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负担为啥这么重

 

我们应该让孩子的学习从责任使然渐变为兴趣使然,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知,由为别人到为自己,这是人生观的转变,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学业负担为啥这么重

文|张忠宝(辽宁省特级教师、锦州市第八中学校长)

什么是负担?解释颇多,但其实质就是应该承担的责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究其实就是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业应该承担的责任。中国的学生负担重,已被全世界公认,我们不禁要问,学生的负担为啥这么重,坦言之,学生承受了这个年龄本不该承受的多重负担,我们这个社会把沉重的社会负担、复杂的家庭负担及个人职业愿景负担都直接或间接的转化成孩子的学业负担了,学业负担能不重?

我们的社会负担在个人经济关系中体现最鲜明最不能承受的就是住房、教育、医疗及养老等负担,曾几何时,这样的负担压垮了几代人,从国家层面看,住房、教育、医疗及养老是国家最重的社会负担,国家经济能力差的时候,这些负担的主要担当者就是家庭了,家庭的负担应该由每个家庭成员来承担,而家庭的最大希望就是孩子,这样的负担转嫁到孩子的身上,他们的学业水平关系到自己未来职业,而职业不同解决这些负担的程度就有了质的差异,因此,学业负担承载的是所有负担的综合体,孩子们如何能承受?也许有时一道题就是压垮孩子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不得不从新定位思考,孩子们的学业负担究竟该怎样减?

从国家层面,应全力解决好民生负担。近年来,国家在住房、教育、医疗及养老保障等方面着实下了大气力,保障房的建设、覆盖城乡一体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及困难家庭普惠制式的学费减免都给普通百姓吃了定心丸,这样的保障会传导给每个家庭,家庭未来负担的弱化会直接减轻孩子们的学业负担,特别是压在孩子们心中不能完成的PK掉同伴的沉重学业负担。国家解决民生负担的效度越好,孩子们成长得就越幸福,当我们的保障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时,我们孩子的学业负担也将明显缓解。

从社会层面,应全力解决职业贵贱的观念。在东方,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职业贵贱理论一直影响人们就业的价值取向。长期以来,我们国家职业间巨大的保障差异和不同的稳定系数让人们就业趋同化,人们一致趋向稳定并且保障好的职业,这就使得这些就业岗位竞争白热化,其影响不仅是即将就业的人,而是全程在读的学生,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业充满恐惧和不确定性,造成了极大的精神负担。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国家职业间保障程度不存在巨大差异,也都相对稳定,向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孩子们的学业负担会有这麽重?职业间保障水平和稳定系数趋同不仅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更是未成年人依据自己的个人爱好选择职业的春天,特别是学生的学业负担将会空前弱化。

从学校层面,应面对现实想办法。目前的学校间文化成绩的竞争是空前的,也是学校生存的必须,但我们必须找出能让孩子们的成绩棒棒的,学业负担也相对较轻的路子。开展以教导学框架下的有效课堂教学就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教”来引导孩子们“学”,用“教”的智慧丰富并提升“学”的智慧,人大附中教师王金战说过“学习哪有这麽难”,究其实,方法对了,结果自然就有了;在课下,要改变学生背起书包到处补课的乱局,就必须改变学生和家长盲目跟风思想,树立自己的路自己走的理念,让孩子们静下心来复习巩固课上内容并适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缓解单一的学业压力。学校要在更高的理念引领下,为学生开设丰富的校本课程,为每个孩子的一生一世负责,增强孩子们对学校的归属感、信任感和期待感!显著降低孩子的压力水平!

从家庭层面,应适度教养。每个家庭都要有自己的教养计划,特别不要人云亦云,要把孩子们沉重的学业负担化解掉,要真的给自己的孩子发展空间,要给自己的孩子永远的希望,决不放弃!现在的社会趋向多元的就业形势已露端倪,大学毕业生不如普通技工的时代已然来临,社会全面保障的愿景也在悄悄实现,适度教养给孩子不仅是自由的成长空间,更多的是孩子对家庭的认同和对社会的理解,这样成长起来的个体不仅能很好的融入社会,更重要的是能给社会带来底气与希望!我们真的该给过度教养和放任自流画上句号了!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学生的学业负担都客观存在,只是我们国家相对重了些。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和社会负担都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不能比拟的,全面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我们做教育的人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我们应该让孩子的学习从责任使然渐变为兴趣使然,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知,由为别人到为自己,这是人生观的转变,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作者简介:

