们充实并愉快着,丰富又幸福着,巨大的激情和创造力让我们这群教育的理想主义者时时都焕发着生机与活力

也正是因为新教育这样一种理想主义者的情怀和行动精神,吸引着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和相关人才,不断地加盟新教育,像早期的储昌楼老师、卢志文老师、袁卫星老师,到后来的陈东强老师、童喜喜老师、张硕果老师等等。其中一支很重要的力量就是我的博士生团队,他们也是第一批践行新教育的种子教师,他们参与了新教育实验从诞生到发展的全过程,特别是像许新海、李镇西、张荣伟等等。他们和其他老师一样,都是真心热爱教育的人,也都是从教育一线成长起来的,对教育有着深切观照和深刻思考。虽然他们现在大部分已不再亲执教鞭,但他们一直没有下过“讲台”,在新教育研究院的各种机构,不管是新教育研究中心、课题管理中心、教育在线网站、网络师范学院等处,他们一直在为所有愿意接触新教育、了解新教育、践行新教育的教师服务,他们是种子教师的种子教师!

当然,李镇西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位。

2002年,他当时在苏州做我的博士生。他就提议我开通网站,作为推行“新教育”的阵地和教师们交流学习的平台,他担任了教育在线网站的第一任总版主。后来的事实表明,这个平台的搭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把天南海北“拥有相同尺码”的人都聚在了一起,在这里记录他们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催生了许多感动人心的故事,也涌现了许多值得敬佩的教师。还有许多的“有缘人”,或者说新教育的朋友们,因为这个平台而爱上了“新教育”。直到现在,它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最近,我们和有关企业合作,正在打造一个“教育在线”的升级版,准备将手机终端、APP紧密联系起来,加强老师们的互动参与,做大做强新教育的资源平台。

镇西博士毕业后,我曾经非常希望他留在苏州,但他还是选择了回到成都继续服务家乡,同时,他也一直在为“新教育实验”努力,无论是个人教育专著的出版,还是参与新教育课程教材的研发,或者是被邀请到各地各校讲学交流,他总是言说新教育、践行新教育。他甚至捐出了个人的稿费来支持新教育的研究项目。

在他出任武侯实验中学校长后,他的教育理想在这所学校里得到了充分体现,他自己也说他“留下了一座满是故事的校园”。武侯实验中学的改变,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本来只是一座普通的城郊学校,大部分生源都是农民和农民工的孩子,却因为“新教育实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受到全国的广泛关注,它也是武侯区第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是第一粒火种。

除了武侯实验中学外,还有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2013年,我们在这里搞过新教育国际论坛,后来学校还搞过不少新教育开放周、交流会等活动,吸引了全国许多地方的老师前来学习。

在这些影响下,武侯区其他学校的老师也慢慢开始探索,逐渐走上了新教育道路。从一个点到一条线,再到一个面,新教育在武侯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去年,镇西从校长岗位上卸任,武侯区教育局专门聘请他作为武侯区新教育实验区的负责人,推动实验区的工作。昨天,他很自豪地说,他是武侯新教育实验区的“区长”。他说,他做“区长”以后,比做校长时候更忙了。武侯区的老师说,李镇西老师现在是“以搞传销的精神在传播新教育”,他常常背着双肩包徒步走到学校去做培训。这一次看到他,比以前要更精神、更消瘦,但是他说这种忙碌是值得的,特别看到武侯区的教师成长起来,比他自己成长还开心,这些老师是武侯教育的真英雄,是教育发展的持续动力,很值得。

如今,武侯区新教育在李镇西的带领下,从播种到开花,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也为武侯区的教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教师在成长,学校在改变,学生度过了幸福美好的童年和少年,父母们也重新认识了教育本身,大家一起真诚、努力地做教育,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成长,对教育也充满希望。

成长,就是最大的收获。我非常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武侯区新教育实验区能够一如既往地秉承新教育核心理念,在已取得的优秀成果基础上继续努力,探索更多、思考更多、实践更多、创造更多,以自身的成长带动更多的成长,以自身的转变带动更多的转变,以自身的收获带动更多的收获!

我一直说,新教育,是所有新教育人共同熬制的一锅石头汤,所有的新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实验教师都在为整个新教育加油添热,让这锅石头汤味道更加鲜美。所以,我要特别感谢今天活动的东道主——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感谢杨区长和潘局长,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学习、交流、分享的机会,也让我们看到了武侯区政府对于新教育实验的支持和信心。同时,我也要感谢今天在座的各位新教育同仁,从全国各地不远千里而来,只为在新教育路上幸福成长。因为考虑到很多原因,这次会议人数做了很大限制,但还是很多人报名来,很多外地的学校校长打电话问为什么不让他们来,我说场地只能容纳200人,但是结果还是超过了400人,将近500人,所以非常感谢大家。当然,我还要感谢所有为了这次活动的顺利举办而默默付出的人,大家辛苦了!

最后,祝愿这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也希望大家能够满载而归!谢谢大家!


    关注 南昌名师胡章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