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第7问:为什么说“从排坐到围坐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

 

“从排坐到围坐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这是张卓玉先生在《构建教育新模式》一书中开篇之论。表面上看小组一词和...

“从排坐到围坐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这是张卓玉先生在《构建教育新模式》一书中开篇之论。

表面上看小组一词和小组这种组织形式是早已存在的,收发作业,值日都是通过小组完成的。班是一个行政组织,小组也同样是一个行政组织。但围坐的学习小组却完全不同于原来的行政性小组,在做课改的过程中,有些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从排坐到围坐这样的学习小组不以为然,会提出来围坐的形式纪律不好管、讨论耽误时间、看黑板不方便等诸多问题。

通过我们教研员的反复解读,通过学生入校的课程体验,通过课程示范,通过走在前面的学校的引领带动,学习小组开始在各联盟学校生根发芽,一场深刻的革命就这样不声不响的发生了。



人们一般比较谨慎地使用“革命”这个词,因为它会使人们想到伤筋动骨,想到大起大落,想到“破坏一个旧世界”的豪情,但是,学习小组的出现确确实实是教育的一场革命,而这场革命的出现又是如此的平静。

我们在各个联盟校建立的北京四中网校翻转课堂班,不仅是这些班的变革,也在静悄悄深刻的引发全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现代学校出现以来,班是基本的学习组织,基本的学习单位。直到今天,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在班建制下发生着、开展着。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班只是听课组织,是讲授式教育制度的保障。班建制有着浓厚的工业色彩:讲规模、讲效率。班建制的基本要求是统一:统一年龄、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标准,要满足如此多的统一,唯一的办法就是:教师统一讲授,若没有新的学习组织出现,若班依然是基本的学习单位,满堂灌就会持续的存在下去。

学习小组的出现,为满堂灌问题的解决找到了一条出路。为“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实施,找到了可操作的课堂模型。以小组为中心的围坐取代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排坐。从座位的形式看,学习的基本单位既不是个体学生,也不是几十个人的班,而是学习小组。在个体和班之间,出现了新的组织建制。小组围坐用强制的形式保障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几个同学围坐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小小的学习场。凡需要讨论、交流的时候,大家彼此听着声音,看着表情,或是在演算题目,或是在观察标本,或是在操作实验,人人都是主角,都在参与,在分享,同学间的相互请教,帮扶,常常在不经意间出现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小组起着组织作用,氛围作用,激励作用,帮扶作用,督查作用等等作用,可以这样说,学习小组是评价课改的标志。

学习小组的意义,作用,如何组织等,将在以后的课改百问中逐一解答。

洛阳课改联盟校之所以课改卓有成效,就是抓住了这个标志。



图片来源:互联网

关注我们:

①可搜索公众微信号lyjyxxhjyy;

②点击标题下的“洛阳教育信息化教研院”蓝色字样,按下关注按钮;

③“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收藏分享:请点击右上角按钮,可分享、收藏、与转发给朋友


    关注 洛阳教育信息化教研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