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牧牛图》到《牧笛》

 

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吃竹挤奶,终生劳瘁,为人而安不居功。...



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吃竹挤奶,终生劳瘁,为人而安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形容无华,气宇轩宏,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之。

——李可染

1960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动画史上的一大创举。传统水墨画的写意风格被引入动画制作之中,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虚实意境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实现了重大突破。



小蝌蚪找妈妈
  动画手稿 1960年
然而,由于工艺的复杂性,制作一部水墨动画短片所耗费的时间与人力是巨大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组建了实力雄厚的团队投入到水墨动画片的制作中去,而同时,“使水墨动起来”这一特殊的艺术目的也吸引了许多国画名家。除了与《小蝌蚪找妈妈》渊源颇深的白石老人之外,其弟子李可染也曾参与过水墨动画的手稿绘制。


牧笛   特伟、钱家骏等   视频   1963年   19分钟
《牧笛》是继《小蝌蚪找妈妈》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63年摄制的第二部水墨动画片,同年便获得丹麦第三届欧登塞童话电影节金质奖。该片由特伟、钱家骏担任导演,讲述初夏时分,小牧童于葱郁的山林间放牛,中途瞌睡时所出现的神秘梦境。故事以梦境中牧童寻牛为主线,以随着剧情悠扬起伏的竹笛声为衬托,整部动画就像一幅缓缓展开的自然清新的山水画卷。




蜿蜒的溪水旁,垂柳随风摇动,笛声宛转轻快。牧童坐在信步的水牛背上,悠然自得。



牧童的笛声引得林间黄莺来争艳。



水牛自得其乐,牧童斜倚树干,沉沉睡去。

影片中时而憨态可掬,时而灵动顽皮的水牛形象便是出自李可染之手。与导演特伟本为好友的李可染,其笔下的山水画一直为特伟所欣赏。当年特伟带领摄制组在广东肇庆、从化取景时,恰巧碰上在此养病的李可染。特伟称李可染在了解了《牧笛》之后,十分兴奋,并自告奋勇地提供了近二十张的水牛图,令他十分感激。



牧牛图   李可染   设色纸本
   1963年   68.5cm×47cm
 


李可染笔下的水牛形象被借鉴到动画片之中,栩栩如生。



与小鱼们在水中嬉戏的水牛。



与牧童嬉戏的水牛。



离开了主人身边,独自玩乐、乐不思蜀的水牛。

幸得李可染的参与,其意象化的艺术风格充分地融入这部动画片中。全片虽没有一句对白,却以景象的描绘、人物的塑造和音乐的渲染营造出牧童与水牛之间令人动容的深厚情谊。



跋山涉水,小牧童终于与自己的好朋友重逢了。



夕阳西下,伴随着笛声,一人一牛踏上归途。

《牧笛》动画欣赏:



注:本文部分资料出自《中外动漫艺术大展》。

[b]JC 动 漫 馆
国内第一家私人动漫博物馆
[/b]


    关注 JC动漫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