张忠宝,男,1967年生,辽宁省锦州市第八中学校长,辽宁省特级教师,辽宁省首批专家型校长,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锦州市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辽宁华育十佳校长,全国优秀校长。累计发表文章50余篇,主编生物有效备课被选入国培教材,参编“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实践解读”一书广受好评。著有《学生至上与教师第一》《我的教育心语——给初中生家长的100条新建议》。



延伸阅读:

教育家办学的冷思考

文|张忠宝(辽宁省特级教师、锦州市第八中学校长)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数量上已成为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迹。数量满足了人们对教育的渴望与追求,但质量不仅不能满足需要,还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本身的形象。实现教育家办学,稳步提高教育质量在近期内还仅仅是一个愿景。因为我们的社会环境还没有产生教育家的土壤及生存的空间,教育家办学处在无奈与期待的尴尬境地。

中国出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孔子,他不仅影响中国几千年,而且还将继续影响中国,甚至是全世界。而当今教育界在区域内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却少而又少,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更是凤毛麟角,别说孔老夫子,像张伯苓、蔡元培、陶行之这样的教育泰斗都已绝迹,是我们的教育人士缺少教育理想了吗?其实不然,是缺少了教育家成长的软环境,是社会功利主义影响的必然结果。为了实现教育家办学的教育理想目标,必须做好三件事:

一是创造必要的教育家成长的环境。教育服务经济发展又必然受经济发展影响,要想让办教育的人远离功利、远离金钱,就必须切断教育赚钱的链条,像当年军队与军队企业脱钩一样,军队办企业可以把军队拖垮,教育赚钱也可以把教育拖垮,教育应该是财政完全支撑的事业,从事教育的人与金钱离的太近,就会功利。有了功利思想,按规律办教育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教育家成长需要财政完全支撑的土壤(特别是义务教育学段),需要财政实事求是地满足教育的正常支出,而不再有同一区域中小学校教师在不同学校上课越多绩效工资越贬值的闹剧,不再有外国友好学校来访可以不吃不喝的尴尬境地,不再有学校可以换休却永远不可以加班,即使加班也不得加班费的境况。关系理顺了,教育人就可以按常理做事,按教育规律办教育,办教育的人做真实的人,才会出现真的教育家。

二是落实科学的教育家选拔机制。科学家可以培养,教育家亦可以培养,让那些热爱教育事业,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杰出教师率先进入教育家后备队伍,给实践的土壤,创造成长的机会,附之以理论,层层历炼,处处打磨,不信不出教育家。而当前主流社会状况是管教育的人大都不懂教育,甚至和教育不沾边,以官员自居,这也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状态。有的地方学校校长都已官员化,校长也与教育不沾边,不懂教育却在教师大会上喝斥教师,校长与老师矛盾尖锐,别说办人民满意教育,学校稳定都难以维计。因此,要想教育家办学,必须落实科学的教育家选拔机制,彻底改变教育是“大蛋糕”,谁都想“分一块”的混乱局面。

三是理性的关注教育家的成长。环境好了,选拔机制科学了,教育家的成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教育家应该在中小学校长、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产生,这是世界惯例,但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家是那些把教育当生命的人,是那些爱孩子胜过爱自己的人,是那些抛弃世俗有执着教育追求的人。这样的人也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难免让一些人不高兴,因此,管理者、培养者要以善良、宽容的心态理解他们,以执着、向上的心态培养他们、塑造他们,让他们把心完完全全的交给孩子,交给党的教育事业,这样的人才配教育家称号。

中国教育家倍出的时候,就是中国教育春天来到的时候,我们期待那一天到来……

(本文为张忠宝校长原创投稿)

延伸阅读:

教师必须知道的65个课堂细节


【校长日记】教育真的还是平静一点、平淡一点才好!


教育,不能任性!好老师的五种角色


特级教师课堂教学关注的28个细节


生活中的这些细节,你注意到了吗?


从教室墙的细节看中美教育差异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关注 校长传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