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 烟雨西湖

 

也许为了延续西湖的春日盛景,进入六月的西湖依旧笼罩在烟雨之中,小雨淅沥,微风轻拂,丝毫没有夏日的燥热,有的只是春日的清爽和惬意。...

烟雨西湖

 

 

文/

刘亚萍


也许为了延续西湖的春日盛景,进入六月的西湖依旧笼罩在烟雨之中,小雨淅沥,微风轻拂,丝毫没有夏日的燥热,有的只是春日的清爽和惬意。



唐诗·宋词

烟雨江南



沿西湖岸边行走,如同行走在一幅中国水墨画中,“断桥残雪”、“平湖秋月”、“曲院风荷”、“柳浪闻莺”……单是一个个诗意的名字,就让人心生向往,唐诗宋词的简约和意境之美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闭目,想象展翅飞翔,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一幅幅不同的画面,睁开,眼前是另一幅中国水墨写意画,视觉、听觉甚至触觉,都如此美好。和友人撑起雨伞,雨中漫步,不想多语,只想沉浸在这烟雨江南中,沉浸在唐诗宋词的简洁和婉约中,沉浸在这美丽的诗情画意中。

浓郁

文化气息





西湖不仅仅有着自然的秀美,还因为与诸多文化名人的历史渊源而平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唐代诗人白居易和宋代诗人苏轼更是与西湖有着不解之缘。说不清是美景赋予了诗人灵感,还是诗人给予了西湖文化品味和内涵。
白堤和苏堤

是我这次西湖之行的重要去处
 西湖白堤


白堤原称“白沙堤”,是后人为纪念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做出的贡献将其改称白堤。白堤东起“断桥残雪”,止于“平湖秋月”,宽阔而敞亮,紧靠湖边垂柳密集,外层桃树成列,微风拂来,婆娑起舞,如烟柳丝飘摇落入湖面,“万条垂下绿丝绦”与湖水相依相伴的景致让人感到了大自然的天作之合。从枝干的粗细程度上看,种植时间不长,可能是后人重新修建改造的,白堤应该是成长中的少年。
西湖苏堤


相比于白堤,苏堤倒更像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爷爷,植物繁多、古木参天,很有历史年代感,即使炎炎夏日到此,也应该凉爽宜人。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 |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将西湖的美丽一语倾尽,以至于后人无法超越。无论丽日晴空,无论烟雨迷蒙,西湖都是美的,恰如一个女子,清秀是美,艳丽是美,纯净是美,神秘是美,从对景的喜欢到对人的依恋,情感有了升华。走在华盖如荫、绿意蓊郁的苏堤,才能深切地感受到苏轼对于西湖的那份情怀。


苏堤旧称“苏公堤”,是苏轼任杭州知府疏浚西湖时取淤泥和葑草堆筑而成。南起南屏山北麓,北至北山,是跨湖连通南北两岸的唯一通道。长堤卧波,成就了西湖上一道妩媚的风景线,沿堤建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座单孔石拱桥,古朴美观,尤其是初春时节晨曦初露,桃红柳绿,碧波荡漾,犹如仙境,“苏堤春晓”便由此而来。



尽管小雨飘移,行人依然兴致不减,还有年轻人骑着自行车披着雨衣绕湖观赏。路上行走,有时也可看到衣着怪异之人,长裙内有裤子,长裙外加短裙,上披夹克,我和同伴不禁相视一笑:想必是天气突变,气温骤降,只好将所有衣物披挂在身。偶尔也有美女壮汉,身着短袖依然神采奕奕,无惧风雨。

就这样我们一路走走歇歇,从“从“柳浪闻莺”出发,再回到此地,历时5个多小时绕西湖一周。等我们再走回酒店,手机上记载路程22公里。值得敬佩的是同伴穿着皮鞋与我一同徒步,竟也坚持了下来,到达目的地,我们欢呼雀跃,一同为自己和对方点赞。
如果把西湖比作一个人,那么她首先应该是一位女子,早在九百多年前的苏轼已经把她定位为:西子。而我以为,她更像是西子、白娘子、苏小小的综合体,湖水是她美丽的容颜,柳枝是她飘逸的长发,水润多情,摇曳生姿,清丽、娇艳、妩媚、神秘、风情万种……


编辑 | 申青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了解更多电网咨讯
请关注“国网陕西电力”
gw-sxdl
长按二维码扫描关注


    关注 国网陕西电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