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札记之五(下):与世界相遇

 

2月18日,晴前两天札记中谈及孤独,发出来后收到很多慰问和鼓励。亲爱的老师、家人、朋友和同学们,恕我不一一回...



2月18日,晴

前两天札记中谈及孤独,发出来后收到很多慰问和鼓励。亲爱的老师、家人、朋友和同学们,恕我不一一回复表达感谢。人这一生到底为什么活着,是因为有人在乎我们,有人需要我们,有人关注我们,有人爱我们。你们的关切,既是我在这美丽而荒凉的世界里探索时心中的火把,也是我叩问世界、追寻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宿地。





是的,荒凉。这是世界最发达国家的首都,聚集了大量的高素质人群。一旦你发出求助,随时会有人过来帮助你,语气亲切,笑容温暖。但我和居然,都有挥之不去的荒凉之感。居然说,同学对我很热情,我也很想和他们交往,我们兴冲冲地打招呼,他们对我说一大堆,发现我听不懂,只好去找别人说了,我只好一个人坐着。我每天收拾妥帖,出门走在路上,和相逢的人互道早安,互致笑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居然的沟通能力目前确实还有限。但对我来说,缺少的可能更多是勇气。我在交往上是羞怯而被动的。我习惯了别人来找我,别人打电话给我。我只在自己确有把握的关系中互动。但在这样的陌生环境中,如果我不主动和别人沟通,可能我的电话就永远不会响。





我有意识地不多和中国学生学者交往,是因为我知道我有惰性。一旦我能够用母语交流,我将很快进入舒适区,回到和国内差不多的生活。这一年机会宝贵,我的目标是学好英语,接触更广阔的世界和不一样的人群,了解生活和人生的多种可能。当我们看过世界的丰富,最终决定回归生活的简单,那是我们对生活的选择,和过去仅仅凭借惯性有所不同。





喜欢看《地心引力》、《火星救援》这样的科幻片。浩瀚的太空给了我们无尽的想象,而在太空中的每一步,遭遇的都是不可知的前景。这正是令人期待、让人兴奋之处。这是我们对世界边界的探索,对人类极限的超越,在这种探索和超越中,激发出我们自己也没有想象过的巨大潜能。这些电影中的男女汉子们都让我印象深刻,比如《地心引力》中的女主角和《火星救援》中的男主角,一个人面对浩瀚的宇宙,那无边无际的荒凉与孤独,学习如何与它相处,克服种种困难,顽强地生存下来,在此过程中,获得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超越舒适区,寻找挑战,在应战中获得成长,是我一直向往,却多年未曾拥有的体验。我向往生命中的不可知性,向往与别样的世界和人生的相逢与碰撞。当我带着孩子和行李抵达华盛顿的第一晚,我没有从携程预约接机服务,没有事先定好旅馆,也许潜意识里,是想与这种不可知性相遇。





过去我们活得太安全了。我们对现状心怀不满,却从不敢做出改变。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过早地把孩子绑上战车,美其名曰“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我们痛恨应试教育对孩子的凌虐,却因为“别人家的孩子都这样”而不敢另辟蹊径。多少风华正茂的大学生、研究生,最理想的工作不过是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只因为它“稳定”。刚毕业离开学校,父母就开始焦虑地催婚,是因为我们不相信孩子一个人也能生活地很好,而结婚,原本是爱情水到渠成之后的自然结果。当婚姻出了问题,我们常常在煎熬中度过岁月,只因为“谁能保证下一个比这一个更好”。当工作不能发挥我们的潜能,多少人被动地守着岗位等待退休。我们在各方面都像一个等待拿退休工资的老人,待在原地重复一样的生活只为有一天我们老了有个保障。实际上,穷其一生我们没有敢追求过梦想,又怎敢说我们真正活过?生命之初,我们从亿万个精子的奔跑中脱颖而出,才获得了访问这个世界的门票。八十年的岁月要怎样度过?要怎么样活过,我们才能够说,我终于不负此生?





(未完待续)


    关注 伪文青集散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